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從大軍出了盛京,軍中對範文程的質疑卻一天強過一天,到了現在已經有人在背後指名道姓的說他诓騙攝政王以掩蓋自己被俘的罪責。
開始,遏必隆也不相信這種言論,認爲那是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謠言,課随着說的人越來越多,他也産生了懷疑。直到大軍進入平安道以後,一路上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遏必隆心中的天平已經倒向了輿論的一方。
遏必隆剛剛去找範文程,不過是想再給自己一個相信範文程的機會,事實卻是,這位攝政王極爲寵信的範先生連争辯多不多說一句,隻不鹹不淡講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
在掙紮與矛盾中,遏必隆終于下定了決心,而今好不容易逮着一次出征的機會,難道真要綁在範文程這艘破船上嗎?萬一殘酷無情的事實果真證明了傳言是真的,他豈非也要跟着一并獲罪?
雖然遏必隆的出身極是高貴,外祖父乃大清開國太祖努爾哈赤,但在以軍功論成敗的皇族内部,隻要一次錯誤就可以讓一個人蹉跎數年乃至十幾年不能寸進。
是時候爲自己多想想了,遏必隆很快就找到了主将薩哈璘。
“臨來時,攝政王曾叮囑過,你的任務就是保護範先生。”
薩哈璘毫不客氣的拒絕了遏必隆要求作爲前軍主将出征的請求。
遏必隆很不服氣,争辯道:“難道穎親王認爲遏必隆不勝任嗎?”
薩哈璘在多爾衮掌權後被晉封爲穎親王,他搖搖頭,面前這個年輕人曾追随皇太極兵進松山,表現着實可圈可點,隻是後來一直沒有機會随軍出征,到現在還隻是個牛錄章京。但攝政王有所命,他不願意橫生枝節。
“既然穎親王都認爲遏必隆并非不勝任,那因何不讓遏必隆率師殺敵?就算當不成前軍主将,當一名馬前卒也甘願!”
遏必隆激情昂揚,薩哈璘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好,隻悶聲不說話,任憑遏必隆在那翻來覆去的懇求。
“都說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難道穎親王就連這點魄力都沒有嗎?範文程膽小怕事,事事躲在人後,還需要人來保護……”
随着情緒的發酵,遏必隆有些口不擇言,薩哈璘就算脾氣再好,也不願讓人說他是個凡事沒主見的人,尤其是範文程,他 也不想與之多有瓜葛。
總之,這個人在軍中已經成了膽怯者的代名詞 ,公然吹捧火槍和火炮多麽多麽厲害,難道再厲害還比得過八旗勇士的弓箭和馬刀嗎?
“好,本王給你一千步軍,一千馬軍,隻要深入京畿道肅清沿途的探馬斥候。本王親自給你向攝政王請功!”
聽到薩哈璘松了口,遏必隆喜出望外,歡天喜地的打了個千。
“遏必隆立軍令狀,如果完不成穎親王交代的任務,提頭來見!”
……
九月十六,清軍深入平安道,繞過平安道首府直奔京畿道而去。
姚啓聖得知消息後,來找新軍駐平安道指揮使林亦之商議,“聽說清軍奔漢城去了,咱們何時動手?”
姚啓聖雖然是平安道處置使,名義上管軍管民,實際上他能管的隻有朝鮮的地方軍,這些地方軍戰鬥力很差,士氣低迷,維持治安尚可,若與清軍作戰,那是想都不要想。
駐紮在平安道的三衛軍新軍并不在處置使的轄制範圍内,而是直接受漢城方面的駐軍大營指揮。因此,但凡用兵大事姚啓聖隻能找指揮使林亦之商議。
林亦之則讓姚啓聖稍安勿躁,姚啓聖卻還是不放心,讓林亦之給他透個底。
“軍門早有吩咐,無他,八個字而已,誘敵深入,斷其後路。”
林亦之耐不住姚啓聖的軟磨硬泡,敗下陣來,隻好如實相告。
聽到“誘敵深入,斷其後路”八個字後,姚啓聖眼睛頓時放亮,“如何,如何,詳細說說,别賣關子了,引得人心直癢癢!”
林亦之作爲新軍的後起之秀,又是有秀才功名的讓你,與以往那些底層出身的将領大爲不同。底層出身的将領瞧不起地方文官,與之也很少有能合得來的,即便能夠合得來也是地方官很弱勢,對駐軍将領言聽計從。林亦之則不然,他對同爲讀書人出身的姚啓聖本就多有好感,加之此人想來風趣幽默,相處的就頗爲融洽。
這也是程銘九充分考慮各人性格之後,才将兩個人一同派駐平安道的原因。
“再有三日,我就要親自出兵,斷清軍後路。到時平安城的城防就要全賴姚兄和自衛軍了。”
姚啓聖拍着胸脯保證,“城防沒有問題,林兄但去就是,要認要物,隻管找我姚某人就是!”他在輔兵營待的時日長了,也不自覺染上幾分粗豪之氣。
林亦之還真有一事需要姚啓聖配合。
……
薩哈璘共派出了三路先鋒,遏必隆負責南路,渡過清川江以後,再往前就是黃海道。他立即派親兵飛馬向穎親王薩哈璘回報,一切如常,然後又繼續進軍。
路過平安城時,遏必隆還是忍不住繞了一圈,看到平安城低矮的城牆,就想着何不将這座平安道的首府給拿下來。
不過他手下隻有兩千人,一種一千步卒,一千騎兵,用來攻城那是絕對不夠的,但這難不倒遏必隆。還有一種策略叫做不戰而屈人之兵,于是佯作大軍即到的模樣,兵臨城下,然後又派了人去傳遞戰書,恐吓城中守軍,如果不立即投降,破城之後将殺的他們雞犬不留!
遏必隆一直等到天黑,平安城裏也沒有人來回話,進城送信的人也杳無音訊。經過一夜等待,天亮以後,遏必隆駭然發現,平安城早就成了一座空城,滿城的軍民已經不知所蹤。
踩在城牆上,看着下面的一片空城,失落感油然而生,半晌之後,遏必隆才大笑了兩聲。
“守軍聞風喪膽,棄城而逃,向穎親王送捷報,平安道已下!”
跟随遏必隆的兩千八旗兵連聲歡呼!
僅以兩千人就攻下朝鮮國平安道的府治,這是入朝以來第一功!八旗兵們都紛紛稱頌着遏必隆的決斷和智計,同時又編排着其他兩路先鋒主将的無能。
薩哈璘沒想到朝鮮國駐軍竟如此不堪,傳說中的明軍竟也不戰而逃。實際上,在薩哈璘的印象裏,絕大多數的明軍表現都很糟糕,不戰而逃甚至投降也是時有發生的事。遇到那種甚爲勇猛,抗戰到底的明軍反倒是鳳毛麟角。
看來還是過于小心了。薩哈璘不再猶豫,當即下令中軍,後軍近五萬人次第前進,往平安道府治進發。
平安道的府城比不過一座大清國的小縣城,裏面藏不住多少兵,因此薩哈璘并不準備在這些地方多做耽擱,打算如此前征讨朝鮮一般,直搗國都漢城,拿下了漢城,其他地方便不足爲慮。
誰又能想到,遏必隆的表現出人意料,竟僅憑兩千人就拿下了平安城。
薩哈璘率中軍僅在平安城外稍作休整,然後又擺開架勢準備強渡過清川江,往黃海道而去。
時值深秋,清川江水量下降的厲害,平時江面寬幾十步,現在僅餘十幾步。平時水深過丈,而今不足一人高。有水淺的地方甚至剛剛沒過人的腰間。
省卻了搭浮橋的時間,五萬大軍用了不到半日功夫就悉數渡過了清川江。而遏必隆所部則被薩哈璘臨時委以駐守平安城的重任,不再擔任前鋒軍。
遏必隆本還想争取跟随薩哈璘一路打到漢城去,但薩哈璘再沒給他機會,反而又把範文程丢到了平安城。
薩哈璘也不願意帶着一個監軍模樣的範文程,礙于攝政王和豫王的命令,他隻能捏着鼻子與之共事。大軍渡河時,恰逢範文程染了風寒急症,便正好将他留了下來。
繞了好大一個圈子,遏必隆悲哀的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原點。最終還是要負責保護遏必隆,但知足者常樂,有了攻克平安道的首功,已經足夠了。
範文程高燒不退,已經開始說胡話。遏必隆去探看的時候,他一直緊抓着遏必隆的手不放,口中反複隻說着一句話。
“不能過江,不能過江,明軍張好了口袋等着那……”
遏必隆頓覺掃興,範文**是魔怔了,病的連說胡話都在爲明軍張目,滅八旗大軍的威風。
自此以後,一連幾日,遏必隆都不再去探望範文程,反而帶着一千騎兵在平安城附近的鄉野掃蕩。但掃蕩了一圈以後,他失望的發現,附近的百姓人煙竟都不知去了何處,搜掠到的物資也少的可憐。
直到這時,他才隐隐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但一時間也想不通透,隻每日見翹首以盼着,穎親王攻克漢城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