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運輸的肯定是小比率的。
曹瑞又說道:“我家姑爺高明,若是全大宋都有分号的話,這月一分二的息,再加上存取的收益,怕是比行錢放貸月息十分收益也不差,還能落個善名。”
“恩。”章惇也是知道的。
行錢負責放貸,收賬,所得利分一半。可這麽高的息,若遇上沒有抵押的,本錢也有很大可能血本無歸。
就算有抵押,許多抵押品,也是讓人很頭疼的。
拿回來沒用,不拿更是血本無歸。
許多有經驗的行錢,确實是能保障收益的,但遠沒有梁莘這方式好,沒必要動不動逼的人家破人亡。
蘇轼曾經反對青苗法,就是因爲他知道根無法執行。
依蘇轼的認識,錢月息二分到四分,谷三分至五分息,借債的人都會心甘情願的還,也不會盤剝窮苦人,更不會多生事端。
但青苗法在州縣執行的時候,經過當地劣紳與惡吏勾結,月八分息,十分息有,甚至還有地方出現了月三十五分息的離譜利息。
借一千錢,一年要還差不多四千錢,這不是逼人生事嘛。
許多窮苦人無奈,特别是佃戶,就開始選擇放棄自己居住的地方,變成流民開始遷移。
曹瑞這時又說了一句:“相公,老朽多句嘴。”
“你說。”
曹瑞問:“我家姑爺這樣,會不會得罪太多人。”
章惇懂曹瑞的意思,非常肯定的回答:“會,而且不是太多人,是非常非常多的人。這就要看他夠不夠恨了,依宋律,勢家名田,以千畝爲限。若依宋律這麽講,這天下怕是不知道多少人都有罪,包括你曹家。”
曹瑞聽完不失尴尬的笑了。
章惇所說,确實是大宋的規矩,象是他家,若是兒子們不分家,他是國公,兒子也入朝爲官,所以他家最多隻能有兩千畝田,曹家名義上分家,事實上卻不怎麽分,就是爲了應對這一條。許多偏遠的地方,豪強擁有萬畝良田的大有人在。
章惇繼續說道:“依莘哥兒所言,許多地方有農戶謀逆,全是假的。背後必有當地豪強所支持,所以老夫勸他,行霸道以震懾宵小。豪強敢有絲毫謀逆之心,就要有全族死絕的覺悟。”
曹瑞趕緊給章惇倒上酒:“您老這都是大智慧。”
章惇搖了搖頭:“不是智慧,隻是閱曆,老夫在朝堂上也是幾起幾落,看透了許多事。你那分号,老夫爲伱選幾個縣,隻爲釣魚,其餘的暫時别亂動,等莘哥兒完成一件大事之後,再辦才可穩當。”
曹瑞:“小老兒一定聽相公的吩咐。”
什麽大事,曹瑞連半個字都不會問,他的身份不适合問。
高士林知道。
梁莘正磨刀,目标是宗室。
一但這事成了,真有的幾個宗室被問罪後除名、刺面,尋常的人根本就不敢動心思。
而後,選幾個州府,辦了。
接下來,卻也不敢再大動,還需要進一步的時機。
正如章惇所說,要讓宵小恐懼。
這需要時間。
這麽做,可助大宋變強。
而反對這樣作的人,正是朝堂之上的重臣,每一個重臣家中,都是有良田萬畝的。
高士林不由的看了章惇一眼。
這老頭,有私心呀。
這天下,唯有梁莘才是堅定的變法者。
因爲他看到了大宋虛弱的本質,有些人則不同,他們維護首先是他們家族的利益,根本就不會去管大宋是不是虛弱。
章惇與蘇轼決裂的真相,未必是因爲新法,或許是利益。
高士林在想:梁莘,走的是一條荊棘之路。
此時,高士林更是知道,若非章惇等人深信,梁莘的老師是上蒼,換個人章惇也不敢有這麽大手筆,更不會支持梁莘去低息放貸。
這讓高士林不由的在考慮,要不要和梁莘聊一聊呢。
可聽那邊章惇與曹瑞聊着汴京城周邊州縣之事後,高士林感覺暫時不和梁莘提及,眼下梁莘還需要章惇的幫助。
正聊着呢,有府内小太監過來上報:“章公,鐵捕頭有要事。”
“速請。”
鐵捕頭最近一直在辦重要的事情,這會過來,章惇是很在意的。
鐵俠來了,進院就說:“章相公、高帥,我的人盯着高麗人,韓家浩哥兒解元被取消後,借酒消愁,今日的劇本是韓家浩哥兒無錢結賬,酒樓與之發生沖突,有魚上鈎,有人替浩哥兒結賬。”
“誰?”
“一個行腳的商人。”
“盯好了。”
鐵俠回答:“派出的都是得力的人,隻等大魚上鈎。”
章惇撫須而笑。
高麗人,你們替遼人爲間,可有想過,我方拿出名門之子爲反間。
韓浩,祖父是韓琦,父親是韓忠彥。
鐵俠又和章惇讨論了一些細節之後,立即離開去作安排。
高麗人爲了向遼人立功,使團雖然來的人少,除了主使之外全部找借口留下了,甚至于樸劍楠還參加了大宋的秋闱。
就在韓浩這邊,有一個所謂的行商開始接觸他的時候。
梁莘又頭疼了。
因爲,計劃沒有變化快。
粘罕回去之後,估計是連衣服都沒換,就帶兵馬偷襲了高麗。
然後,大宋登州指揮使,派船把女真人送來的東西,全部給運到了汴京。
二百。
不是一百新羅婢,是二百。
還有兩船,連登州指揮使都說不清這算是什麽。
瓷器、書籍、古畫、銅器、漆器……
反正,女真人偷襲了高麗人一座城之後,把城裏他們認爲對他們沒用的東西,打包全部裝上了船,讓大宋登州指揮使給梁莘送來了。
梁莘站在碼頭上發呆,王浦飛奔而至。
“少君,官家急宣。”
“唉!”梁莘重重的歎了一口氣,擺了擺手:“帶上那些,走吧。”
梁莘入宮,趙佶就站在書房門外來回渡步,見梁莘到,趙佶迎上來:“尚宮局有幾十人出宮,正好我看到了,一問才知道,新羅婢到了?”
“是,我正在碼頭上,原本想等人安頓好了再給告訴你。”
“你說過的,伶優殿試。”
“是,是。”梁莘趕緊應下,這畢竟是自己答應過趙佶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