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跪坐主位,眼皮跳了一跳。
當前,「祭祀」大典剛過去沒多久,假期也仍未結束,各州吏員們理應呆在老家休假,吃喝玩樂,好好地過年,然而渤海郡吏員們卻是除外——幹幹淨淨的南皮縣府邸迎來了所有渤海郡吏員們的到來,偌大的會議室氣派十足,坐滿了人……
他看見主位之下,各坐兩排人,左邊坐着何苗、曹操、袁紹、袁術、劉備、關羽、張飛、石越、張燕和管亥,右邊則坐沮授、田豐、崔琰、國淵、邴原、管甯、孫乾、諸葛玄、張世平、蘇雙、師袁宜、張大瓷和徐庶。
其中,管亥、諸葛玄、張大瓷和徐庶居坐末尾。
再環顧四周,靠牆站崗守衛的是何先、何木、何河、何水、阿白、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純、曹洪、曹休、曹昂、袁譚、袁熙、公孫越和公孫範——
全是劉辯他所認識之人!
并且,觀諸吏員們,每人都配有一張案幾,案幾上放有相應的報告文書,諸如介紹吏員們就職以來的各種舉措,目測是二十三份,全是石越和其副手們共同整理和謄寫來着……事實上,據石越所說,石越統共準備了三十份!
多多益善,就怕不夠用。
不管怎麽說,爲難石越等人了。
衆人穿戴也正式,不是随便地穿一套常服,而是換上了吏服、正服,顯得十分重視。話說劉辯看了隻想吐槽:
咱們這是「開會」、「集議」,不是商讨國家大事,有必要這麽肅穆嗎?
稍微地挪開視線,劉辯隻敢在心裏說一說,萬萬不敢說出口來。
……怪他派何先等護衛們給衆吏員們傳信,要求對方前來議事,還自作聰明地給這次的會議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渤海郡年評定。
一年舉辦一次,用于讨論來年大家需要做甚麽,郡縣該往甚麽方向發展——
劉辯他歡迎大家準時出席這「渤海郡年評定」!
劉辯:“……”
對不起!失禮了!我感覺不小心竄台了!這才不是模仿《三國志》角色扮演的策略遊戲啊!
劉辯囧了。
偏偏衆人饒有興緻,像是第一回參加似的,個個都睜大眼睛,目不轉睛地望着劉辯,打量劉辯。
其中,反應最佳者,當屬曹操、袁紹、袁術和何苗。
也對,曹操等人連陛下都見過了,天天上朝觐見陛下,參與議事,都算常事,早已習慣,經驗也豐富,乍一聽到殿下提出類似的舉動,當真一點也不意外。
——劉辯比較好奇,其餘郡守縣令們,會不會像他一樣,每年也「評定」?
清了清喉嚨,劉辯首先道:“但願這是諸位第一次,而不是最後一次參加「渤海郡年評定」!順利的話,以後每年都會舉行「渤海郡年評定」,諸位切莫錯過!”
劉辯這話自認沒錯:倘若曆史的洪流沒有改變,兩、三個月後漢帝将會駕崩,而他則在何大将軍的扶持下,成功繼位,成爲新帝,待到明年的今年,還能不能舉辦「渤海郡年評定」,實乃猶未可知也。
與此同時,在場吏員們也相互一視,都從彼此的眼裏看出一絲新奇。
劉辯再道:“多餘之話本王就不說了。本王隻提四點:
一是公布諸位吏員們擔任職務後的表現,會排名,且第一名者,賞千錢!相反,排名墊底的,本王會點明批評!還望諸位吏員們今後慎重行事,不要馬虎大意!
二是讨論「渤幽路」一事!本王已與幽州的公孫瓒将軍協商好了,要修一條公路,便于渤海郡與幽州來回往返!所修之路包括且不局限于陸路和水路!
三是與浮陽縣令、高城縣令和陽信縣令商量如何開發浮陽縣、高城縣和陽信縣這三座靠海的縣城,争取發展海洋業,比如造船、圈養海鮮,修海港,将三縣打通,共同進步!
四是關于南皮書院!這點到時再細談!
暫時就這四點罷!
下面,本王先來宣布諸位的治理縣城的成績——
何先!”
不給衆人适應的時間,劉辯冷不丁地點明,點明何先。
何先邁前一步,從懷中取出一份布帛,遞放在劉辯的案幾上,再退至原位。
劉辯手捧布帛,朗讀道:
“第一名者,乃是主簿功曹,兼領東光縣令的曹操曹孟德!
第二名者,乃是門下掾何苗何叔達!
第三名者,乃是南皮縣令,兼領史的石越石清長!
第四名者,乃是賊曹掾,兼領高城縣令的關羽關雲長!
第五名者,乃是郡少府的張世平和蘇雙!兩位先生的政績不相上下!
第六名者,乃是議曹田豐田元皓以及……”
話音未落,劉辯便被袁術給打斷了——
“停!停!停!”袁術鐵青了一張臉,不滿地叫嚷,“殿下,這排名是不是出了點兒問題?——術排名多少?”
劉辯頓了一頓,視線随着不算太長的名單耐心地看了下去,半晌都沒瞧見「袁術」的大名……劉辯倒沒多想,袁術卻漲紅了臉,氣的。
“殿下!”袁術抓狂,忍不住地出聲提問,“且不提術和本初兄長都沒排進前五,隻說曹孟德這厮,憑甚麽排在第一?明明對方和我、本初兄長的功績差不多啊?”
劉辯道:“——曹孟德,東光縣令,在東光縣的政績斐然,不但把東光縣打造得不晉于南皮縣,還效仿南皮縣,也實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并且,東光縣有窯場兩座,雖比南皮縣要少,但其産出所販賣的價值,卻是南皮縣的十倍!
莫要忘記東光縣的窯場有師袁宜大師啊!”
“還有俺!還有俺!”張大瓷打個激靈,激動地插話,“俺也幫了不少忙兒!”
“大瓷兄……”師袁宜輕呼,狠狠地瞪了一眼張大瓷。
張大瓷一愣,頓覺理虧,尴尬地對劉辯說:“殿下,對不起,俺不是故意……”
“無妨,無妨。”劉辯擺了擺手,輕描淡寫地警示,“念在你是初犯,本王姑且饒你一次,罰你俸祿兩個月!若有下次,今後你都不準再參與進來,明白嗎?”
張大瓷低下頭去,卻大聲道:“明白!”
“很好。”劉辯視線收回,繼續地開口,“此外,曹孟德還大力地推行屯田和屯兵!老實說,東光縣屯田和屯兵的效果,放眼八座縣城,是最好的!
再者,曹孟德免了東光縣百姓們賦稅,東光縣仍有不菲的稅收上繳,緩解了整個渤海郡的财政困難!”
吧啦吧啦地,劉辯把曹操好生誇了一通,隻差沒把曹操誇成「治世之能臣」,直令袁術,乃至其餘吏員們瞠目結舌。
大家紛紛地望向曹操,眼裏毫不掩飾驚豔、驚歎和一絲妒忌。
袁術沒了脾氣,面向曹操,皮笑肉不笑地道:“東光縣令,合該排名第一。”
“修縣令謬贊,曹某也是實屬巧合。”曹操朝袁術回禮,态度也大大方方。
袁術見狀,隻得暗地氣結。
伸出手來,袁紹輕拍袁術的肩膀,對劉辯略帶說:“殿下,能不能把其餘吏員們的功績也說上一說,也好教我等了解分明,今後也視對方爲目标?”
劉辯點了點頭,便道:“何叔達,門下掾,雖無要緊的職務,卻恪盡職守,且沒犯過一絲錯覺!爲人低調,但卻保障南皮縣的治安!何叔達率領一百二十名騎兵,完美地解決了五千六百二十四件口舌之争和矛盾沖突,可謂勞苦功高!
石清長,南皮縣令,在任期間大力興建土木,保證了南皮縣上下運行順暢,不但建成商業街,還吸納了不少外來的工匠們……”
接下來,劉辯花了好長功夫,才把衆人的功績全都述說一遍,聽得衆人心服口服。
歸根結底,并不是曹操功績很多,才排名第一,實是相比衆吏員們,曹操是幹活最多,且效率最高的……是故,哪怕袁術嫉妒得嘴裏犯酸,也不得不服氣!
更絕的是:曹操、何苗和石越等吏員們業績搶眼,而張飛、張大瓷和徐庶的成績則平平無奇——且不提徐庶是何許人也,隻說張飛,與自個兒正好是死對頭啊……對于親眼地目睹死對頭吃癟,袁術表示甚至是愉快。
張飛的情況是:别看張飛粗中有細,性格直率過了頭兒,奈何張飛不待見小兵,私下動辄打罵小兵不說,還時不時地上演全武行。若不是張飛的治理能力尚可,還能威懾宵小,隻怕陽信縣都要亂了。
對此,劉辯也扶額,暫時找不着合适的陽信縣令人選。
一如之前所說,劉辯當衆批評了好壞參半的張飛。
張飛無言以對,隻得垂頭任由殿下輕斥。
末了,劉辯拍了拍手,痛快道:“諸位既無反對……來人!”
門外,早已備好一千多錢的何白進屋,将賞錢交給曹操,再站回何先等護衛們那裏,而曹操手捧千錢的錢袋,受寵若驚。
适時地,劉辯道:“曹孟德縣令,這是你應得的……收下!”
曹操依言,默默地收好。
劉辯輕扣案幾,說道:“讓我們再進入第二個主題罷?——有關「渤幽路」這事,各位有甚麽意見?……不接受反對!”
“咦?”衆人怔了一怔,後知覺地意識到:殿下對「渤幽路」極其重視。
也罷,殿下都與公孫瓒本人談妥了,其餘吏員們再是反對,又有何用呢?
何況,修路是一件壯舉,利民、惠民,實該支持才對。
思及此處,袁紹代表衆吏員們,率先地提問,問道:“殿下,何謂陸路,何謂水路?”
“字面上的意思!”輕拍腦袋,劉辯看向何先,喊道,“——何先,地圖!”
何先抱拳,從懷中取出一份地圖,展開,挂在牆上,以供衆人觀之。
衆人看到地圖相當簡易,卻一眼明了:章武縣、薊縣和無終縣皆有獨立的湖泊若幹,且能流向大海!若将渤海郡的章武縣與幽州的薊縣、無終縣的河流打通,連成一體,不就是三角型麽?那時,就能做到以無終縣爲屏障,進可阻絕夷族烏桓的入侵與幹擾,退可快速地返回薊縣或者章武縣,安全得很。
唔~又忘記說明了:先前劉辯曾率奇兵潛入幽州,不但解除了管子城被圍,還将烏桓十萬突騎擊潰!如今,烏桓夷族元氣大傷,十年之内應該不足爲慮了。
也因此,在旁人眼裏,旁人會擔心烏桓突騎又來進犯幽州;而在劉辯和劉備、關羽和張飛等相關人員的眼中,則是思量如何修路,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袁紹皺眉,仍以旁人的心态,分析如何修路——“殿下,我覺得該修水路,水路優先!”袁紹言之鑿鑿,“首先,烏桓突騎是夷族,多是不善水戰,若将水路修好,至少能保證烏桓偷襲,而被偷襲的大漢子民們能逃到水上,保全性命……”
聆聽袁紹的高談闊論,劉辯的心情甚是微妙:怎麽說好呢?就……就好比忽然體會到了《三國演義》裏,何進向袁紹求計如何解決宦官,而袁紹說出調集四方猛将豪傑,領兵前往洛陽進行兵谏——真可謂聽君一席話,勝似一席話啊?
爲了保全袁紹的顔面,劉辯都不好說烏桓突騎已經涼了。
未來甚麽曹操遠征烏桓,累死郭嘉啥的,皆都不存在了。
清了清喉嚨,劉辯道:“不必考慮烏桓突騎。重合縣令,你怕不是忘了幽州有公孫瓒将軍罷?——隻要公孫瓒将軍仍在幽州,烏桓夷族就不會踏足幽州了!”
袁紹怔了一怔,若有所思,改口道:“那麽,殿下是想既修陸路,也修水路?”
劉辯也不矯情,應道:“沒錯。本王的打算是:陸路要連通章武縣、薊縣和無終縣,水路不但要連接三縣,還能貫通渤海,修建渤海灣港口!”
袁紹張大嘴巴,驚道:“殿下,這是大手筆啊?”
“沒錯。”劉辯淡淡地回答,“工期爲十個月!且大半費用由我們這邊出!”
“啊?”
聽罷,衆人齊齊驚呼,震驚地望向劉辯。
“既是兩方合作,憑甚麽要我們出錢?”袁紹沒法理解。
劉辯聳了聳肩,答道:“公孫瓒将軍太窮了,沒錢!”
“這……”袁紹難得吐槽,“這理由很強啊!”
有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試想沒錢,再有雄心壯志,也舉步爲艱啊!
眸光微閃,劉辯望向錢袋子……咳!是郡少府——張世平和蘇雙,自信道:“張世平先生,蘇雙先生,你們怎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