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好像有永遠也使不完的精力,剛吃飽飯,也不怕凍,在院裏到處跑。
大毛這個最小的弟弟,成爲了哥哥姐姐們争搶的對象,一會兒大郎背着大毛跑幾圈,一會兒又被金寶金花搶過去,要給他搭人轎坐轎子。
相比起哥哥姐姐們,三郎和四娘就安靜多了,龍鳳胎總能自己湊成一對,用他們自研發的加密語言,聊得火熱。
屋内,大人們閑聊着,劉柏和劉仲試探着問了下秦瑤打算讓誰接替總管一職,秦瑤并沒有說自己找了芸娘,隻說她還在考慮中。
不過也明說了,兄弟三人并不在她選擇範圍内。
聽聞此言,老宅衆人雖然有些失落,但也并未多言,反正他們相信,有好處秦瑤是不會忘了他們的。
既然她另有人選,那他們就擁護她選的人就行。
而且,兄弟三人心裏也都清楚,自己字都不識得幾個,木工也不精通,秦瑤不選他們,兄弟三人還松了一口氣。
就隻有劉季意見多,小小聲嘀咕:“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總管這麽重要的位置不留給自家人,其他人能信得過?”
秦瑤冷眼一掃,他這才閉上了嘴巴。
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看老宅衆人已經有些困倦準備離開,秦瑤起身來到自己屋内,将先前準備好的禮物都拿了出來。
何氏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手傷了正歇着的她,立馬起身上前來迎接秦瑤,幫她拿東西,順便偷看一下都有什麽東西。
對大嫂這般行徑,邱氏隻能無奈歎息,将在院裏玩鬧的孩子們招呼進來。
“把手腳暖一暖,一會兒就回去了。”邱氏逮住想往秦瑤那邊靠的金花,摁在凳子上,伸手一探,天爺哦,那小手涼得跟冰碴子似的,凍得邱氏都一哆嗦。
一記警告的眼神遞過去,“老老實實烤火。”
金花哦了一聲,偏頭沖大毛做了個鬼臉,小家夥咯咯笑着撲到姐姐身後,抱着她,眼睛望着堆滿東西的大桌子。
何氏眼尖的,早已經看見裝在盒子裏的精美絹花,整個迫不及待。
秦瑤見她如此,當然是第一個把禮物遞給她。
何氏頓時眉開眼笑,“那我就不客氣了哈~”
打開盒子一看,正是自己剛剛瞥見就惦記在心裏的兩朵絹花。
這絹花一大一小配對,顔色相近,一個是鮮紅色,一個是淺一點的橘紅色。
何氏就喜歡這種鮮豔的東西,拿出來看了又看,簡直愛不釋手。
“弟妹你真是有心了!”何氏激動的看着秦瑤說道。
秦瑤微微颔首,這才按照長幼順序,把給老宅衆人的禮物交給孩子們,讓他們給祖父祖母伯伯伯娘送過去。
張氏和邱氏的也是絹花,張氏是紫色的,邱氏是藍色的,都和她們很相配。
給劉老漢準備了一雙皮質的靴子,尺碼正合适,老人喜歡穿寬松點,因爲常年下地幹活,腳面有變形,寬的不會擠。
劉柏劉仲劉肥兄弟三人,一人一套筆墨。
秦瑤笑道:“字還是要學起來,以後要是廠子越辦越大,還得勞煩你們幫忙打理,不會看賬不會認字可不行。”
大餅秦瑤張口就來,“這也算是咱們老劉家一起的打下來的基業,缺了你們任何一個都寫不出一個劉字來!”
劉老漢那個欣慰感動喲,眼裏已經包含了熱淚,看着秦瑤,暗暗在心裏感謝祖宗庇護,給他們劉家派來這樣一個好女子。
轉頭,見劉季一臉無所謂的在刨着火灰,沒忍住伸長手過去,給了他一個爆栗,“瑤娘說話呢,你聽着點,什麽樣子!”
劉季怒目,老子這是招誰惹誰了!
“你還敢瞪老子?”劉老漢擡起巴掌,還想給他一大耳巴子。
劉季心頭一跳,立馬起身,直接溜了,“我看書去!”
惹不起他還躲不起嘛!
劉老漢這才收回巴掌,大吼一聲:“這還差不多,好好看,多看點!”
劉季朝天翻個大白眼,“嘭”的關上房門。
秦瑤聳聳肩,繼續給金寶、金花、大毛發禮物。
一個虎頭帽,給金寶。
一個兔毛圍脖,給金花。
還有一對布偶羊,給大毛當玩具。
廳内熱熱鬧鬧,歡聲笑語不斷,一派其樂融融。
直到夜深,老宅衆人離開,院裏這才安靜下來。
大郎兄妹四個哈欠連連,趕緊洗了臉洗了腳,回屋睡去。
秦瑤今天起得晚,這會兒還沒困意,洗漱一下,拿着火盆回房,把自制的筆記本攤開,寫一寫年終總結大會的流程。
等到困意上來,才放下筆,蓋了燃燒旺盛的炭盆,上床睡去。
接下來的日子,都在爲了年前停工做準備。
各地的賬目要結算清楚,秦瑤和錢旺趕着馬車,跟随劉仲去到縣城周邊幾家原料供應商處,把尾款全部結清。
順路又到縣城錢莊,把銀錢兌換出來,方便後面給工人們發放工錢。
如此忙碌到臘月二十三号,一切雜務都已經清算完畢,就等明日上午白善的人過來把今年最後一批文具禮盒拉走,便可以休息了。
秦瑤把年終總結大會的時間定在二十四号午後,到時候全體工人一起到堆料的空廣場上集中。
這個事,對村民們來說可是件新鮮事。
不少廠外的村民,都聞訊過來瞧熱鬧。
秦瑤也沒有阻止村民們的好奇,幹脆敞開了大門,讓他們進來。
不過各個生産車間的鎖一定要鎖緊,免得産生不必要的麻煩。
那麽多人,需要有人維護秩序,秦瑤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劉柏劉肥的車隊負責。
之後就是場地布置了。
到了臘月二十四這天,上午幫助白善家的車隊上完貨,中午大家夥在食堂吃完今年最後一頓午飯後,秦瑤親自帶隊,指揮各組管事選出來的二十名工人,開始布置會場。
每個人都要有座位,凳子不夠,就用稻草把子做替代。
一個個被村民們壘成一把把,還沒來得及疊成稻草垛的把子,全部被借了過來,鋪在廣場上,成了一排排長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