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縣的港頭到殿下劉辯所歇息的涼亭,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但要牽馬,并給一衆死士們進行簡單地包紮,再徒步地行走,也要花費好一會兒。是以,抓緊時機的孫策便對太史慈聊起天來——
主要是孫策方才見識到了太史慈的表現,十分欣賞太史慈,莫名地心生一股親近之意,很想與太史慈結交。是故,孫策特意與太史慈肩并肩地走路,還抱了抱拳,直白道:“你便是太史慈,東萊太史子義兄長麽?方才我沒來得及說出我的名字,你應該不知道罷?——弟姓孫,名策,乃壽春人士,平生最喜歡結識豪傑!”
孫策非常主動積極,直把太史慈當作兄長看待,以緻氣氛一點也不冷清,又道:“太史兄長是不是善長射箭?我看見你背着一張弓箭了……改日我想向你請教一、二呢?毫不謙虛地說,策也善長騎馬射箭!話說你這是獵弓麽?”
孫策仔細地打量太史慈所背的弓箭,便見這張弓箭造價非凡——之前距離遠了,孫策沒能細瞧,如今孫策瞧見此弓已有一定的硬度和彎度,且材質厚實:外形像是鋼制,内裏則由最好的檀木所制!
檀木又細又硬,硬度很強,這能使弓箭整個造型流暢勻稱,不會輕易地折斷。
太史慈頓了一頓,附和道:“不錯,的确是獵弓。昔日我在遼東一帶生活,就靠此弓射獵,倒是解決了我不少麻煩呢!”
似是回憶起甚麽,太史慈莞爾一笑。
孫策見狀,便道:“那我倒想請太史兄長幫個忙了……我也很喜歡這款獵弓,若有機會,能不能麻煩太史兄長再去遼東一趟,代我購買幾張獵弓呢?你且放心,價格方面我定會付足,不會讓太史兄長你爲難。”
太史慈怔了一怔,遲疑道:“這……事實上,此弓并不是買來的。”
“哦?”孫策适時地挑眉說,“難不成是有專門的匠人……?”
太史慈點了點頭。
孫策面露遺憾,卻握住太史慈的手腕,高興道:“那豈不是更好?兄長可否告訴我,那位匠人在遼東過得如何?——弟是想請那人來咱們這邊,也好有個照應?老實說,剛剛弟很驚訝,還以爲遼東一帶崇尚武力來着……”
吧啦吧啦,孫策又和太史慈讨論起遼東一帶的情報,完全把太史慈給帶偏了……偏偏太史慈也相當通達,強忍内心的疑慮,耐心地替孫策解惑。
旁人也就罷了,周瑜卻側目,默默地注視孫策和太史慈聊談極歡。不過,在太史慈向孫策稍微地透露遼東地區有不少豪強,且各個都不服郡守管轄,尤其「公孫」家族最爲矚目時,周瑜不得不重咳幾聲,很煞風景地插話道:
“兄長,你是不是忘記一件事了?”
嗯?
孫策愣了一愣,終于有功夫關注周瑜了。
與此同時,太史慈也抽出空來,注視周瑜,以及張郃等人。
後知覺地,太史慈眼裏劃過一絲好奇,好奇周瑜等人。
這也難怪:從剛才到現在,皆是孫策一人滔滔不絕,吸引走了太史慈的大半注意力,以至于太史慈都來不及與旁人搭話,包括太史慈的同鄉老錢。
眸光微閃,孫策不等太史慈出聲發問,便輕拍腦袋,一臉慚愧地補充道:“對不住,太史兄長!是我激動了,都忘記給你介紹了……
此是我的結義兄弟——周瑜,與我也算是同鄉!那是張郃,字儁乂,已是渤海郡重合縣令的麾下!這位是高覽,武藝不俗;這是顔良,那是文醜——對了,太史兄長,你恐怕不清楚,我們皆來自「北海書院」罷?是這樣的,渤海太守……”
忙不疊地,孫策把周瑜、張郃等人的姓名與來曆,逐個說與太史慈聽去。
由孫策牽頭,太史慈亦認識了周瑜等人。
末了,孫策還強調大家之所以會來黃縣港頭接人,是因爲渤海太守的命令——
“渤海太守你該知道罷?”孫策說。
眨了眨眼,孫策含笑地望着太史慈,極其肯定太史慈知曉渤海太守是誰。
太史慈颔首,清楚地記得母親捎信的内容裏,就時不時就提到殿下、渤海王、渤海太守等字眼……心下一動,太史慈又高興又奇怪,忍不住道:
“渤海太守……我是說,皇長子殿下真的願意幫我?”
孫策把手一攤,作出邀請的姿勢,朗聲道:“是與不是,總要太史兄長你親自去見上一面,才知殿下會不會真心幫你啊?——怎麽樣,要來嗎?”
“殿下……殿下爲何會幫我呢?”聽罷,太史慈抿了抿嘴,心情頗爲微妙,小心翼翼地問。
太史慈很有自知之明:自身雖說曾經擔任本郡奏曹史,惜歎現今卻是在外逃亡者。況且自己出身低微,并不是甚麽豪強世家,正常狀态下,大約沒有人會替伸手幫忙!眼下……眼下,竟有人願意幫太史慈,且出手之人赫然是漢室皇長子!
這這這……無論結果如何,太史慈至今一想,都覺受寵若驚。
總覺這太不可思議。
太史慈兀自地陷入思考,一時沒能留意到孫策與周瑜等人暗地交換彼此的目光:很好!看來太史慈并未察覺自家母親被黃縣令關進大牢一事……
噗!
哪裏好了?
這明明是糟透了!
孫策頭疼極了:要不要告訴對方,有關太史老夫人之事呢?
孫策生怕太史慈聽到實情,會方寸大亂,進而把事态嚴重化。
正值猶豫之際,孫策就見周瑜輕輕地搖了搖頭。
周弟疑似看穿自個兒所想,竟持不建議的看法……莫非周弟另有主意?
孫策心想,難得地望見周瑜胸有成竹。
定了定神,孫策想起往日周瑜很靠譜,便順從周瑜的心意,并未吐露太史老夫人的情況……但願太史老夫人安然無恙。
心中想着,孫策便說:“你想詢問殿下的想法,不如直接去問殿下罷?”
把手一指,孫策指向前方,說道:“殿下就在那邊的涼亭裏……咱們走這邊!”
太史慈張了張嘴,又閉上了嘴,把「我想見家母」這句話默默地咽回了肚裏。
最終,太史慈跟随孫策等人,左轉右拐,來到了那座涼亭。
期間,孫策也沒冷場,還讓老錢與太史慈叙一叙舊。
老錢也很有眼色,隻挑一些黃縣的趣事說,亦沒提及太史老夫人。
孫策見狀,滿意得很,又隔三差五地插隊,再與太史慈攀談起來。
一時之間,太史慈和孫策等人,當真其樂融融。
也因此,當劉辯遠遠地望見自家結義大哥孫策和傳聞中的某個義士說說笑笑,并且由孫策親自介紹,說那個義士赫然是太史慈的時候,劉辯的内心是風中淩亂……
該怎麽說好呢?——應該說:孫策,不愧是孫策!
果然與太史慈志趣相投啊?
這才多久,大哥就和太史慈親近過了頭兒。
定了定神,劉辯耳聽孫策說着「到了」,再望孫策等人行禮的樣子,後又瞄了一瞄不遠處被綁得結結實實的一衆死士們……不禁地,劉辯揉了揉額,先開口說:
“事情辦得怎麽樣?”
“回禀殿下,一切順利,全都安排妥當了。”說話者,換成了周瑜。
正式場合,周瑜默認劉辯爲主君。
劉辯詫異地望向周瑜,細心地發現孫策等人并無異議。
“此話怎麽說?”劉辯輕描淡寫地瞄了一眼太史慈,後看向周瑜。
瞧這太史慈的反應,好像還不曉得太史老夫人的事啊?
周瑜面不改色,拱手道:“一路正常,還請殿下移步黃縣府邸,把黃縣令蓄養的門客們如數歸還。”
劉辯若有所思,爽快道:“好!由你帶路!”
周瑜領命,冷不丁道:“殿下,此事能全權交由我負責麽?”
劉辯擺手道:“你若有十全把握,交給你辦也無妨。”
周瑜笑了,笑道:“敢不從命,隻是……隻是,殿下,瑜有一惑,請想殿下解惑:瑜該用甚麽身份,才好應對黃縣令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