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朱标便把張一凡給他講得老百姓喜歡簡化字的事情,給他爹說了一遍。
朱元璋聽了,點點頭說道:“如能簡化字卻又不影響字的原本意思,不會混淆字,那确實是可以的。”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似乎是回想了下朱标之前所說得幾個内容,然後才說道:“全民識字這一塊的相關事情,你也寫一個詳細的出來。”
“是,父皇!”朱标聽了,高興地回答道。
他知道,他父皇該是能接受這個提議,便又對朱元璋說道:“父皇,您是不知道,一凡在他那個武備堂也在推廣識字,還教他們算數,别得不說,就隻是火炮發射這一塊,兒臣就感覺他們會比一般将士厲害多了!什麽三點一線,拇指測距法,表杆測距法,都是一套套的,隻是可惜還沒有火炮實際操作,要不然就能知道到底有多厲害了!”
“哦?”朱元璋一聽,有點意外道,“聽你這麽說,那個武備堂的軍卒,火炮真能打得準?”
朱标聽了,無奈地提醒道:“他們沒有火炮可以演練,但是兒臣看出,該是真能準一點。”
說到這裏,他想了下又補充道:“還有,一凡說他們識字明理之後,會比不識字的更能征善戰……”
說着,他把張一凡當初和藍玉的對話都給講述了一遍。
朱元璋聽了,眼睛發亮道:“既然如此,那就叫他們都來京師看看,剛好那種轟夷大炮已經有七八門打造出來了。讓他們盡快來京師。如果火炮打得好,就可以一起派往邊關。”
還有一點,他是沒有說的。
對他這個皇帝來說,如果打仗隻是依靠幾個名将,那絕對不是他所希望的。而如果能通過武備堂那樣的學堂,可以培養出真正能領兵打仗的将領,那在兵事這一塊,他都能放心不少了。
原本這是他在内心的隐憂,如今聽到朱标所說,幾乎是下意識地,他就想武備堂的那些軍卒有出息。要是有可能的話,朱元璋就打算栽培他們,而後推廣武備堂的做法。
這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他沒有說出來。朱标聽了他的話,卻是以爲自己的建議讓父皇接受,算是在自己妹夫那邊有了交代,也是很高興。
朱元璋同樣高興,兒子去了香山縣一趟之後,他的收獲極大。可人心不足啊,他就帶着期待,繼續問朱标道:“香山縣那邊,還有何事?”
朱标聽了,馬上就回答道:“有關那個專利的事情,兒臣和一凡聊了,他覺得之前的想法有點不符合現實,就準備在他的作坊内設立研究組……”
他接着把專利的改進版給朱元璋彙報了下,并且說明這方面可能在開始的時候投入會比較大,短時間内恐怕不會有什麽收獲。
朱元璋聽了,點點頭說道:“這事兒不急,等他搞個一年看看情況再定吧!”
這時候,他覺得把香山縣劃出來,讓張一凡在那折騰,真得是個不錯的辦法。事情好不好,做過就知道了!
說完之後,他就再問道:“還有什麽麽?”
朱标聽了,本來想說沒有了,不過馬上又想起來時候的事情,便對朱元璋又說了南洋的調查結果,以及張一凡的建議,說進貢虧本,不能持久,不如做買賣的好。
朱元璋聽了,一下就皺了眉頭,這個建議,他有點不喜歡,當即說道:“一凡這是有點小家子氣了,那些是番邦小國,以恩示之,彰顯天朝禮儀便是。”
在他看來,這些番邦小國,要麽有海攔着,要麽山高路陡,還都是化外之民,他去花這個心思實在沒必要,甚至還打算給子孫定規矩,把番邦小國列爲不征之國,不讓子孫對他們動刀兵,免得得不償失。
不過,因爲張一凡在香山縣的巨大成就,讓他很是高興,因此,在說完這話之後,他稍微猶豫片刻之後,還是對朱标說道:“不管他了,他在香山縣,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吧!”
這個意思是,朝廷層面,還是以前的态度。香山縣是特區,就不管了。
朱标聽了,略微有些失望。他是比較贊成自己妹夫的建議,但是父皇最大,隻能父皇說了算。
暫時放開了這些心思,他又對朱元璋奏道:“父皇,一凡還說了個輿論控制的事兒,兒臣覺得也有道理……”
當時在香山縣藏書閣的閑書話題中引出的輿論控制對話,朱标都給他爹轉述了起來。
朱元璋一開始還不在意,可聽到後來,表情頓時嚴肅起來了。
他比朱标經曆的事情要多多了,其實非常知道輿論的重要性。隻不過當了皇帝之後,事情太多,輿論控制的事情,一是顧及不到,二是沒有想得那麽深。
此時,聽到兒子講述的話之後,朱元璋便重新重視起這個事情來了。
輿論控制,也就是話語權的問題,一個不好,那是會動搖王朝統治的根基,絕對不能馬虎的。
一如兒子所說,青苗法的好壞,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朱标說完之後,朱元璋皺着眉頭,緩緩地說道:“一凡說得沒錯,這個事情必須要重視,得抓起來才行。”
在問了朱标,沒有别的事情之後,他就讓朱标去休息了。而他自己,則提筆開始寫起字來。
快要到傍晚的時候,朱元璋忽然又傳旨,召方孝儒觐見。
都快散衙了還召見,對于當今皇帝來說,那是一點都不稀奇。方孝儒接旨之後,不敢怠慢,猜測皇帝是因爲香山縣的事情,于是,他立刻匆匆趕去觐見。
果然不出他所料,朱元璋召見方孝儒,确實是問有關香山縣的事情。
如同當時李善長所猜測的,朱元璋雖然相信朱标,但是,他還是要從其他人那邊再次核實香山縣的情況。
方孝儒一聽朱元璋的問話,便立刻用敬佩萬分的表情奏道:“陛下,香山縣真乃曠古未有之治政奇迹也……”
說着,他就把他在香山縣内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想,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那言語之間,哪怕都已經回到京師了,依舊是充滿了震驚和振奮。
當然了,他和朱标畢竟是兩個人,雖然去了同一個地方,但是看到的,體會更深的,肯定是有所區别的。但是總體上來說,那也大差不差。
總之,香山縣的一切,真得是讓他認爲,是曠古未有之奇迹!
等到方孝儒出宮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
第二天一早的時候,朱元璋又召見了宋濂,同樣問他有關香山縣的事情。
宋濂一聽皇帝問這話,哪怕他都年紀一大把了,也立刻露出了激動之色,當即奏道:“陛下,老臣得此香山縣一行,真不枉此生也!”
說着,他就從他這個角度,巴拉巴拉地給朱元璋彙報了起來。言語之間,同樣充滿了敬佩之意。
說到最後,他更是在朱元璋面前豎了大拇指贊道:“驸馬真乃大才也!相比之下,老臣的學問,便是小道了!”
治國治民之術,強國富民之法,這是大道!詩詞歌賦,相對來說,就是小道了。
此時,朱元璋都聽得有點意外。宋濂可是元末明初三大文豪之一,他竟然如此推崇自己的女婿,該是香山縣的一切,太過震驚他了吧!
朱元璋可是記得,當初自己點驸馬的時候,宋濂也在。張一凡做出了那首詞,宋濂确實也是欣賞,但是遠不到如今這個态度。
看來,那個香山縣,真得很好!
想着這些,朱元璋甚至都有點向往,有種自己也親自去一趟的沖動。
不過,他畢竟是皇帝,輕易不好離京,這個想法也就隻能想想而已。
在宋濂退下之後,朱标又召見了錦衣衛指揮使毛骧,從他這個角度,又一次了解香山縣的情況。
得到的結論,當然是沒有例外,那就是一個字:好!二個字:很好!三個字:非常好……
………………
在朱元璋了解香山縣的時間段内,京師上上下下的人,也同樣是在打聽香山縣的情況。
畢竟太子去香山縣“走親戚”回來,這絕對是個大事。
事實上,隻要有實力的,其實在太子去香山縣的時候,他們也都有派心腹跟着前往,然後又跟着回來。
韓國公府内,李善長就震驚了,再三确認道:“當真?”
世子李琪,同樣是一臉無法置信的表情,跟着說道:“你不會是收了驸馬什麽好處,竟然這麽替他說話?”
“冤枉啊,少爺。老爺,小人所說句句屬實,一點都不敢誇張。要不然,少爺,老爺,您親自去瞧瞧好了。小人敢保證,香山縣确實如此的!”
李善長其實是相信自己派出去的人,隻是因爲這個彙報,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估了。甚至比之前在京師流傳的香山縣消息,都要離譜,他才難以置信。
此時,他經過确認之後,收斂了下表情,對心腹說道:“這次辛苦伱了,自己去領賞吧!”
“謝老爺!”
看着心腹退出書房,李善長伸手揉了揉腦袋,感慨地說道:“真得沒想到,這個小子竟然有這麽大的能耐,之前以爲隻會嘴巴說說而已,看來真得是小瞧他了!”
“那怎麽辦?”李琪一聽,頓時就問道,“總不能就這麽眼睜睜地看着吧?”
李善長一聽,看着自己兒子,臉色冷了下來問道:“如今他做出了如此成就的事情,簡在帝心,誰還能撼動他?更不用說,他在太子心中的份量更重!至少兩朝都能無憂!”
說到這裏,他語氣也冷了一分,訓斥道:“我之前就講過,不要硬來。如此他已勢成,更是不能硬來。且再看吧,我就不信,人無完人,他會沒有一點缺點?等他犯錯吧!”
李琪雖然不甘心,可他已經被李善長教訓了多次,就是頭驢,也知道不能和他爹頂嘴,便隻能先這樣了。
看着兒子離開,李善長腦海中回想着心腹所禀告的内容,不由得贊出了聲:“生子當如張一凡也!”
他如此,宰相胡惟庸也同樣如此,先是難以置信,再三确認知道香山縣比之前傳言還要好時,硬是愣了很久。
不知道爲什麽,他忽然有一種危機感。這個驸馬如此本事,皇帝會不會讓他來當這個宰相?
不過,曆朝曆代,都沒有驸馬當宰相的吧?
不可能,應該不可能!
那個小子,嘴邊都還沒長毛呢,怎麽可能可以當宰相!太兒戲了!
可是,太子已經回來,香山縣的一切必然會如實禀告皇帝,皇帝又怎麽可能不歡喜?如果讓他來當大明的宰相,把大明都治理地和香山縣一樣,皇帝肯定願意的吧?
不不不,年輕人容易沖動,宰相之位,關系重大,就算年輕人一時做出了成就,也不能位居高位!
……
胡惟庸想得煩躁了,便去院子裏散心,看看他心愛的猴子。
沒錯,胡惟庸喜歡養猴子,還讓那些猴子都穿上衣裳,訓練他們倒茶倒水。
然而,今日到了院子裏,看着那些猴子,胡惟庸發現,他也開心不起來。
就在這時候,他看到他兒子一閃而過,頓時就怒了,當即喝住他兒子罵道:“整天就知道出去鬼混,在鬧市縱車狂馳,你就不能學點好,看看那張一凡,你羞不羞愧?我看你,連這些猢狲都不如!”
“那我也是您兒子!”
胡惟庸一聽,頓時氣得差點背過氣去,這個不孝兒子,哪天摔死都不稀奇,真得是造孽了,要是那張一凡能是自己兒子,做夢都會笑出聲來吧!
人比人,就是人氣人了!
香山縣的消息,在京師傳開,引發了很多人的議論。這一次,很多人就相信了。
于是,就這麽的,從前偏僻之地的香山縣,名聲傳開,幾乎成了大明朝名氣最大的一個縣了。
很多人聽了之後,都動了想去看看香山縣的心思。有條件的,甚至幹脆動身直接去了,順便就當去過冬了。
大約在太子回京的五天之後,朱元璋便有了動作。
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