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世家,可不是說說罷了。
先家後國。
曹家這種到這一代,光是支脈就有上百支的大豪族,家族的規矩可是相當嚴厲的。
嫡長房長女,寫信要辦點事。
拒絕?你把家中祠堂有沒有放在眼裏。
梁莘就說了:“在薊州,也辦這麽一處,過年的時候用棉被包起來送到遼人的析津府,一根胡瓜三錢銀子,不知道合适不?”
“哈哈哈。”高士林放聲大笑:“你這是資敵。”
“那算了。”梁莘放棄了這個想法。
高士林又說道:“今年怕是來不及了,明年或許可以,一根胡瓜就算不要一兩銀,七錢總合适吧,三錢太便宜。遼人那裏有這等手藝,他們搞不出冬天能吃鮮菜的這種棚來。”
“那,試試?”
高士林很嚴肅的點點頭:“可以試試,但隻爲掙點小錢,不是我認知中的莘哥兒。”
梁莘:“有錢掙,才是兄弟。士兵,每餐多幾塊肉,每個月多幾百個大錢,才會跟着你拼命,當兵拿饷吃糧,圖什麽?西軍爲什麽強,因爲将知兵,兵知将,而且西軍有錢掙,他們會更強。”
高士林再問:“伱不怕,西軍太強?”
梁莘笑了:“再強,能強過真理與正義,殿前司四隻最強兵馬,隻要裝備起來。别說是十倍,就是百倍兵力……恩,我錯了,百倍這數量很吓人,十倍他們不敢亂動。”
高士林:“讓我看看,你的真理與正義。”
“行。”
梁莘應下,留其他人在這裏繼續整菜棚了,隻叫了沈沖。
沈沖帶上他的徒弟,也就是他父親弟子的兒子,那個差一點死掉的太監甯仁。
四人悄然離開。
軍器監在汴京城内,而軍器監的重要實驗室,卻在隐藏在皇莊之内。
沈沖給高士林看到的第一樣東西。
在曆史上出現過。
一百多年後,南宋正式出現過,缺點非常大。
此時,沈沖制作這個是用來試驗原理的。
用的是巨竹,一種非常堅硬的竹子,裝上火藥,再裝上引線,裝上彈丸。
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左右,殺傷射程也能在七十五步。
高士林看過:“這……,怕是不好用吧。”
沈沖:“确實不好用,隻是爲了試驗火藥,最多使用三次就會丢棄,使用到第五次,就會炸膛。若是生鐵鑄成,三根或是五根一起使用,再加上木柄,可使用數百次,彈丸在一百步内,無甲者必死。”
高士林看到一根原型,五眼統。
而後,一根老榆木,挖空,用鐵箍套好。
三寸鉛球,把兩裏外的竹排打碎。
沈沖問:“若用銅鑄呢?高帥以爲,步人甲能扛得住?”
高士林默默的點了點頭。
這玩意,若是一字排開有一百根,遼軍幾千騎兵,就算是重甲騎,估計也隻有送命的份。
高士林又拿出一個狠的。
把原先宋軍的霹靂炮改進,原先用甩的,或是投的。現在改爲加底火,靠底火彈射到二百步之外,然後炸開。
霹靂炮也換成的新花樣,紙包的,裏面包上碎鐵釘什麽的。
這玩意在空中炸開,就打臉。
然後是地上埋的,壓爆要怎麽整沈沖還沒想出來,若是提前布陣,靠人點燃他已經有了樣品。
彈出來一個小号霹靂炮,在三尺高炸開。
無論是對騎兵,還是步兵,這玩意一次能傷一片人,完全是往下三路招呼。
高士林感覺菊花一緊:“誰想出這麽陰損的玩意。”
“是咱家。”甯仁上前:“無論是宋甲,還是遼甲,沒有任何一種甲會護往下三路。”
“你,人才。”
高士林内心是怎麽想的,甯仁是個太監,這玩意從地上靠底火彈起來,在三尺高炸開……
果真是太監才能想出來的。
看完梁莘的真理與正義之後,高士林又問了:“那殿前司的兵馬怎麽養活,國庫給的錢越來越少。你從國庫裏要的多了,那些酸貨們肯定要生事。”
梁莘:“鹽,糖。如何?”
“鹽?糖?”
梁莘回答:“隻要我願意,每年一億斤鹽,随便安排曹家一個子弟,帶上幾百曹家家丁,有千戶民夫,就能辦到。眼下,隻是沒辦法運回來。”
“說笑話呢?”高士林不信。
梁莘給高士林作了一個簡單的解釋:“三大鹽場,第三個,海水沖到沙灘上,退潮時留下一部分,太陽一曬,水中鹽濃度變高。每天就這樣,漲潮時存水,退潮留水,周而複始,池底會慢慢的存下越來越多的鹽。存上數月,就象挖砂子一樣的,一筐一筐的挖就是了。”
“有,有這麽好的地方,那第一個,和第二呢?”
梁莘回答:“第一在儋州,第二唐時就在人煮鹽,長蘆。”
“這兩處。”高士林無奈的搖了搖頭。
一個距離遼國太遠,另一個儋州在大宋就屬于海外之地,太遠太偏。
高士林問:“就說第二個,在何處?”
梁莘:“距離我嶽父曾經管的地方,也就是海路二百裏。大夷州西南側,有一處海灘,我稱之爲布袋海灘,因爲鹽多到随便用布袋裝。”
高士林再問:“那,需要老夫做點什麽?”
梁莘搖搖頭:“我在等機會。”
“時機到了,别忘記告訴我一聲。話說,結個親吧,我家中有一個侄女,你看旸哥兒合适不,反正高家與曹家結親也很多。”
梁莘問:“那個侄女?”
高士林:“我五弟的,她母親也姓曹。”
“旸哥兒的……表妹。”
“算一算,可以這麽說,他姑母堂姐妹的女兒,是他的表妹。”
梁莘:“爲什麽和我提?”
高士林:“你和旸哥兒,不是天下第二好嘛。”
梁莘想一想:“我回去和我家大娘子提這事。”
“行。”高士林沒再說下去。
梁莘接着講鹽:“布袋那地方,海水每一千斤,就有三十五斤鹽。”
高士林:“這是多,還是少?”
梁莘:“明州、華亭那一帶,海水每一千斤,隻有七斤鹽。”
高士林:“你……真是從天上學到的學問?這麽古怪的學問你竟然懂,實在是,實在是……”高士林也不知道怎麽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