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避免再次出現因自己疏忽而造成的缺漏,劉信啓隻能開動腦筋,繼續搜刮前世接觸到的醫療知識。
“牛痘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傳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狀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現局部潰瘍。”劉信啓說道:“這種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染給人類,多見于養牛戶、擠牛奶的人、宰牛的屠夫。”
“這種病我見過,一半情況下,半個月左右,被感染的人就會自己痊愈。并且今後再次接觸,也不會被感染。應該就是如您之前所說,形成了免疫。”董念接話道。
“對,我想說的是,引起這種病的病毒跟引起天花病的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看到董念沒有理解自己這句話,劉信啓立即換了種說法:“簡單來說,感染過牛痘的人不會再次感染牛痘,也不會再感染天花。”
“還有這種事?我下來會進行調查統計,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董念不敢相信,天花啊,多麽恐怖的一種病。
“是應該進行統計。若統計後真如我所說,你們就應該深入研究一下,嘗試能否主動進行這個過程,在人工幹預的情況,讓人接觸病毒,又不犯病,而且還能形成對天花的抗性,這樣就能完全解決天花這種疾病了。”劉信啓引導道。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
重型天花病死率接近三成,輕型也達到了百分之一。而且就算患者在痊愈後,臉上也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病毒的生存能力非常強,能對抗幹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
古時候對待這個病可以用一個詞形容:“畏痘如虎”。
能完全解決這個病,就直接青史留名了。
面對這種誘惑,隻要是醫者,就抗拒不了。
“我一定認真做研究,争取盡快取得成果。”董念回應道。
“也不能太過急于求成,萬事無絕對。就像之前說的牛痘,一般人感染了會自愈,但是也會有極小一部分人感染了會緻死。所以對這種情況你也要考慮進去,不能爲了免疫天花,人工種牛痘,卻讓人得了牛痘緻死。”劉信啓補充道。
有人天生有免疫缺陷,對待某種病毒完全沒有抗性,所以後世的疫苗都是經過滅毒的,上一世的劉啓隻聽說過滅毒,卻對滅毒的具體操作一無所知,也不能給董念好的建議。隻能将人體的抗性原理、對于病毒産生抗體的原理等知識點一一告知,讓董念今後再慢慢研究。
“研究過程中,也要注意你們自身的防感染,做好隔離措施,勤洗手,避免用手摸口鼻、眼睛等。”劉信啓一再交代,将自己能想到的都說了出來。
最後連高純度酒精能滅殺病毒,但是酒精易燃等知識點都說了出來。
一直到實在想不出其他,方才放董念回去。
……
上午與董念商讨完醫療事宜,下午劉智木、羅成和劉禮升就一起找了過來。
“現在人力缺口太大,之前還能湊活,但是這次夏收之後,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加上去年開荒的耕地收獲,原本無地的人也看上了開荒的收益,本就不多的工業人口更是加劇流失,目前除了一些關鍵的軍工廠,其他工廠都出現了用工荒。”羅成回報道。
“是的,研究院人手緊缺之後,好多研究結果不能及時化爲實際的成果,僅靠我們研究人員實現,将會大大的影響到研究進度。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普通人,這樣就可以極大的騰出研究人員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多思考。”劉智木接話道。
劉信啓知道,目前蒸汽機的研發就受到制造試驗機速度的影響。
“軍工廠也難,目前隻能靠軍方的特殊情況,勉強維持目前工人數量不變,可是治标不治本。眼看八月份就要開始新一輪的新兵招募了,這些新兵訓練三個月之後就要進入現役,到時候就需要全套的武器裝備。我們的壓力也非常大。”劉禮升也抱怨道。
自從上次劉信啓提醒劉智木之後,成熟的軍工生産都交給了劉禮升,也給後勤部轉移了一部分工人和工廠。
“勞改人力是否有寬裕的?一些不牽扯到保密的工作内容,可以交給勞改犯完成。”劉信啓建議道。
“這點我已經想到了,也有找過營平商議過。不過具營平所說,他目前所負責的道路建設、水利建設、港口建設、城池修繕等工作量同樣非常的艱巨,他手裏的人手本就已經捉襟見肘了,沒有餘力幫我們。”羅成回道。
“我實地探查了,營平确實也沒有多的人,您之前要求縣與縣通公路,以營平目前的人手,估計都不能按期完成。”劉禮升跟着說道。
劉信啓一時間也有些頭大。
漢民族對土地的鍾情真的是刻在骨子裏了,若是能靠種地生活的安逸,根本不會考慮其他門路。
況且目前城裏人的生活并不比鄉下優越多少,好多地主老财、士紳豪商,都會在鄉下建莊子。
沒有電燈電話電視等改革性的生活設施出現之前,目前城裏确實沒有比鄉下好多少,花銷還大。
城裏要取暖就得買柴或者買煤,鄉下在地頭撿一把稭稈就行了。
城裏吃穿住行沒有一樣是不花錢的,鄉下吃穿住行基本都能自給自足。
“你們有沒有什麽辦法?”劉信啓問道。
他們能一起找過來,肯定是有了辦法需要自己裁定。
“能否到河北河南,招募難民過來,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趙國的名分,以故國的名義招募,想必會很容易。”羅成試探着說道。
劉信啓聽了之後沉思,然後回道:“我們剛跟僞齊達成默契,若是立即就在人家的地盤上搞事情,有些說不過去。不過不能明着來,卻不妨暗着來。我會安排谛聽私下進行這項工作,安排膠水防線和近岸防守艦隊做好接應配合,就當是那些流民、難民、破産農民自己逃難到我們這裏的。”劉信啓回道。
“那就好。”三人見劉信啓答應,均是安心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