李信遙指不遠處荒蕪的田地。很顯然,那塊地裏的麥苗也沒能生出來。郭師爺剛想痛陳此事的不靠譜與難度,但卻見大将軍滿面嚴肅,口吻亦是不容置疑。醞釀了半晌,還是沒能說出口來,領命而去。
言罷,李信又盯着南下的汾水看了半晌,這才領着田複珍返回太原城。他之所以不對修建飲水設施一事過多的指手畫腳,是因爲他在來大明一年多的時間裏發現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比之現代人不遑多讓,有時過多的在細節上加以幹涉,反倒令那些在一線設計和施工的人放不開手腳,最後弄不好就得适得其反。
正是基于此點認知,他在這種技術性極強的工作上,一般都隻是提出一個目标和一些關鍵處的建議,而具體的執行則完全放手交給底下人去辦。
就像煤礦和商社,在這些頂尖的行内人帶領下,一樣都井井有條,甚至還時不時的蹦出些驚喜來。
而跟在李信身後的田複珍則對李信提出的以火力提水機提水來灌溉農田的設想頗爲贊同,通過他的觀察,這火力提水機産生動力所消耗之物無外乎水和煤,汾河裏有的是水,自然不缺,而太原周邊又有不少煤礦,煤自然也是不缺的,縱然消耗頗多,但如果真能保證播種時的用水量,也都是值得的。
但是,即便播種時的灌溉用水解決了,解決的也是遠慮,他們眼下裏還有一場幾乎是緻命的近憂。由于整個春天滴雨未下,去歲播種下的麥子多數都沒能存活,到了麥收時存糧耗盡,可以肯定饑荒當是百分之百要爆發的,卻不知這位大将軍能有甚法解決。
這種思維在李信一系的官員中幾乎已經成爲定式,凡是遇到幾乎不能解決的問題,所有人都指望着李信,因爲就是這個領兵善戰的武人一次又一次的創造了奇迹。就連田複珍這等正途進士出身的人跟在李信身邊日久,都在無意識中産生一種所有若無的密信和依賴。
實際上,李信此刻亦是無能爲力,他也阻止不了天災的進程,一個月後存糧耗盡,新糧又收不上來,讓他撒豆成兵一般變出補給的糧食嗎?
回去後,李信集合了山西上上下下大小官員,群策群力,連呂四臻和劉令譽這等不屬于李信陣營的人都被叫了來開會出主意。
最終商量出來的還是一個比較常規的辦法,主要針對兩點,一是阻止奸商高價搶購的糧食出關北上,二是囤積糧食以備麥收時的災荒。
但這兩點都有很大的難度。第一點,朝廷本就對鹽鐵糧食等物嚴禁走私,但卻多年來屢禁不止,晉商們反而越來越嚣張,甚至與邊将坑壑一氣,大發國難财。
第二點,囤積糧食應對六月間即将開始的青黃不接,但是有個重要問題,太原府庫裏沒有錢了,一兩銀子都沒有。不但如此,就連李信的聯合商社裏都沒有錢,當然這不能擺在明面上來說。但是總而言之,就是一條,兩個字,沒錢!
“小人有個不是法子的法子!”
作爲沒有功名在身的郭師爺屬于依靠了李信的提攜才能旁聽列席,但是聽到一幫老爺們翻來覆去隻說困難,卻不想辦法解決問題,便憤憤然,脫口便說了句意氣話。
此言一出,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齊齊射向李信身後的小老頭身上,弄的他一陣不自然。
“哼!諸位大人都不敢斷言,你一介白身竟敢信口雌黃,說罷,若是存心消遣,後果你該明白……”
出言訓斥郭師爺的是呂四臻,因爲其子呂惠中牽涉進張石頭殺妻案的緣故,他對此人好感全無,即便自己已經倒向了李信一方,也斷然見不得這等小人得勢般的搖頭擺尾。
郭師爺表面上全然不把呂四臻夾槍帶棒的威脅放在心上,可心裏邊卻又後悔了,都說出頭的椽子先爛,自己怎麽還稀裏糊塗的出頭呢,而這個法子實際上也的确是登不得堂中諸位的法眼。但話一出口,玩沒有收回來的道理,隻好硬着頭皮道:
“咱們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李信差點懷疑他是否看過那部風靡後世的武俠小說。
“哦?請郭總辦詳細說說!”
郭師爺是商社裏負責一方事務的總辦,雖然威風但畢竟是賤業,在衆位官員面前不值一提的,能以此相稱呼的,擺明了是站在他一邊。此人正式太原知府田複珍,兩人曾在忻州城裏有過一段同生共死的經曆,其中交情自然不足外人道。郭師爺對他投之以感激的一笑。
“所謂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便是咱們也去做那無本買賣!”
此言一出立即滿堂嘩然,這還了得,大明朝廷乃堂堂正正之師,豈能做這種雞鳴狗盜的伎倆?于禮不合,非君子所爲!等等說法不一而足。
李信雙目一亮,這确實是個好法子,他們高價收購了肯定是要運出邊牆的,隻要瞅準了一并搶來,大明便是翻倍的賺了。
得了這個主意,李信覺得這個會也沒必要開下去,便大手一揮宣布散會。郭師爺得到了李信的贊同很是得意,之前的忐忑一掃而空,在衆人的不滿聲中昂首挺胸,就像示威一般。
這個法子自然好,但做起來卻還需要有一套措施,範永鬥的傳統勢力範圍是在萬全衛,絕大多數的糧食也肯定于此地出邊牆,因爲再往東去是薊鎮,那裏都是險關要隘,明軍肯定不會放行。而往西去則是李信三衛總兵的地盤,鎮虜衛、陽和衛也斷然不會放行,而且肯定還會将他東西統統沒收,吞的連骨頭渣子都不會留給他。
基于此點判斷,李信決定将他新進組織的情報部隊派出去,先往萬全衛撒網刺探範永鬥爲幕後東主的出邊牆糧隊的信息,一面又令陸九将所部騎兵悉數化妝成馬賊,出邊牆守候,一旦得到确切消息,便大舉行搶。
本來李信已經不打算再讓陸九涉足前沿戰鬥,而專一負責情報工作,但形勢使然,又隻好讓他重操舊業,至于剛剛有了雛形的情報部隊則被交給了從步戰營抽調來的顧十四。而顧十四性格陰沉,很少外露,亦是做這一行的絕佳人選。他接任之後,提出的一整套辦法亦是讓李信贊賞不已,他提出以商社各家商人在全國各地的分号爲基礎進一步擴展情報資源,如此一來隻要整合得當,幾乎便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建立胖大而又嚴密的情報組織。
當天夜裏,所有相關人等便連夜出了太原城,直往北而去,作爲情報頭子的顧十四亦決定親往萬全衛一趟,部署任務。
除此之外,李信還針對滿清做了進一步部署,在範永鬥的挑唆下,他們既然停止了對大部分晉商的借款,那麽在加強物資禁運的基礎上,對所有産自山西以及途經山西的貨物進行大規模提價。其中尤其以鹽鐵皮革糧食爲先。
李信之所以敢如此提價,究其原因他是有底氣的。每年大批的财貨出邊牆其中有十之七八都是出自山西。南方雖然也有貨物,但路途遙遠,一路上人吃馬嚼,花費甚至還要高于貨物本身的價格,因此除了南方特産以外,其它東西都是就近的貨物最有優勢。
而山西一旦提價,把緊了出口這一關,對關外無論是滿清鞑子還是蒙古鞑子的打擊都是極爲嚴重的。如今山西排的上号的十幾家商社盡數被籠進了聯合商社,可以說是一呼百應,自然也就有了全山西商路的話語權。
同時,陸九一方再對萬全一帶的漢奸商隊進行馬賊似的打擊,雙管齊下,久而久之不愁鞑子不屈服,而重新依賴其他晉商,而發放借款銀子。隻要皇太極能繼續借款放銀子,李信就有辦法借機生蛋,再一點一點将滿清掏空。
田複珍雖然也覺得官軍扮賊搶自家百姓有些不妥,但所針對的百姓實際上都是漢奸,是出賣大明朝利益的人,一想到此處也就釋然了,代表太原府一方同意了這個計劃。
商社中代表司禮監一方高時明更是沒話說,他沒有道德包袱,一切以實際利益出發,既然對方不仁,己方不義也是理所應當。不過他顯然還另有主意。
“咱家還有個建議,陸九既然扮作馬賊,代表的就不是大明朝廷,所搶之物當見者有份才對,咱們幾方人都得分上一份,大夥看如何?”
作爲十八家商社代表的黃勝雙目頓時放光,“高公此言絕妙,小人看來,不但可以搶漢奸通虜的财貨,就是附近鞑子部落也可以一并搶了,如此收益想必還能擴大……”
郭師爺亦頻頻點頭,贊同高黃二人的意見,李信則陷入無語之中,這是真把自己當馬賊了。
本書首發來自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