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曹玮剛才的說法,最多百年之後,大明就會形成财富不均的階層極大差距,百姓們會面臨無田可耕的局面!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随便提了一個問題,曹玮的回答卻石破驚天!
百姓們沒了田地,就隻能給官紳地主們做佃農,勢必要遭受地主豪強們的欺壓,就和元末一般,百姓們過的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
如此一來,百姓們長期面臨壓迫,終于在将要活不下去的時候,會怎麽做?
揭竿而起!
曹英心中似乎炸起一道驚雷,令他頭皮發麻!
此時才剛剛是大明建國二十五年,可他卻透過曹玮的話語,看到了百年之後,大明如浮萍一般搖搖欲墜的危急局面!
難道大明最終也要步前朝曆代的後塵?
就算這一天自己多半是見不到,但曹英還是後背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曹玮看着一臉驚魂未定的曹英,心中有些不忍。
但大明于兩百年後滅亡也是事實,若不趁現在做出一些改變,大明終将會再次滅亡!
“一個王朝,是由皇帝和許多文官武将一起合力建立起來的,但抛開天底下數以萬計的百姓也絕對成不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英兒你一定知道,縱觀曆史,中國的百姓所追求的僅僅隻是安穩度日,吃飽肚子。”
“同時中國的百姓也是一群忍耐力極強之人,皇帝能帶給他們安穩的生活,其實稍微受些欺壓他們也能忍,就算吃不飽,但隻要餓不死人,他們同樣能忍一忍。”
“但隻要百姓們發覺漸漸的沒了活路,沒了盼頭,他們也能鼓起莫大的勇氣來推翻一個欺壓他們的王朝。”
“歸根結底,一個王朝的興衰,主要取決于無數的黎民百姓,其次才是皇帝和大臣們的法治。”
“陛下自開國以來大力貪官污吏是對的,但治标不治本,因爲陛下不能永遠活着,大明後繼的君王未必會像陛下那般體恤百姓。”
曹玮的話在曹英聽來十分刺耳,卻又振聾發聩般的引他深思。
初唐時期的貞觀之治是怎樣一種空前盛世?
按道理來說,唐朝的後繼君王都不須要太過賢明,隻需要将國策始終貫徹如一,唐朝便能一直延續下去。
但事實情況卻是在經曆了二百九十年的國祚之後,唐朝迎來了他凄慘的終局。
唐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貪污腐敗嚴重,邊疆戰況頻繁,政治鬥争頻繁等等。
可那是曾有貞觀盛世的唐朝啊!隻是過了兩百多年而已……
大明呢?
此時來看,一切安好,但過了一百年、兩百年之後,又會成爲什麽樣子?
是不是也和前朝曆代的末期一樣,政治鬥争頻繁,貪污腐敗嚴重,宦官幹政掌權,百姓們暗無天日……
曹英嗫嚅着嘴唇開口,“那,父親,可有辦法治根本?”
曹玮斬釘截鐵的點點頭,“有!”
“剛才已經說了,一個王朝的興衰,取決于天下百姓,而百姓們的存亡在于他們手中的田地。”
“隻要讓他們手中的田地一直保留在手中,他們就能永遠有一口吃的,一個王朝的根基就算是穩住了。”
曹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的皇爺爺朱元璋,不就是因爲元末時期吃不上一口飽飯,最終選擇加入起義軍嗎?
但凡當時皇爺爺家中仍有那麽一兩畝田地,能吃上一口飯,想必也不會将腦袋挂在褲腰帶上去起義造反。
所以,父親曹玮說的是對的。
“父親,究竟是何辦法?”曹英迫切的想要知道這個答案。
曹玮想了想,再次開始了他的反問式引導。
“英兒,你說,百姓手裏的田地爲何會到官紳豪強們的手中?”
曹英聞言,皺眉沉思,“百姓們時有家中遭難,須變賣田産維持生計,時有地方豪強仗勢欺人,強取豪奪。”
曹玮點了點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百姓在社會階層中處于弱勢,不光是他們手中的田地,還有他們的房屋、家産、甚至是家中子女都有可能會被奪取。”
“但如果百姓手中的田地不屬于他們,而是屬于那些官紳豪強們招惹不起的人,隻是租借給他們耕種,這樣一來,那些官紳豪強就無法去強取豪奪百姓們的田地。”
曹英眨了眨眼,有些不明白,“那百姓豈不是又成了佃農?官紳豪強們招惹不起之人,就隻有各地藩王諸侯了。”
“非也,藩王諸侯并不是國家的真正領導者,他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是不完全相符的。”
曹英再次思索,“除了藩王和諸侯,那……是皇帝?”曹英瞪大了眼睛。
“這麽說也不算錯,其實最嚴謹的說法是這些田地都屬于朝廷中央,屬于整個國家,國家将所有的田地都登基在冊,按照一個準則給天下的百姓合理分配。”
“在分配之後,記住!百姓手中的田地既不屬于他們自己,也屬于他們自己。”
曹英已經有些被繞暈了,“既屬于他們,又不屬于他們?”
“因爲天底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屬于國家的,是爲公有,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其所屬,無論是土地還是田地,隻是國家租借給百姓們耕種、建造房屋居住而已,但田地分到百姓手中,他們也不用再多交一份租金,正常交稅即可,他們依舊可以和之前一樣正常生活,世世代代都可以住他們的房屋,種他們的田地,隻是他們再也無權變賣手中田産,官紳豪強們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敢去搶國家的田地和土地。”
“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的根基就算穩住了,隻要不出大問題,起碼可以給一個王朝續命五百年!”
曹英聽到這裏,終于有些明白了,怔怔自語:
“公有制,土地公有……五百年!”
等他再回過神來的時候,曹玮已經回到了自己屋中。
他還想再問問曹玮,如何給大明續命千年,千秋萬代的永遠延續下去,但此時夜色已經深了,曹玮忙碌了一天,該休息了。
起身熄了堂屋中的蠟燭,曹英回到自己屋中,卻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
爲大明續命五百年,這讓他心緒激動不已。
曹英也能聽得出來,曹玮所說的土地公有是可行的,且對大明有着不可估量的益處!
猛然!
曹英翻身坐了起來。
對!皇爺爺讓我回信給他。
曹英再度穿好了衣服,點上蠟燭,坐在桌案前開始書寫……
翌日。
【回歸倒計時:184天16時21分57秒】
曹玮起床便看到窗外白茫茫的一片。
下雪了。
應天地處南方,即便是冬季下雪的概率也不是那麽高,自入冬以來,這還是第一次真正意義的下雪,前段時間下過一陣雨夾雪,但隻下了盞茶的功夫就停了。
叫醒曹英,父子二人将院中的積雪清掃之後,照常練拳。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從未間斷,也正是因爲如此,曹英除了九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父子二人再也沒有得過病。
“呼……”
一套拳法打完,二人同時長舒一口氣,吐出一縷白霧搬的煙氣。
爾後,曹玮準備了早飯,吃過之後便出門去了制造局,開始了他今日份的摸魚。
現在煉鋼廠已經進入正軌,開海局有嚴震直盯着,曹玮就隻用時不時的去逛一逛,然後和趙恒等人琢磨改良火車。
另一邊,
曹英已經将信送了出去,層層轉手之後,呈到了朱元璋這裏。
朱元璋也是剛剛下朝,自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之後,朱元璋的辦公場所便從禦書房挪到了暖閣之中。
走過長長的一段廊道,進入暖閣,朱元璋的身體這才暖和起來。
剛一坐下,朱元璋就看到了伏案上那一封書信。
大孫子今日就來信了?
朱元璋戴上了他的老花鏡,十分感興趣的拿起信封,取出裏面的信紙細細看了起來。
不知何時,外面又飄起了雪花,老天似乎想要把應天的降雪任務一日就完成一樣。
暖閣内,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信紙,臉色已經數度變幻。
疑惑,震驚,思索,随後深深的皺起了眉……
曹玮真是有大才啊!
朱元璋放下信紙,心中不禁感歎。
作爲一個農戶,卻能犀利敏銳的指出國家之内土地兼并的問題,再次證實了朱元璋的想法。
曹玮有着不俗的政治眼光!
順着曹玮的思路,大明在百年之後,确實是會面臨着極其嚴峻的土地分配不均的情況!
百姓們會無田可耕!
朱元璋想起了當年元末之時,他家中正是如此,一家四五口人,愣是連一畝田地都沒有,隻能給地主當佃農。
當時朱元璋小小年紀,都得給地主劉德放牛,忍受地主的欺壓。
而朱元璋的雙親,終日在田裏種田,卻吃不上一口自己種的糧食。
想想那時,可不就是看不到一點希望?活不下去了!
不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大明百年之後豈不是也會和元末一般,有無數無田可耕,活不下去的百姓?
到時候,想必也會有無數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要推翻他老朱家的大明朝?
暖閣設有暖道,有人日夜生火造暖,身處于暖閣就像置身于溫暖的春日。
然而朱元璋想到這裏,卻感覺有一股涼氣擊入了他的身體,讓他手腳冰涼!
大明決不能步北元的後塵!
朱元璋又看向信中所說的土地公有。
心中再次震驚于曹玮的聰明才智的同時,開始感歎曹玮這厮爲何會如此短命,至今……隻剩下了半年的時間。
曹玮如此才能,若是能活的久一些,朱元璋就算是綁,也得把他綁到朝堂上做官!
可惜啊!
難道這就是天妒英才?
土地公有這種法子都能想出來……
不得不說,這法子确實是頂好的方向國之良策,直接從根本上解決了大明土地兼并的問題!
朱元璋清楚,隻要大明能實行土地公有制度,再完善律法,就真的會和曹英在信中所說一樣,給大明續命五百年!
縱觀前朝,除周朝坐擁天下八百年之外,其餘王朝國祚最多也就兩三百年。
曹玮的土地公有這一國策能給大明續命五百年,已經屬于是不世之功!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想要在大明實施土地公有制度必定是困難重重!
因爲這麽做就損害了太多人的利益!
曹玮口中說的官紳豪強,不就是現在朝堂上的那些官員。
官職低些的暫且不提,但凡身居高位的,哪個家中不是成百數千畝的良田?
還有那些王侯伯,他們同樣手裏攥着大量的田地。
要實行土地公有,這些官員和王侯伯的們利益勢必要遭受損害,定然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且不會在少數!就算沒有站出來反對的那些人,也必定會暗中推延阻撓土地公有的實施。
朱元璋感到深深的頭疼!
但是朱元璋心中如明鏡一般,就算再難,土地公有也必須實行!
朱元璋是大明的皇帝,雖然此時年邁,但鐵血手段依然還在。
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大明這個他曆經艱難困苦,萬般磨難,一手建立的王朝。
誰若是膽敢阻攔大明前進的步伐,無論此人是何身份,朱元璋都會毫不留情的将其碾碎!
殺人……朱元璋手熟得很!
緩緩站起身,朱元璋來到窗邊打開了窗戶,一股冷風便吹了進來。
朱元璋的身體緊繃了起來,目光也變得銳利無比!
……
于此同時。
福建沿海。
此地比應天還靠南,下雪的次數更是少的可憐。
即便到了此時的深冬,天氣也并未變得太過寒冷。
時間一分一秒的推移,夜幕降臨。
在夜色的海面上,隐約有幾個黑點浮現,且距離海岸越來越近。
直到貼近了岸邊,那些黑點才顯露出原本樣貌,那是幾艘快船,規模較小,一艘隻能容納二十多人。
船上有人影陸續登岸,看其衣着,赫然就是範謙口中該千刀萬剮的倭寇!
這些人悄無聲息的靠近附近的村莊,然後……便有火光沖天而起,緊接着,就是四處恐慌的叫喊聲和倭寇張狂的大笑聲。
一連襲擊了四五個村鎮,這些倭寇才原路折返。
但當他們到達岸邊之時,卻一個個瞪大了眼珠子!
他們看到兩艘巨大的戰船從兩側緩緩包圍了過來,戰船上面站着數不清的大明士兵。
其中一艘戰船甲闆上站着一個男子,儀态不凡,正目光冰冷的死死盯着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