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劉辯挑眉,盯——
靜靜地,劉辯盯着周瑜,第一反應是:不、不會罷?難不成……難不成二哥周瑜是向他要官來了?
劉辯轉過彎來:也對,不說周瑜已與他結義,隻論正式的身份,頂多隻算是「北海書院」的學子、世家周氏的子弟,歸根究底,周瑜二哥仍是白身!
若以白身的立場,去解決黃縣令的問題,的确不大合适……想到這裏,劉辯便問:“二哥說得對。那麽,二哥需要我做些甚麽呢?”
他喚周瑜爲「二哥」,純粹是慣性使然。
然後,當他脫口而出後,他瞥見太史慈神情略有異樣,也隻心中懊惱了一下,卻并不想後悔,也不覺得需要掩飾。
而周瑜的态度是頓了一頓。
略微地走神以後,周瑜快速地回神,拱手道:“殿下,我想請你任命我爲渤海郡的「奏曹史」——渤海郡還沒奏曹史罷?”
奏曹史,三公府亦置,主奏議事,以掾主之,秩比三百石。
不過,若是郡縣所置,則掾秩百石。
此官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好聽的,是上奏議事;說難聽的,就是一個跑腿送文書的。此職務甚是清閑,有一點萬金油的意味。
……合着二哥果真是問自己要官來了?
劉辯哭笑不得,很想吐槽周瑜:别以爲我不記得太史慈之前擔任的正是東萊郡的奏曹史啊?莫非兩郡之間的奏曹史能相互幫襯嗎?
這事本該由他出手來着,這會子二哥周瑜卻要插手進來——在劉辯原有的計劃裏,他是打算拿黃縣令立威,嚴懲黃縣令的靠山宦官之外,還想借此與太史慈結好,誰知……
誰知,一趟書院求學之旅,令他與孫策、周瑜結拜了……此時,周瑜像是看穿他的想法,又道:“殿下,此事無需你來出面!身爲殿下你的追随者,自當由我來替殿下你排憂解難!還請殿下放心!請交給我來處理!”
聆聽周瑜的效忠之語,劉辯有觀察到大哥孫策已然瞪大了雙眼,用一種呆滞的目光瞪住二哥周瑜。偏偏二哥周瑜目不斜視,似乎沒有留意到大哥孫策的表情。
轉了轉眼珠子,劉辯終有計較,立即道:“就依二哥——
來人,取筆墨!”
他先将腰間配戴的印绶取下,後又望向何先,出聲道:“何先,你去取。”
他直接點明。
何先應聲領命,飛快地離開,片刻之後歸來,真的取來筆墨紙硯。
接着,劉辯便在這座涼亭裏,親筆地寫下一封任命文書,大意是招募周瑜爲渤海郡的奏曹史,并慎重地使用印绶蓋個章兒——
于是,渤海郡奏曹史——周瑜,新鮮出爐!
乍一升職後,周瑜相應淡定。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策朝周瑜眨了眨眼,眼裏滿是不可置信;而太史慈則……則風中淩亂。
輕輕松松地,這位年紀不大的少年便被任爲渤海郡的奏曹史,總感覺……感覺太草率了一些?
反正太史慈心情相當微妙。
劉辯也想歎氣:他是萬萬沒料到有一天,周瑜會向他索要指定的職務。
但比歎氣,劉辯他更期待周瑜的表現。
但願周瑜能成功罷?
如此想着,劉辯便問:“二哥,接下來你打算怎麽做?”
周瑜道:“自是帶人去黃縣府邸,拜訪黃縣令啊!”
劉辯:“……”
嘴角抽了一抽,劉辯總覺哪裏不對,卻又說不上來原因……默默地思考一下,劉辯又問:“你要帶誰去啊?”
“這些門客們。”周瑜把手一指,指向被捆着的一衆死士們。
一衆死士們面色難看得很,卻是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劉辯無言以對。
真的好像哪裏不對啊?
抿了抿嘴,劉辯再問:“然後呢?”
“然後,自是向黃縣百姓們揭發黃縣令的罪行,并令黃縣令聲望掃地。”周瑜說。
劉辯抓到盲點,問道:“二哥,你獲得了黃縣令罪行的證據了?”
“——是,也不是。”周瑜一本正經地道,像是回答了劉辯的問題,又像是沒有,簡直吊足了劉辯的好奇心。
劉辯一言難盡。
輕扣石桌,劉辯若有所思道:“總之,一切交給你來主持,對罷?”
“……多謝殿下信任!”周瑜說着,朝劉辯恭恭敬敬地行禮。
“那我要做甚麽?”劉辯後知後覺地問,“就坐在涼亭裏等消息嗎?”
他還記得太史老夫人被關在黃縣的大牢裏,也不曉得二哥周瑜有沒有考慮該如何營救太史老夫人。
周瑜不答反問,問道:“殿下是如何想的?”
“我?——我想跟随衆人前去開一開眼!”劉辯歪了歪頭。
嚴格來說,是他想見識見識周瑜是何等俊傑才子。
周瑜上上下下地打量劉辯,沉吟道:“殿下想去,能保證安全就行。”
劉辯挑了挑眉,先是意識到周瑜同意了,後又瞄了一瞄自身的穿戴:唔~如今的自己隻是一介普通的少年儒士呢?又沒穿皇子的服飾,應該不會被察覺——
所以說……扭過臉來,劉辯闆臉對何先等人說:“說了多少遍,叫我「公子」!”
一喊「殿下」,我的身份不就暴露了?
倘若沒引起恐慌和敬畏之類倒也罷了,萬一影響局勢……輕皺了眉,劉辯拒絕去想失敗的畫面。
何先等護衛們面不改色,齊聲道:“喏……公子!”
很好!
他滿意地颔首:總算糾正了過來。
且慢。
不必擔心他會引起麻煩後,他望向周瑜,最後道:“此次你準備帶多少人去?”
畢竟是帶着被俘的死士們去拜訪黃縣令……怎麽可能真會和和氣氣說話呢?這會子,劉辯終于回過味來,思量周瑜面上是拜訪,實則是抄家,必須帶夠人手啊?
不待周瑜出聲,孫策、張郃、高覽、顔良和文醜竟是異口同聲道:“——帶我!”
聲音之統一和響亮,差點吓着了劉辯。
劉辯瞅着孫策等人,又把視線放到周瑜的身上,小聲道:“二哥,你隻帶五人?”
周瑜随意地看了幾眼孫策等人,又轉看劉辯,應道:“是的。”
六、六人?!
劉辯隻覺千言萬語哽在喉嚨間,無語極了:喂喂~你們還記得你們是砸場子啊砸場子,怎地不多帶一些人手?
對方好歹是縣令啊!
就算是微末的吏員,那也是吏員啊?
眸光又再落回孫策等人的身上,劉辯記起眼前幾人……的兇殘度和豐功偉績,又淡定了。擺了擺手,他痛快道:“隻你們六人,對嗎?——可以!”
正好,他可以與太史慈同行了!
他美滋滋地望了一望太史慈。
此時,太史慈冷不丁地婉拒道:“周公子,此事本與你無關,你大可不必……”
話音未落,周瑜便擡手制止說:“太史兄長,你不用客氣!雖然你和我們相識的時日很短,但你的事迹我們皆略有所聞……今能幫助太史兄長,我很高興。”
“可是……”太史慈微微地着急,隻才說了兩個字,便又被周瑜給打斷——
周瑜說:“太史兄長,殿下都說讓我負責,還請你也相信我,給我一次機會,我必能完成任務……難道你不想見到黃縣令被兵不血刃地貶走嗎?”
這話很戳太史慈。
便見太史慈奇怪地遲疑了。
周瑜再接再厲道:“太史兄長,你旅途奔波勞累,且被黃縣令所識,若是親自去找黃縣令本人,隻怕還沒踏進府邸,就被圍攻,不如稍後再出現也不遲?”
劉辯手托下巴,沒來由地想:嗯~按照太史慈的性子,隻怕會武力驅逐黃縣令,達到黃縣令被貶的目的……如果真是那樣,的确少不了打打殺殺啊!
太史慈目光微動,朝周瑜拱了拱手,慎重道:“那麽,有勞了。”
周瑜亦道:“多謝太史兄長的信任。”
期間,太史慈完全不曉得自家母親早已被抓的情況。
劉辯心虛,都不敢提及。
就這樣,渤海郡奏曹史——周瑜告别劉辯等人,并和孫策等人,連同老錢一起,押走了十來名死士。
目送周瑜一行人遠去的身影,劉辯自言自語道:“話說我們能做甚麽?”
太史慈脫口而出道:“不是想跟随衆人前去開一開眼嗎?”
劉辯:“……”
是了,是了!他能把黃縣平民們全部喊來,一起圍觀黃縣令丢臉一二三事,徑直讓黃縣令「社死」嘛?
登時,他有目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