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黃縣的途中,劉辯再次地環顧了身後的長長隊伍。
映入他眼簾的,首先是十輛闆車裝着的厚厚書紙,那是「北海書院」的衆多學子們每天聽聽寫寫,積攢了下來,包囊了「北海書院」書閣裏的所有書籍備份,并由張郃、高覽、顔良和文醜這四個武藝高強的義士們所看護押運。
其次,則是馬車三輛,依次地緩緩前行,分别載着鄭玄夫子、紙坊主和器坊主,外加各自的心腹副手們四五六,還各配有十名護衛們,護在馬車的四周,且粗粗一數,總共五十人,可靠得很。
更不用說劉辯他和荀彧、諸葛亮也坐在第四輛馬車裏,并被何先、何白等十來個護衛們嚴密地保護,根本不會遭遇甚麽意外危險——
是以,當他因孫策和周瑜特意地前來相送的感動徹底地沉澱之後,他終于記起一處細節來——掀開車簾,他冷不丁地喊道:
“大哥!二哥!”
一聽他喊孫策爲大哥,周瑜爲二哥,不提周圍以何先爲首的護衛們神情有異,略有膈應,單說與他同住一輛馬車裏的諸葛亮就又生氣地磨牙,哪怕荀彧在旁安撫,也見不到任何效果……不過,劉辯卻暫時顧不上諸葛亮的心情,忙不疊地問:
“今天并不是休息日啊?你們是如何離開書院……?”
該不會是偷溜出去的罷?
劉辯略有擔心。
卻聽孫策說:“放心,我和二弟已向先生請示過了!先生也同意了。”
啊?
他眨了眨眼:孫策和周瑜竟已向老師請過假了?
“隻要我們下一堂課能準時地答對先生布置的幾個問題,以及兩天之内,我們能及時地趕回去,問題不大。”周瑜補充說。
嗫嚅了嘴唇,劉辯還能說甚麽呢?——孫策和周瑜的犧牲太大了!爲了送他,竟然逃課了……咳咳咳!說錯了!是請示先生了!
“真的沒事嗎?”劉辯不大放心。
孫策樂了,擠了擠眼,樂道:“莫要忘了鄭玄先生在此啊?——我和二弟也可以說是護送鄭玄先生去黃縣,相信書院裏的先生們不會反對!”
劉辯:“……”
這下,劉辯無話可說。
“明白了。”劉辯說,“不管怎麽說,兩位兄長能來送我……多謝!”
孫策忙道:“你我已經結拜爲兄弟了,就不必如此客氣了,聽着怪生分的。”
劉辯微微一笑,便道:“大哥說得對!以後我不這樣就是了。
大哥,二哥,你們騎馬累否?要不要坐進車裏歇息一下?”
“不必,不必。”孫策咂了咂舌,和周瑜以騎馬的狀态,一邊護送劉辯一行人前往黃縣,一邊聊起天來,“說起來……三弟,你打算繞遠嗎?爲甚麽要去黃縣?”
劉辯愣了一愣,歎道:“此事說來話長,我不清楚該不該說。”
孫策道:“如若不方便,那便不說罷。”
劉辯想了一想,内心深處忽生一絲微妙之感,搖頭道:“也談不上機密……我是計劃從黃縣坐船回去來着。”
“從黃縣坐船回去?”孫策挑了挑眉,先與周瑜交換了目光。
見狀,劉辯奇道:“怎麽……?”
孫策不答,開口之人換成了周瑜。周瑜用一種打趣的口吻說:“也沒甚麽,無非是想到一樁趣事了。”
“哦?”劉辯好奇極了,“甚麽趣事?”
周瑜道:“三弟可曾聽聞「江東四個望族」?”
劉辯若有所悟,卻道:“願聞其詳?”
一臉沒聽過的模樣。
周瑜便道:“江東泛指南方之地,四個望族分别是:顧氏、陸氏、朱氏和張氏!此四個家族相互扶持多年,分别把控江東一帶,隐隐有割據之勢……”
劉辯揚了揚眉,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道:“不愧是二哥,果真見多識廣!假如有一天……”
假如有一天,你們願意替我前往江東,解決江東的隐患嗎?
劉辯恍惚地想,卻終是沒能把後半句話說出口來。
與此同時,周瑜也作失言狀,頓了一頓,忙改口道:“這些且先不談,我記得有不少陸氏子弟負責造船、開船,北上幽州,常作生意往來,其中就會經過黃縣!
要說誰家船質最好,當屬陸氏!三弟,可曾見過?”
劉辯面癱了一張臉:史書上聽過,但還沒見過……啧~不由地,他憶起之前曾在黃縣見着的那些漁船,應、應該不會是陸氏家族産出罷?
思及這裏,他幹巴巴地道:“二哥的意思是……?”
周瑜道:“我雖沒與陸氏子弟有過接觸,但我族人……”視線一轉,周瑜轉向載有器坊主的馬車,努嘴道:
“——剛好有幸與陸氏子弟見過一、兩次!如果三弟仍沒聯系到船夫,我倒可以遣人問一問陸氏子弟,看一看對方有沒有多餘的船隻載你。”
相信陸家的船隻絕對要比一般小船來得更加安全、快捷、可靠!
周瑜雖沒說出以上那句話,劉辯卻能聽出隐晦之意。
劉辯暈暈乎乎,雖也考慮要不要聯系陸氏子弟,然而……定了定神,劉辯小聲說:“大哥,二哥,我有沒有告訴你們,我暫時不會立即地乘船出發?”
孫策和周瑜互望,一同回道:“沒有!”
劉辯汗顔道:“那麽,現在你們應該知道了罷?……其實,小弟我還要在黃縣做一件事情,并且六天後再出發——”
說至此處,劉辯縮了縮脖子:依據徐庶的說法,本來他可以選擇五天後離開「北海書院」,再坐船出航,奈何他和太史慈……的母親太史老夫人有過約定,這兩天就該與太史老夫人見個面了。
這就意味着:他得在黃縣小住六天。
尴尬了。
劉辯心虛地瞄了一瞄載有鄭玄的馬車,默默心道:但願夫子不要生氣,不要誤認爲我是逃學……
事實上,卻是他想多了。
鄭玄夫子的馬車,駛得那叫一個穩穩當當,壓根就沒半路停車和質問的樣子。
這令劉辯稍稍地籲了籲氣。
然後,他的耳邊響起孫策的喊聲:
“三弟!三弟!”
嗯?
定了定神,他望向孫策。
就聽孫策饒有興趣道:“我竟不知三弟要在黃縣辦事,敢問是甚麽事呢?我和二弟能幫得上忙嗎?”
“這個麽?”劉辯心下一動,稍加思索地說,“大哥,二哥,你們認識「太史慈」麽?”
“——太史慈?”孫策和周瑜怔了一怔。
孫策率先地回神,答道:“不認識。”
一旁,周瑜默不作聲。
劉辯便把老全嘴裏介紹過的「太史慈」生平簡單複述了一遍,最後提到太史慈人在遼東,因受黃縣令的迫害,無法回鄉……此次,他不但想将太史慈接回黃縣與其母親團聚,還想把黃縣令趕走,最好再讓太史慈接管黃縣——
這事本不該由他這一小小的普通少年來指手畫腳……至少對外人來說,不了解劉辯真實身份的人,大概會覺得劉辯他狂妄自大。但對孫策和周瑜而言,卻是暗地抽了抽氣,非但不覺得劉辯的想法令人荒唐可笑,反而不由自主地替劉辯着想不已。卻聽孫策說:
“三弟,你真決定将那黃縣令貶走嗎?你不是說黃縣令與朝廷的宦官相互勾結嗎?你就不擔心得罪幕後宦官,使自身惹上麻煩嗎?”
劉辯撫掌道:“所以,大哥,二哥,你們會幫忙嗎?”
“當然!”孫策和周瑜毫不猶豫地答應。
“哪怕遇到追殺?”劉辯再問。
孫策和周瑜互視彼此,爾後朗聲大笑,笑道:“正合我意!對方敢來,就該有面臨失敗的後果!”
孫策和周瑜滿臉戰意,不懼反喜。
“殿下,我們也會保護你,不會讓你遭到任何傷害!”這時,張郃也冷不丁地出聲,抱拳說,“倘若黃縣令真要傷你,哪怕一絲一毫,我們也會在對方出手之前,快速将對方擊殺!!”
張郃說話铿锵有力,殺氣騰騰,連帶高覽、顔良和文醜也颔首,附和道:
“正是!誰想傷殿下,得從某的身上踏過去!”
俨然一副同仇敵忾的架勢。
……沒人能猜到張郃此時的内心所想。
張郃心想:太好了!我總算能派上用場了!
要知曉似自己、顔良等武将者,最不怕戰場厮殺了……與其天天抄錄書籍,不如保護殿下,與敵人決戰要來得更加痛快——
反正張郃是受夠筆墨紙硯了!
再也不想碰觸了!
波瀾不驚地,劉辯環顧張郃等護衛們,發現大家皆是鬥志昂揚,無所畏懼。
真好。
咧了咧嘴,劉辯說:“那好,真要戰事,那就要靠在座的諸位了!”
“喏!”衆人拱手,齊聲地響應。
馬蹄哒哒,馬車緩行,劉辯點頭,把手一指,指向前方,指道:
“你們看,黃縣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