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和袁術起初沒有思索周全,沒能反應過來,待到二人越想越覺不妥——哪是不妥,分明是行不通!
是荒唐!是叛逆!
是異想天開!!
絕對會遭到所有朝廷大臣們的反對!
包括大将軍何進!
指不定何皇後也不滿?
如果陛下還能醒來,聽到殿下的打算,會是何反應?!
話又說回來……甚麽叫「我想在南皮縣登基,并把南皮縣定爲國都」?
洛陽,作爲漢室的國都,絕對是政治、經濟、文化最重要的集合體城市,還能從該位置看出大漢的核心管理區域,以及對外的策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旦确定國都,曆朝曆代就不會輕易地發生變更……除非發生重大危機,或是被強敵威脅,或是發生内部慌亂,或是因其需要和改變,最終才會不得不遷都!
哪像殿下說的那般,想遷都就遷都?
再者說了,遷都的意義是甚麽?——去舊換新?
去甚麽舊?換甚麽新?莫非殿下不止想對付宦官們,連朝廷老臣們也……?
是了,是了!先前殿下還說甚麽同意就留職位,重用對方;不同意就讓對方提前緻仕……假如,假如袁氏家族出身的重臣們皆不支持殿下,難不成真要「提前緻仕」?
意識到這點,袁紹和袁術頭皮發麻,
袁紹和袁術難得站到一處,皆是面面相觑,皆從彼此的眼裏看出一臉茫然。
所以說,殿下是嫌回洛陽麻煩,才随随便便地遷都?又或者……心下一沉,袁紹定了定神,扯着嗓音說:
“殿下,能否告之,你爲甚麽要遷都,改南皮縣爲國都?”
老實說,南皮縣這半年以來的發展,的确相當快速。
但這仍比不上洛陽。
不——
是壓根就沒法和洛陽媲美!
洛陽作爲國都,存在多少年?——遙想上古時代,夏、商、周,都把洛陽選作國都,無非是名字不一樣罷了……除了秦國破天荒以鹹陽爲首都,便是西漢,亦恢複以洛陽爲都城的決策,延續至今。滿打滿算,有千年曆史,不算誇張罷?
反而南皮縣呢?——沒有!
要不是因爲殿下被封爲渤海王,兼領渤海太守,而渤海郡的治所是在南皮縣……這南皮縣有何資格和優勢,竟被殿下選爲新的都城?
吓~
太可笑了。
而且,即使袁紹和袁術勉強地贊同了,也沒确保袁氏家族的長輩們會不會支持。
更要命的是:袁紹和袁術并不覺得陛下會答應——殿下,你敢不敢把陛下請來渤海郡,當衆宣布你的打算?
陛下若還清醒,八成會被你氣倒,指不定會廢了你的太子之位,另立劉協爲太子!
思及此處,袁紹和袁術各自地回過神來,靜下心來,安靜地聆聽劉辯的解釋。
劉辯說:“此話說來話長,我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才能把話說得清楚!在座皆是聰明之人,想來也該清楚朝廷局勢!我雖遠離洛陽,卻也略知忠臣們對官宦們深惡痛絕,恨不能誅殺全部的宦官們,還漢室一片清明。
并且,諸位還記得麽?本王初來渤海郡不久,亦三番五次地遭到宦官們的迫害,若無衆人時刻保護,隻怕本王也……
可惜父皇在任期間,一直重用宦官們,封其爲十常侍,使十常侍把持朝政,進而肆意妄爲,貪贓枉法,造成百姓們流離失所,使百姓們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話挺能引起共情。
劉辯幾乎是站在大臣們的角度說的。
便見袁紹和袁術,外加曹操,似是憶起甚麽,一副心有戚戚的樣子。
見狀,劉辯幹脆一棒子捶到底,繼續道:“總之,十常侍不可信也,奈何十常侍掌握半數軍權,若是逼得狠了,造成甚麽京師軍變,那就不妙了。
這也是大将軍一直沒法鏟除十常侍的原因。”
另一原因是漢帝劉宏,他的便宜父皇,過度重用宦官,圖的是平衡朝堂各方勢力,遏制以大将軍何進爲首的外戚力量,順便打壓一下士大夫——沒法子,士大夫多是世家、豪強出身,且把人才給壟斷了……若他沒記錯,朝廷有權有勢的大臣們幾乎都沾親帶故?
總之,他沒父皇的老練手腕,做不來各種穩定,就隻能釜底抽薪,把宦官、世家、豪強,以及外戚,逐步地瓦解,至少要保證這四家沒有多少軍權,威脅不到自己。
唔~話也不能說得那麽絕對:或許會因一些特殊情況,而有特例?
就比如說他的大舅舅,當朝的大将軍何進?
但是,他又覺得以何進的才能,真沒法匹配到大将軍那般的高度啊?
不過,以上種種理由,他就不直白地說了,免得吓壞大家。
不管怎麽說,先拿宦官「十常侍」開刀,大約會是有識之士的共同目标?
果不其然,當他提到「十常侍」二字後,衆人的表情明顯變成同仇敵忾。
他也不含糊,又說:“如今,兩方僵持的局面即将打破——諸位,何不仔細地想一想,倘若我發布告示,宣布定南皮縣爲國都,并在南皮縣另建皇宮……旁人也就罷了,你們猜十常侍會是如何反應?”
能是甚麽反應?——如果贊成,那就得千裏迢迢地趕往南皮縣,途中遇到甚麽意外,那可不好說;如果拒絕,大将軍何進豈不是有理由處置這群該死的十常侍了?
隻是,這一計必須假戲真做,還得獲得所有大臣們的一緻通過才行。
不然,大臣們反對,十常侍不就又有借口敷衍了?
所以說,大将軍何進也必須全力支持殿下的決策,是嗎?
——大将軍何進肯定會無條件配合殿下才對:畢竟提出讓殿下登基之人,也少不了大将軍何進的參合啊!
這下,衆人忍不住地抽了抽氣,滿臉驚歎。
尤其是聽出他話裏話外,所想表達的意思竟是「遷都是幌子,是用來誅殺宦官」這一說法……甭管甚麽遷不遷都,衆人終是上心了,信了,不約而同道:
“殿下眼光長遠,我等皆不如也。”
言下之意:居然都同意了。
至于真鏟除了十常侍後,殿下會不會重回洛陽……衆人不敢細想也。
總之,登基是必須的,國都定不定在南皮縣,那卻無所謂……衆人想通了:先讓殿下趕緊登基,變成陛下,到時再來讨論該不該回洛陽都城。
那時,想來小陛下要面臨文武百官的共同谏言罷?
還是讓小陛下自個兒去頭疼罷。
衆人略有期待小陛下會如何應付。
衆人紛紛地表态——
袁紹拱手道:“殿下之心計,實令紹佩服!紹願意配合殿下,殿下盡請吩咐罷!”
曹操拱手道:“主公,曹孟德誓死追随你!方才我也說過,絕不會對主公你的任何決定,提出質疑——主公,你盡管放手做罷!”
袁術拱手道:“殿下,此計雖好,卻有些冒險啊!殿下最好與大将軍通個氣兒……放心,你是殿下,術是臣子,殿下要臣去哪兒,臣就去哪兒!殿下一句話,就算把南皮縣定爲國都,術也無異議!”
劉備拱手道:“殿下,你會是一國之君!漢室有你,可複興矣。”
關羽拱手道:“大哥維護殿下,關某自然也維護殿下!須知關某的職務,還是殿下給的,此情此意關羽絕不辜負!”
張飛拱手道:“俺也一樣!”
荀攸行禮道:“殿下,你想好了?——既然決心已下,就請殿下不要猶豫了!”
荀攸俨然一副催促劉辯的模樣,似乎比劉辯還重視。
聆聽衆人最終松了口去,劉辯輕扣案幾,平靜道:“那麽,就這麽決定好了。”
“喏!”衆人異口同聲地響應。
劉辯與衆人相視,不約而同地笑了。
然後,笑過之後,劉辯又道:“做戲就要做全套,我要把南皮定爲國都,那就不能隻是嘴上說說而已……明天起程,我們盡快回南皮,規劃登基事宜!”
衆人:“……”
總、總覺得哪裏不對?
殿下,你好像反客爲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