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說服他,還是要從小入手,讓他認識到商業的好處、優勢,他才會明白,他抑制商業的做法是何等地錯誤,他對商業的認知是何等地淺薄!
這麽想着,張一凡便轉變思路,看向朱元璋說道:“父皇,我能先問個問題麽?”
朱元璋一聽,就知道他有什麽道理想說,便感興趣地說道:“你且問!”
得到允許,張一凡便問道:“不知道父皇以爲,做買賣這種事情,對于朝廷可有好處?”
聽到這話,胡惟庸卻是笑了:“除了朝廷收到商稅之外,還能有何好處?”
朱元璋其實也是這麽想的!
就在這洪武九年的時候,莒州日照知縣馬亮,擅長于督運,山西汾州平遙主簿成樂能善于籌辦商務,全都注于上考,也就是吏部對他們的考核爲優秀。
結果這個考核結果到了朱元璋同學這裏之後,他竟然說:“令佐之職,在撫安百姓,豈以督趣恢辦爲能邪!官司之考非是。”
随後,朱元璋命令移文吏部,對其嚴加斥責。
但是此時,基于他對張一凡的了解,朱元璋估計張一凡有其他道理想說。這也就是他女婿,他的容忍度很高,便不說話,隻是看着張一凡,看他怎麽說?
隻聽張一凡看着胡惟庸,嚴肅地說道:“就比如我柳家村和隔壁的黃家村好了,柳家村以種田爲生,黃家村以紡織爲主……”
說到這裏,他看到胡惟庸似乎想說話的樣子,便立刻強調一句道:“注意,我這裏隻是舉個例子。”
胡惟庸聽了,便沒有了開口的意思。
于是,張一凡便繼續說道:“如果說,柳家村種出來的糧食,隻能自己吃。那隻要是自己夠吃,柳家村村民去種糧食的積極性就不會再高,因爲種多了也沒用啊!”
“同樣的道理,黃家村這邊,紡織出來的衣物自己穿,那每個人都有的穿之後,他們再紡織更多的衣物就不會很積極,同樣道理,衣物多了沒用!”
說到這裏,張一凡提高了聲音,強調道:“如果有商人把柳家村多餘的糧食收購了,那柳家村這邊,因爲種多了的糧食能賣錢,那他們就會種更多的糧食來賣錢。這麽一來,可能柳家村原本一年隻種出一百石糧食,可因爲多出來的糧食能賣錢,就有可能變成一年種出了兩百石糧食。這麽一來,柳家村的糧食産量不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樣的道理,黃家村的紡織,也會因爲有商人的收購,讓他們提高紡織能力,會有更多的衣物做出來。”
說到這裏,張一凡轉頭看向朱元璋,懇切地說道:“商人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是低買高賣,似乎是奸商,不勞作而賺取了别人的錢。可是,他們其實是起到了一個貨物流通的作用,能讓糧食和衣物的産量大大增加,并且運送到那些需要糧食和衣物的地方去!這就是除了可以收商人稅收之外的商人作用!”
這個例子,雖然有點費口舌,但是勝在淺顯易懂。就算是再笨的人,也能明白商人在其中起到了什麽作用。更不用說,不管是胡惟庸還是朱元璋,都是這個時代的人傑,他們又怎麽可能會聽不懂。
隻是他們由于時代的局限,對于商品流通并沒有做研究。甚至他們是站在了百姓的角度,覺得百姓手中的東西被商人低價收購,然後高價賣掉,賺得是百姓錢的思路。
此時,胡惟庸雖然對張一凡有意見,可聽完了他的這番解釋之後,不由得也沉默了,沒有想方設法地想駁倒張一凡。
而朱元璋,則也陷入了沉思。
張一凡見此,便繼續說道:“所以說,做買賣的商人,不管是那裏,都有存在的必要。囤積奇居,惡意壓價或者惡意擡價等行爲,朝廷要打擊;但是,對于正常的買賣,朝廷不但不能打擊,最好還要鼓勵。如此一來,貨物流通,去了貨物該去的地方不說,還能刺激百姓做出更多的貨物,而朝廷也能從中收到更多的商稅!”
“不對,這裏有不對的地方!”朱元璋聽到這話,還是皺着眉頭搖頭道,“如果朝廷多收了稅,那這個稅的錢,那些奸商不可能自己承擔,會提高價格賣給百姓,最終受苦的依舊是百姓!”
“……”張一凡一聽,頓時無語。
朱元璋的這種觀點,一聽起來的時候,好像确實有道理。但是,至少在張一凡看來,肯定是不對的。
“陛下所言極是!”胡惟庸這時候拍了朱元璋一記馬屁道,“陛下愛民如子,豈會忍心加重百姓負擔?”
張一凡一聽,立刻反駁道:“所以,要修官道,朝廷沒錢,就用征發徭役的方式來解決?這不是還是苦了百姓麽!”
“……”朱元璋一聽,頓時語塞,怎麽感覺有點繞了。
于是,他轉頭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能當宰相多年,絕對是有他的能力,并且是被朱元璋認可的。要不然,他肯定保不住宰相這個官位!
朱元璋看向胡惟庸的意思,就是你來回答這個問題。
可是,胡惟庸一時之間,那想到什麽好的理由,隻能争辯道:“修官道也是爲了百姓好,豈能說苦了百姓呢?”
對他,張一凡可不會客氣,直接反問道:“那前元修黃河,應該也是爲了百姓好吧?”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可是元末有名的口号,就是修黃河時候暴動的引子。
胡惟庸被他這麽一嗆,頓時說不出話來了。
張一凡并沒有高興,轉過頭,看向朱元璋,認真地說道:“父皇,朝廷不能沒錢,畢竟朝廷要做事情,就一定要用錢。而這個錢,來自于賦稅。隻要把賦稅的錢,多用在百姓身上,那就還是造福百姓,不一定是百姓的賦稅重就受苦受難!”
“賦稅其實還是一種朝廷的手段!比如說,對于奢靡之物,朝廷可以加重稅,最多是有錢人,享受這些奢靡之物的人多交錢而已。又比如說,對于民生物資,比如糧食和食鹽等等,可以少交稅,這樣就能讓百姓吃飽,也不用花費太多……”
朱元璋聽着這些話,一直皺着眉頭在思考,似乎是遇到了難題一般。
張一凡抓住了今天的機會,自然是想多講清楚一點,便繼續說道:“朝廷想鼓勵百姓從事什麽,就可以減少對應的賦稅,比如種糧食;不想讓百姓從事什麽,又覺得不好直接禁止的,就可以加重賦稅。比如賭場,風月場所等等……”
武英殿内,就張一凡一個人的聲音,在那侃侃而談。這種場景,真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張一凡說了一大堆之後,想了下,又轉回原本的話題道:“就說向商人收稅,商人從柳家村收到糧食賣到黃家村,肯定是因爲商人從柳家村收到糧食的成本加上他的利潤和朝廷的賦稅,還能在黃家村賣掉才行。而黃家村的村民,如果覺得這個糧食太貴,他們就不會買。”
“隻要朝廷保證不是一個商人做這種買賣,不是他對這個糧食價格說了算,還有其他商人在賣,那麽這個糧食的價格就不會離譜。從這點上來說,朝廷也要保證不是某個商人專賣,這就是對百姓的保護了!”
“要不然的話,哪怕你加得稅少,可這個錢是被商人賺去了,最終又不會像朝廷一樣,又會去做一些修官道這樣的實事,用回到百姓身上……”
聽着張一凡的這些話,朱元璋對商人買賣的認識,真得受到沖擊了。
原來這個買賣的背後,竟然也有這麽多的門道?
他正在想着呢,就聽張一凡還在對他說道:“如果父皇覺得商人這麽賺錢會變得很富的話,還可以增加稅種,比如說收入稅。如果說普通人一年能賺二十貫的,那朝廷可以下令讓那些一年能賺一百貫的多交十貫的稅,一年賺一千貫的,一年多交一百貫的錢,讓他們不至于富得太離譜。減少貧富差距的同時,朝廷還能多收到稅去幹實事!”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之後問朱元璋道:“父皇,您說像這樣的加稅,可以麽?”
朱元璋的屁股,是在普通老百姓一邊的,對于商人,富戶那些,肯定是沒好感的。此時聽到他這麽問話,便點點頭說道:“這樣的稅,倒是收得!”
“所以說,多收稅不一定是壞事,要看怎麽收,以及怎麽用這個稅?”張一凡一聽,立刻接過話題道。
朱元璋聽了,苦笑了一下,這個女婿,真得是能見微知著,又能從柳家村的例子講出一番大道理出來。等回頭,就又要自己費腦子,想清楚之後看怎麽用到國事上去!
不過他這麽想着的時候,看到了胡惟庸愣在那,便開口吩咐道:“胡卿可否聽懂了?”
“微臣……好像明白了!”胡惟庸其實想說他還迷糊,但是看到張一凡在看着他,頓時就改口了。
朱元璋一聽,便吩咐他道:“有關這個水泥的事情,卿再合計下,回頭再給朕一份奏章!”
胡惟庸心中有點苦逼,但是也沒辦法,隻好答應下來。
張一凡見此,便對朱元璋又說道:“還有一事想禀告于父皇知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