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這麽定下,等到李天心剿匪平亂結束,便會安排少女們跟鐵騎兵見面,召開相親大會。
他留下萬餘兩銀票,交給一名叫紅菱的少女,讓她分發給大家,每人一百兩,這是李天心給她們的生活費。
這個時代普通百姓每人每年的生活開支,大約需要四到五兩銀子,生活稍微精緻一些的小康家庭,每人大約需要七八兩。
一百兩足夠少女們在短時間内,過上尋常富家小姐的生活,省着點花甚至足以舒服的過上幾年。
李天心告訴少女們,他會請人來重建這座村莊,以後這裏就叫“太白村”。
少女們可以選擇姓李,也可以選擇姓白,這裏日後就是她們的娘家所在。
此舉可謂意義重大,算是讓她們紮下了根,不再是沒有來處的人。
毫無疑問,喜愛值再度進賬一波。
李天心跟白飛飛帶着如意環翠,并迎春、半夏、剪秋、麥冬四人,回到汾陽城。
知縣衙門跟朱府都在城北,路過衙門時,李天心對白飛飛道:“飛飛,你先帶她們回去,我去找知縣談談重建太白村的事。”
“好。”
大明的職能部門設定,朝堂上有六部,直隸州和省級行政衙門有六科,府縣級行政衙門有六房。
而一座縣城的工匠,基本都挂靠在六房中的工房,平時他們可以接些散活,可一旦衙門有大活,他們就會被召集起來。
是以李天心隻需找到知縣,跟他談妥建村事項和價錢,再把錢交給知縣,就等于把這個工程包給了衙門。
知縣拿了錢,便相當于這個工程的大包工頭,他自會召集工匠去完成工程。
至于工程結束後,工匠掙多少,衙門掙多少,知縣私人掙多少,那都是人家的事,無需李天心管。
隻要工匠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工程,其他事情都與李天心無關。
白飛飛帶着六女繼續回返朱府,李天心則是獨自往縣衙行去。
縣衙門口兩旁,站着兩名腰身挺得筆直,拄着水火棍執勤的衙役,看到李天心走過來,當即眼前一亮。
兩人主動迎上幾步,對李天心行禮道:“小的拜見侯爺。”
汾陽縣衙的衙役,與其他一些地方不同,顯得特别精神。
李天心也曾見到過其他地方的衙役,大多都沒什麽精氣神,執勤時一個個昏昏欲睡,站得東倒西歪。
有的衙門口甚至沒人執勤,除非是聽到外面有人擂鼓報案,才會跑出來看看。
其實一個衙門的衙役是什麽樣,完全看衙門的主官是什麽樣。
見微知著,從汾陽衙役的精氣神,就能大緻看出汾陽知縣是個什麽樣的人。
李天心伸手虛扶道:“二位不必多禮,我找湯知縣有點事,還請通傳一聲。”
年紀稍大的衙役笑道:“是,請侯爺堂上稍候,小的這就去通報。”
“有勞。”
汾陽知縣叫湯信,是前科進士,來汾陽上任不過兩年,還不滿三十歲,算得上年輕有爲。
湯信在汾陽這兩年,風評一向不錯,其人信廉嚴謹,剔弊除奸,愛民如子,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
這年頭在基層官員中,清官還是有那麽些的,可好官卻并不多見。
因爲清官隻需不貪即可,好官卻不僅要爲官清廉,還得具備一定能力,肯爲百姓做主,能辦實事兒。
不過清官往往爬不到高位,身居高位者,除非是得皇帝信重,做個孤臣,否則基本上沒有人稱得上清官。
這是大明的政治環境決定的,也是一個令人無奈的現象。
進得衙門大堂,衙役告罪一聲,往後堂快步行去,李天心的視線,被大堂兩邊承重柱上的一副對聯吸引。
右側上聯是:作汾陽一行吏,春溫秋肅。
左側下聯是:受暮夜半文錢,地滅天誅。
堂上“明鏡高懸”四字,成了最好的橫批。
這幅對聯,算是湯信對汾陽百姓的一個表态。
對良善,他會如春天般溫暖,對奸惡,則會如秋天般冷肅。
若他在任期收受半文錢的賄賂,便叫他天誅地滅。
李天心看得暗暗點頭,心裏對這個小小知縣,倒是好感滿滿。
過不多時,身着青色補服的湯信,快步從内堂行出,對李天心抱拳見禮道:“下官湯信,見過侯爺。”
湯信身量高大,是标準的北方大漢體型,一張端正的國字臉,顯得剛正不阿。
李天心微笑道:“湯知縣不必多禮。”
湯信放下雙手,詢問道:“不知侯爺大駕光臨,有何見教?”
李天心道:“見教不敢,我打算重建城外的一座廢棄村莊,特來與湯知縣相商。”
湯信暗暗松了口氣,原來是這麽回事,還以爲這位爺突然上門,有什麽大事呢。
放松下來的湯信,臉上也終于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側過身子,伸手一引,“請侯爺移步後堂奉茶。”
“請。”
到得後堂客廳,衙役很快送來茗茶,各自象征性的飲了一口後,湯信這才問起具體情況。
“侯爺,汾陽城外方圓三十裏内,共有荒村三座,不知你想重建哪一座?”
李天心道:“南郊偏東十數裏那一座。”
湯信了然道:“是見喜村,不知侯爺重建村子後,打算作何用途?”
李天心道:“用來安置一群,從邪派之中被解救出來的孤女,她們自小被邪派妖人從各地收攏而來,訓練成死士。”
“我與一幫正道俠士,經多方努力,終于勸服她們脫離邪派,回歸正常生活。”
“就在昨天晚上,我等将那邪派連根拔起,首腦也被鏟除,她們如今已是無家可歸之人。”
“是以我打算重建荒村,作爲她們安身立命之所,同時落戶汾陽,也免得她們散落江湖,惹出什麽亂子。”
“湯信對你心生欽佩,獲得俠義值82。”
聽完李天心的話,湯信恍然大悟,原來昨晚李天心帶着一群武林中人,在宵禁後于街上行走,是爲了去鏟除邪派首腦。
巡夜差役雖然不敢管李天心的事,但事情他們還是要彙報給湯信知道的。
地方官府對武林之事的态度,是民不告官不究。
隻要不鬧出什麽亂子,這些武林中人些許犯禁之處,官府通常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此湯信雖然知道此事,也沒有在意。
此刻他才知道,原來李天心犯禁是爲行俠仗義,他倒是希望,這樣的俠客大明能多幾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