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啓九月二十八日返回到了蓬萊。
次日,興漢盟研究系統就開始聲勢浩大的評選“優秀科學研究工作者。”,報紙上也刊登了這個消息。
這次會評選出來十名優秀科研工作者,獎品非常的豐厚。
除了金錢和房屋獎勵之外,劉信啓還拿出了十張四星級的武将卡,打算将這十張四星武将卡獎勵給十名優秀科研工作者。
若是科研工作者本身就是戰士,劉信啓的做法也會與之前不同。
給科研戰士提升武将卡星級之後,科研戰士身上本來的武将卡并不會收回,而是由戰士本人指定,附給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隻要是興漢盟的人(宣過誓)都可以,不做限定。也就是說,可以是自己的家人、父母、孩子。
聲勢浩大的評選,耗時十八天終于結束。
這十個人都是經過研究院的高層提議,然後經過各個研究院審核。剛開始初選審核通過,選出來了二十人。最後再次經過研究系統全員投票,票選出了十名得票最多的人,成爲了今年的“十佳優秀科研工作者”。
結果出來當天,劉信啓親自前往研究院給這十名優秀科研工作者頒發了榮譽證書、獎牌、獎金和房契。
由于烏承業和高慧已經是四星武将卡,劉智木和劉信石是研究院高層,所以四人都沒有參選,十人之中,姓劉的隻有兩人。
這十個人非常的有覺悟,他們身上退出來的武将卡都送給了研究院,并沒有私自使用,這讓劉信啓很是欣慰。
劉信啓順便将劉智木和劉信石的武将卡也升級爲了四星,讓兩人的謀略屬性又提升了一大截。
經過這一番支出,劉信啓手裏剩餘的武将卡隻餘下兩張,一張二星,一張四星。
經過劉信啓受益,羅高操刀,整個評選過程和評選結果,在《百姓旬報》和《科學旬報》上進行了大版面的刊登。
每個人的故事都被詳細的講述了出來,包括加入興漢盟之前的生活,加入興漢盟之後的改變,主要負責的科研項目,對項目做出的貢獻等等。
報道中還特别強調了興漢盟獎勵給這十個人的獎品,“仙符”兩個字也頭一次正式展現在了興漢盟百姓的面前,算是官方承認了以前市面上的流傳。
經過這一翻操作,興漢盟的境内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被激發了起來,學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漲,家長對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支持力度也大大提升。
市面上因爲孔家人加入教育系統之後而導緻的一些“奇技淫巧”的言論一下子就被壓了下去,“隻有讀聖賢書才能有出息”的論斷也沒有了支撐。
這些被選上的科研工作者受過獎勵之後,直接一步到位成爲了“人生赢家”,給所有科研系統和教育系統的人做出了最簡單直接的“示例”。
而且通過這次大範圍的評選活動,前前後後在三波報紙上造勢,也讓百姓知道了興漢盟對于科研工作者待遇的豐厚,吸引了一大批原本隻讀聖賢書的聰明人加入到了科學的行列。
就連孔家人,也有一部分人開始正确對待科學科目,拿起教材開始自學。
用他們的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雖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打心底裏這麽打算,不過在劉信啓看來,隻要他們肯學,就是好現象,最終隻會是興漢盟受益。
……
十月十九日,劉信啓辦公室。
“孔家的人安生了沒有?”劉信啓看着手中最新一期的《百姓旬報》,對徐忠問道。
“安生了許多,這次我們搞這麽大的陣勢,對孔璠的打擊挺大的,聚集在他周圍的學生已經散了一大半。就連孔璠自己也有一些灰心喪氣。”徐忠回道。
原來這次回來突然舉行評選,是因爲徐忠對劉信啓彙報,孔家原家主孔璠身邊自發性的聚集了一大批孔府的學生,超過了一百人。以這些人作爲口舌,孔璠開始在自己的教學地即墨縣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影響力提升很快。
即墨縣有膠州灣,與南趙海貿、人員交流溝通頻繁,孔璠因此還獲得了一些南趙文人的支持,暗地裏的發展勢頭很迅猛。
據即墨縣教育司的彙報,孔璠已經影響到了即墨縣中小學的正常教學,學生們受孔璠的影響,對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熱情大大降低,多出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聖賢書之中。
劉信啓聽過谛聽的報告後,想起了後世“立典型”的案例。政府想要提高哪個階層的地位,就會大肆宣傳這個階層的典型。借鑒這個辦法,劉信啓立即組織了這一次的“優秀科研工作者”評選活動。
果然效果非常好。
随着報紙上不停的宣傳,即墨縣的風氣立即爲之一變,就連已經被《百姓旬報》和《科學旬報》覆蓋的淮南之地,都有好多人從興漢盟購買理工科目的教材,回家自學。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自古以來文人武人的最終目标。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罷,最終目的都是貢獻給皇帝,都要替朝廷出力。
朝廷重文,大多數人就會去學文。朝廷重武,大多數人就會去習武。
興漢盟重視理工科,自然就有大多數的聰明人去學習理工科。
沒有人學習真的是因爲愛學習,十有九成九的人,學習都是有目的。
就算到了後世,大多數人好好學習也隻是爲了考上好大學。而考上好大學繼續好好學習,爲的是畢業之後好找工作,人身的可選擇性更多。
隻有極小一少搓人,學習是爲了引領科技進步。但是說到底,引領科技進步也是一種目的。
聚集在孔璠身邊的弟子,是因爲學習聖賢書,可以考科舉,可以做官。現在在興漢盟,想要做官隻能參加“吏員招募考試”,從基層一步步往上走,沒有了科舉捷徑。這些人之前看不透,覺得孔家還有機會,現在經過興漢盟的報紙大肆的宣傳之後,發現在興漢盟折騰根本就無濟于事,自然就樹倒猢孫散。
沒有牆倒衆人推,已經是孔家上千年的威望在那裏支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