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崇昌搞的“大事件”消息的時候,劉信啓坐着廬山号航行在東海上,前往濟州島。
八月十五日。
阖家團圓的中秋節,但是劉信啓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出遠門的行程。
之前答應妻子周玥,西進攻略之後會在家裏多呆一段時間的話也算是食言了。
情報是“金币”傳過來的,經過多次訓練,能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到己方船隻,并且準确傳信的金雕隻有“金币”。
劉信啓明白是高星武将卡附加了謀略屬性所緻。
今後在海上的傳信任務會越來越重,劉信啓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拿出來幾張四星卡分配給鷹巢。
可是又考慮到,四星卡增加的謀略屬性在科研方面的積極作用可能會更大,最終還是糾結沒有做出決定。
将手裏的情報遞給崔武,崔武快速看過之後評價道:“擅作主張,打亂了盟裏的計劃。”
劉信啓搖了搖頭:“确實是擅作主張,但是也不算打亂了盟裏的計劃。”
“哦?”崔武作爲團長,軍方高層,對于興漢盟的戰略規劃還是很了解的。
興漢盟西進攻略之後,接着是韬光養晦,然後實行環渤海攻略,不會繼續向西擴大京東西路的地盤,以免刺激到南邊,被群起而攻之。
“崇昌這次也算是歪打正着”劉信啓解釋道:“我一直決定不了怎麽處理興漢盟與南趙之間的關系,崇昌這算是給了一種解決思路。”
興漢盟與南趙現在還是名義上的“從屬”關系,南趙經過激烈的讨論,最終還是沒有敢派兵北上,派官北上更不可能,沒人願意北上白白送死。
“崇昌暗中資助起義,算是歪打正着?”崔武不明白。
崇昌事後給盟裏的報告寫的很詳細。
這次起義,明面上沒有興漢盟的力量,義軍中所有大頭目都是普通人,沒有戰士。
濟陰縣的谛聽戰士,隻是在暗中幫忙。
崇昌也說了他的計劃,會繼續向西或者向南發展。從富商、士紳、大地主哪裏搶錢,在興漢盟購買武器、裝備和糧草。
“崇昌這麽做對興漢盟的好處有很多。”劉信啓繼續解釋:
“首先,我們名義上歸屬南趙朝廷,若是無緣無故的與南趙朝廷開戰,就是反叛。截止到目前,南趙朝廷還沒有招惹過我們,所以我們也無借口可用。有了崇昌制造的義軍,就可以做很多事了。”
“其次,興漢盟有《土地法》限制,若是士紳、地主不犯法,我們想要收回他們手中的土地,就得用錢買。僅僅登萊兩州還可以,這次京東東路、西路兩路的耕地回收已經讓财政有些吃緊。若是今後範圍更大,财政就無力支撐了。”
劉信啓以前過于仁義,沒有明搶,現在反而給興漢盟埋下了難題。
這次親自前往倭國,也有擴大倭國貿易的因素在其中。
“再次,義軍所過之處,秩序全部被打破,我們興漢盟之後再接手,白紙上作畫,豈不是更加容易。”
“這倒是。”崔武點頭認同。
“最後,崇昌這次暗中資助建立‘義軍’組織,給興漢盟展示了一種處理周邊國家關系的方法,今後可以借鑒。”劉信啓最後道。
後世美國在全球資助反對派,傳播“自由”思想,搞的好些國家民不聊生,再從中謀取利益、打擊敵人。崇昌這次的行動與後世美國的做法有雷同之處。
“這麽說,這次崇昌私自做出這麽大的事,竟然有功無過?”崔武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若是真是這樣,那今後谛聽、軍情司的探子在他國有樣學樣,制造混亂,豈不是有了經驗支持?
而且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崇昌的才能。這種計劃,成功了還好說,失敗了可是會非常慘。
“并不是無過。”劉信啓道
“我就說嘛。”
“他擅自制造局部地區混亂,導緻當地百姓大規模死傷,這是最大的過錯。”劉信啓道。
興漢盟畢竟不是美國,不會有民主沒人性。
西進戰略中,劉信啓一直叮囑手下戰将,控制死傷,少造殺孽。就連對敵人,也是選擇殺敵較少的戰勝策略。
可是崇昌這次在濟陰縣的心動,造成守軍、義軍、援軍和當地百姓、士紳、富商的死亡人數超過了五千人。
可以說與整個西進戰略造成的總傷亡差距不大了。
“那您打算怎麽處理他?”崔武問道。
“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相抵,我得好好考慮考慮怎麽處置他了。”劉信啓感歎道,一時也是有些爲難。
功過不相抵是很難做到的。
但是有功就要賞,有過就要罰,賞罰分明才能有效管理手下。
最後經過深思熟慮,劉信啓還是決定暫時将這件事擱置,不通報、不表揚也不處罰,對外宣傳就是蕭先生組織的起義,與興漢盟無關,對内宣傳也是如此。
對于崇昌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僅限工作需要範圍之内的人知曉。
回信崇昌,要他繼續按照自己的策略執行,谛聽總部會給他增派人手,對他自此的擅自行動,暫時不賞也不罰,等今後事情塵埃落定,再決定怎麽處置。
這個結果對于崇昌,總的來說是被獎勵了。
有了這個行動在手裏,谛聽還加派了人手,自己今後會擁有許多立大功的計劃,自然會将此次沒有得到的獎賞全都賺回來。
劉信啓在回信中還斥責崇昌,制造的死傷太嚴重了,今後應該避免,能不殺人解決的問題,盡量不要殺人解決。錢花了可以賺,人沒了損失就大了。
不考慮道德,隻談利益:人就是生産力,要想培養一個勞力,需要二十年甚至更久。
若是輕易的被一小塊刀片将這個勞力銷毀,真的是世間最大的浪費。
所以劉信啓一直堅持的是“以人爲本”的策略,隻要不是無藥可救或者罪大惡極,基本都是判處勞改,廢物利用。
崇昌這次直接制造了幾千人的死亡,讓劉信啓很痛心。
他若是行動之前給盟裏來信請示一下,肯定會有更妥善的辦法,造成的傷亡會控制在最小。可惜他擅作主張,這就讓劉信啓沒有辦法賞賜他了。
沒有撤他的職,已經是非常惜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