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開播放,一首歌曲響起。
無憂随着歌聲慢慢說道:“睿真皇後沈氏,史書上并沒有記載她的名字,不過後人口口相傳,據說她叫沈珍珠,後世的很多影視劇中,也都這樣稱呼其名諱。她可能是曆史上唯一的一位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皇後吧。”
“安史之亂時玄宗倉皇出逃,沈珍珠和一些皇親宗室沒有來得及随駕出逃,之後她是怎麽到洛陽的并沒有記載,一年之後,李豫收複洛陽,見到了沈珍珠,隻是李豫還要去收複北地,軍情很急,他就沒有來得及把沈珍珠送回長安,而是安頓在了洛陽。原本想着等到收複北地回來的時候再接沈珍珠回長安,一家團聚,可誰知道世事無常,洛陽竟然再次淪陷,而沈珍珠也下落不明。”
“李豫登基之後收複洛陽,就一直在尋找沈珍珠的蹤迹,可惜一直都沒有找到,等到沈珍珠的兒子德宗李适登基,也沒有找到任何有關于沈珍珠的消息。沒有找到人,但還是要冊封的啊,李适冊封沈珍珠爲皇太後,冊封大典上,李适隻能對着空氣跪拜,也實在可惜可歎。”
“因爲沈珍珠的經曆過于傳奇,後世人就根據這段曆史改編了很多個影視劇,這類劇版本不少,不過多數都是以代宗和沈珍珠爲男女主角,講述兩個人生離死别的愛情,當然,其中也有反派什麽的,每一個版本中的反派都不一樣,有的反派還是玄宗呢……”
李隆基聽到這裏一口氣沒上來差點又昏過去。
天幕罵了他好多回了,他一直都沒說什麽,他也知道安史之亂是他的罪過。
可是,他孫子的媳婦找不着了關他什麽事,他怎麽就又成惡人了?
但是别人卻覺得這事都怪玄宗。
人家好好的小兩口恩恩愛愛的,要不是玄宗搞的民怨沸騰,弄了一出安史之亂,人家至于在戰亂中分離麽。
當然,無憂也是這麽說的。
“我猜代宗應該對沈珍珠是有真情在的,若不然,也不會數次找尋,在沈珍珠生死不明的時候,還要立她所生的兒子李适爲太子,讓李适繼承帝位。”
“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沈珍珠的日子應該是過的很不錯的,可惜……戰亂的時候,多少生死離别都在上演,說起來,全要怪李隆基,李隆基早死二十年多好啊。”
李隆基一口氣沒上來,這次是真暈了。
但是他暈了,天底下的人也沒放過他。
好多人都在罵:“該死的玄宗,他怎麽不早點死呢。”
“他早死二十年就好了。”
“是啊,因爲他枉死了多少人。”
無憂講完了沈珍珠的故事接着說:“唐代宗李豫,原名李俶,後改名李豫,他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這位代宗皇帝爲人溫厚仁孝,安史之亂後,他随父去靈武,等到肅宗即位,李豫被拜爲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郭子儀等先後收複長安、洛陽,憑借收複兩京的功勞相繼進爲楚王、成王,後來又被封爲皇太子,等到肅宗駕崩,他即位之後,又命其子李适爲天下兵馬大元帥,收複洛陽及河北諸郡,于次年徹底的平定了安史之亂。”
“李豫在位時,整頓吏治,安定社會,發展生産,總的還說還算不錯,不過呢,他應該也是學了玄宗的遇事就跑吧,遇到吐蕃進攻長安的時候,也匆匆出逃。”
“但總體來說,李豫不是個昏庸的皇帝,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時,唐玄宗時在各地設立了十幾個藩鎮,等到安史之亂後,因爲平叛的原因,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使得中央政府的領導力逐漸不足,唐朝的版圖也漸漸縮小,李豫時又因爲任用安史降将而使得藩鎮割據的局面更加嚴重……”
李世民聽到這裏,一顆心都提了起來。
藩鎮割據,光聽字面意思他都能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
說是藩鎮,其實和一個個的諸侯國也差不了多少,藩鎮之内,節度使能夠便宜行事,可以蓄養兵将,漸漸不服統治,最後恐怕要禍及整個天下,使得大唐四分五裂,導緻滅亡。
而這一刻,李世民也明白了爲什麽大宋建立初就開始重文輕武了。
應該也是吸取了大唐滅亡的教訓吧,想着武将手中有兵,想造反就能造反,還有可能推翻朝庭,但是文臣頂多就是寫點酸腐文章,并不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隻是,宋朝有點矯枉過正了,也導緻了瘸腿走路,最終弄的被外族所破。
想要防止武将作亂,又該如何?
這是李世民在思索的問題。
無憂說到這裏想到一件事情。
“關于代宗,除了他的皇後沈珍珠的傳奇之外,還有一樁故事,這和他的女兒升平公主有關,這樁事也被後人改編成了戲曲和影視劇,也有很多版本。”
“這樁事是什麽呢?嗯,對哒,就是醉打金枝。”
“代宗爲了拉攏郭子儀,就把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暧,一次升平公主和郭暧吵架,郭暧急了,就指着升平公主說你就仗着你爹是皇帝吧,要不是我爹不願意當皇帝,這天下還輪得到你家?升平公主一聽可不得氣壞了,就跑到宮裏跟代宗告狀,代宗聽了之後并沒有因此而怪罪郭子儀。郭子儀來跟代宗請罪的時候,代宗還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小孩子吵架拌嘴氣急了什麽都說,這有啥啊。可是郭子儀還是覺得郭暧目無君主,回去之後就把郭暧打了一頓。”
“曆史記載是這樣的,後來改編的就不是這麽回事了,改編後的醉打金枝是郭暧一氣之下打了升平公主,升平公主告狀,代宗要處決郭子儀一家,升平公主又念及郭家平日裏對她的好,不忍讓讓郭家遭難,又跪求代宗原諒郭家,從輕發落。”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版本,還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咱們就不一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