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替大夥兒把脈了。”他的耳邊,響起曾阿牛的聲音,“倒也無妨,就隻……”
冷不丁地瞥見一人蹦起,手捂腹部,二話不說就要往外沖去,貌似跑得不夠快,劉辯他不幸地聽到對方的肚子傳來了腹瀉的聲音,不禁地沉默了。
果不其然,曾阿牛說:“……需要多跑幾趟如廁才行。
隻要腸胃保持幹幹淨淨,就不會出問題了。”
劉辯:“……”
張了張嘴,劉辯委實不知該說甚麽才好。半晌,他才說:“有法子醫麽?”
“要麽瀉個夠本,要麽催吐,吐個精光,沒得吐了,自然也就好了。”曾阿牛說。
這兩種方法都不好啊?——忒能折騰人!
可惜他不是醫師,沒法替人看病……無奈地,他和曹操等人隻好目送十個勇士們,包括曹昂,來來回回地奔波,直至虛脫爲止。
這還沒完。
“看來這幾人今晚是好不了。”曾阿牛事不關己地宣布,“真要治好,還要瀉個兩天。”
“兩天?”劉辯驚呼,“這麽久?真就瀉個兩天,身體還能吃得消麽?”
“能吃得消。”曾阿牛面不改色地說,“殿下莫要小瞧大家,大家體質不錯,經得起折騰。”
這……
曾阿牛你是不是在内涵我啊?
我折騰大家嗎?
話說這會子你怎地不提甚麽保持距離,以免不小心地感染疾病了?
抹了一抹額頭不存在的冷汗,劉辯道:“唉!那這兩天,就辛苦大家了?對不住,對不住,本王實在沒能料到……”
抿了抿嘴,劉辯住了口去。
曹操則拱手道:“主公,天色漸晚,還請回府罷?勿要擔心,大不了我看着大家,保證大家過兩天就活蹦亂跳。”
劉辯被逗笑了。
想了一想,劉辯道:“也罷,橫豎這兩天你沒甚麽事兒,就安心暫時曾阿牛家罷?——曾阿牛醫師,這幾日就叨擾了?”
曾阿牛道:“不介意,不介意,殿下請回罷?——天冷!”
劉辯頓了一頓,隐隐地覺得……衆人是不是恨不能趕他走啊?
也對,怪他沒把餃子做好,還不如直接喝「桂枝湯」呢?
看來以後若有機會,再找廚師們研究如何制出「桂枝餃」好了?
點了點頭,劉辯道:“那好,本王回去了?”
劉辯瞄了一瞄曹操,略感遺憾:事實上,他最初打算做好餃子,請曹操乃至曹氏武将們,如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純、曹洪和曹休,前來品嘗他的「桂枝餃」來着,那可是曆史上第一份餃子啊?……雖說夏侯淵等人沒在他的眼前晃動,但這不代表他不清楚曹操有帶衆曹氏武将們返回南皮縣——
不然,曹操哪能那麽快,就查清東光縣的異常肉脯?
還不是背後有人才協助。
劉辯告别曹操等人,兀自地走了。
他沒提甚麽「這次沒做好,下次再接再厲」的話來。
……目視劉辯走人,曹操等人輕拍胸口,稍微地松了松氣。
嘴角一抽,曹操瞥見堪堪回來,卻不再想去如廁的曹昂,忍不住道:“你好了?”
“不見殿下,我就好了!”曹昂小聲地嘀咕,絲毫沒意識到此話實有大不敬之意,“殿下的廚藝太可怕了!孩兒這輩子都不想再嘗殿下的廚藝了……殿下的廚藝還不如孩兒呢!”
曹昂小小地抱怨。
曹操闆臉道:“大膽!竟敢對主公無禮!你就不怕爲父告訴主公麽?——主公的廚藝如何可怕了?我瞧着倒挺正常……”
“父親,你眼睛有毛病嗎?”曹昂誇張地叫起,“那股像中藥又不像中藥的土味到底哪裏正常了?更别提湯水了,苦上加苦,除了苦味,就沒别的了……孩兒吞了不少奇怪的硬碎石頭,差點沒被噎死!那黑皮就是土塊,生的,根本不能吃!”
吧啦吧啦地,曹昂趁着劉辯不在現場,直把劉辯的廚藝詳細地數落一通,隻差貶得一紋不值。
曹操波瀾不驚道:“昂兒,你快住口罷!若被旁人聽見,當心殿下揭了你的皮。”
曹昂後知覺地環顧周圍的九個護衛們和若幹個醫師們,徒勞地捂住嘴巴,驚恐道:“各位大哥們,千萬别告訴殿下呀?其實殿下的「桂枝湯」挺好喝的……”
後面一句話,曹昂說得甚是虛僞。
衆人默默地注視曹昂,直把曹昂注視得擡不起頭來。
最後,倒是曹操發了話,沉聲道:“諸位,我家孩子不懂事,若是沖撞了各位,我願替昂兒向你們賠罪……”
曹操一發話,衆人便體諒曹昂了,連連地擺手道:“不必,不必。”
于是,這段小插曲,就算揭過了。
沒了劉辯,十個勇士們也不肚子難受了,個個窩在曾阿牛家,向曾府的醫師們學習如何熬制「桂枝湯」……曹操可沒忘記是自己出錢替主公購買藥材桂枝與芍藥,而主公可沒帶走這些桂枝與芍藥啊?
橫豎都要熬制成「桂枝湯」給衆人服下,還不如先讓十個勇士們,尤其是曹昂,學會「桂枝湯」的制法,說不定今後會派上用場……再者,多學一門手藝,多一種生活保障啊?
順便地,曹操決定派人把夏侯淵和夏侯惇等人叫來。
「桂枝湯」數量有限,優先給家族成員們和心腹們使用。
——因此,在劉辯沒察覺的曾阿牛家,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純、曹洪和曹休皆被曹操喊來,順利地服用了「桂枝湯」,确保了自身不受疾病感染……唯一令曹操遺憾的是:
甚麽才是「桂枝餃」?
曹操也執拗,又命十個勇士們再去琢磨「桂枝餃」,争取讨得主公歡心。
奈何誰也沒見過「桂枝餃」長啥樣兒,是以衆勇士們面面相觑。
“哈哈哈哈——”
一道熟悉的笑聲響起,卻是曾阿牛他爺爺。
“爺爺,你笑甚麽?”曾阿牛問。
“老朽若沒記錯,老朽好像了解如何制作「桂枝餃」呢?”老人一如既往,慢悠悠地開口,“印象裏,老朽記得仲景小娃兒最喜歡用面餅包裹藥材,将之煮熟,或許你們從這個方向試一試?”
咦?!
衆人吃驚不已。
……彼時,劉辯還在懊惱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他去曾阿牛家,尚是白天,怎料回家的途中,天就黑了!
這就意味着:劉辯他得熬夜處理文書了!
這永遠都解決不掉的文書!
劉辯抓狂,自然而然,也就忘了桂枝與芍藥一事。
不過……
不過,劉辯可還記着要找張世平和蘇雙。
回到渤海王府邸,劉辯走下馬車,迎面遇到一名護衛,禀道:“殿下,公孫範、何知、何泉、何林這四人來過一趟,眼見殿下你不在書房,便留下一封文書報告,又各自地潛回那些縣城了。”
劉辯道:“本王知道了!你且傳令郡少府張世平先生和蘇雙先生,命這二人前來書房,本王有事要找。”
“喏!”那名護衛調頭就找人。
至于劉辯,則像往常一樣,來到書房,一眼就見到書案上擺放的那封文書報告。
他走了過去,拿起文書報告一看,隻覺頭大如牛,喃喃地道:“傷寒有點嚴重呢?原來是從王叔那邊開始麽?
來人,去通知曾阿牛,就說浮陽縣有傷寒的病人,一共四人!”
“喏!”何木領命而去。
揉了揉額,劉辯将那文書放下,趕緊寫信。
劉辯給趙雲寫了一封長長的信件。
待他寫完後,才有護衛出聲,喊道:“殿下!張世平先生和蘇雙先生求見!”
“還不快請兩位先生進來。”劉辯說。
劉辯剛放下筆,吹幹字迹,再蓋上印绶,便見張世平和蘇雙并排地走來,朝他拱手行禮,喚道:“見過殿下!殿下找我等,有何事嗎?”
劉辯有趣地打量張世平和蘇雙,發現張世平和蘇雙乃是盛裝之姿,從頭到腳,無一不透着郡吏員的氣勢,舉止之間亦有規章,一掃往日的豪商俗氣,端得令劉辯側目,目不轉睛。
劉辯定了定神,開門見山道:“的确有事要找!兩位先生最近如何?”
張世平道:“多謝殿下關心,一切安好!”
蘇雙則道:“殿下,我和張兄打算再前往幽州一趟,販賣瓷器!袁大師又制作一批上好的陶瓷,想來更能賣個好價錢!”
“不錯,不錯。”劉辯輕扣案幾,補充說明,“本王正好也寫了一封信,寫給趙雲将軍的,就請二位先生們再替本王送一封信罷?”
“敢不從命。”張世平和蘇雙齊聲地響應。
劉辯兩眼彎彎,又道:“如此更好!你們若去幽州,再替本王購買大量的桂枝與芍藥……哎呀!”
輕拍腦袋,劉辯總算記起他在曾阿牛家,還花錢買了桂枝與芍藥呢?惜歎他卻是忘了,并沒帶回……郁悶地,劉辯把這事告訴了張世平和蘇雙,喜提張世平和蘇雙的微笑。
張世平道:“殿下放心,稍後我便跑曾神醫家一趟,替殿下你帶回桂枝與芍藥!”
蘇雙也道:“殿下,回頭我們去幽州販賣上等陶瓷了,會帶桂枝與芍藥歸來!”
“真可靠啊!”劉辯毫不吝啬地贊美。
然後,劉辯把信交給蘇雙,而張世平則帶人去曾阿牛的住處。
接着,令人哭笑不得的場景出現了:張世平沒帶桂枝與芍藥,而是端來好幾碟的「桂枝餃」——
真是「桂枝餃」:餃子,其餡兒是桂枝與芍藥!
張世平道:“殿下,請嘗一嘗!此是曹主簿的心意!曹主簿已經嘗了好幾個,還嫌不夠吃……對了!這是「桂枝餃」的制作方法,曹主簿交待了,要交給胡老頭——當然,這要經過殿下你的同意!
殿下,你同意嗎?”
劉辯:“……”
都這樣說了,他敢反對嗎?
他滿頭黑線,又心塞又欣喜地吃了一個「桂枝餃」,頓覺那真是帶了桂枝與芍藥餡兒的餃子,味道真不錯,香香的,有中藥味兒,卻不刺鼻,一點也不苦澀!
就是不知「桂枝餃」藥性,能不能比肩「桂枝湯」?——應該能罷?
之後,他又嘗了兩個,才接過那張記載「桂枝餃做法」的布帛,細細一瞧,瞧見其做法與他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那麽,問題來了:都是一樣的做法,憑甚麽他做成黑暗料理,而曹操等人則成功地煮出正宗的「桂枝餃」?……這不科學!
劉辯瞠目道:“難道本王沒有廚藝天賦嗎?”
這可真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卻見張世平眼觀鼻,鼻觀心,對此不作評論。
擺了擺手,劉辯道:“來人,将這「桂枝餃做法」交給胡老頭——明天,本王要見到整個南皮縣百姓們都能吃上「桂枝餃」!”
如今,他也隻有「下令」這一款技能了。
“喏!”何白主動地上前,捧起那張布帛,從容地告退。
劉辯把兩碟「桂枝餃」分别遞給張世平和蘇雙,說道:“你們有沒有嘗過?——沒嘗過的話,也嘗一嘗罷?能夠有效地預防傷寒哦?”
“真的假的?”張世平和蘇雙怔了一怔,卻聽話地夾起「桂枝餃」,細細地品嘗,邊吃邊誇,“的确美味!好特别的口感!”
“是罷?是罷?”劉辯又吃味又高興,“喜歡就多吃一些,沒壞處呢?”
張世平和蘇雙聽罷,便愉快地享用起「桂枝餃」。
末了,劉辯道:“感覺如何?可有異常沒?”
張世平眨了眨眼,手捂胸口,反問:“身體發熱,心裏暖和,算不算?”
“不算。”劉辯被嗆住了,“餃子本身就是熱的,吃下去可不就暖了身心?”
張世平幹笑,笑道:“殿下,或許要過一段時日,才能顯示效果呢?”
“說得也是。”劉辯颔首,“夜已深了。兩位先生,你們且去歇息罷!早點回去收拾包袱,早點出發……眼下,渤海郡急需桂枝與芍藥呢?”
心下一凜,張世平和蘇雙也不廢話,當即便告辭。
房裏總算清靜了。
劉辯認認真真地閱審文書。
一夜無話。
次日,劉辯的早飯被端來。
劉辯定睛一看:果真是「桂枝餃」——
太好了!
欣然地,劉辯道:“食房裏的飯菜都加上「桂枝餃」了?”
何先率先地拱手道:“是的,殿下!不僅食房裏有「桂枝餃」,連南皮縣家家戶戶都會做了——石縣令還說,要讓渤海郡百姓們都吃上「藥餃」……哦~不是!是「桂枝餃」!
吃藥餃,能造福百姓們,增強百姓們的抵抗力!”
劉辯鼓掌,表示支持,并道:“說得好!對了,浮陽縣有幾個感染風寒的病人,可曾醫治好了?不能醫治也不打緊,本王倒有獨家秘訣……”
感歎劉辯注定用不了「獨家秘訣」!因爲何先說……
說曾阿牛帶有足量的桂枝與芍藥,早已連夜地趕往浮陽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