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才的事情傳遍宥陽的時候,讓盛家人慶幸不已。
當孫秀才被革除功名的消息傳來,大老太太把盛維又給罵了一頓。
要不是那日婚宴孫秀才故意難爲袁文紹,等婚宴結束,就要托媒人去孫家說親了。
要是真的如此,大老太太現在估計都要被氣死了。
好在有盛老太太幫忙說話,大老太太也沒有爲難盛維。
不過淑蘭的婚事,老太太準備自己親自做主。
袁文紹對方航的表現很是滿意,雖然手段不怎麽光彩,但是他身邊正需要一個這樣的人。
正是因爲對方航的表現滿意,袁文紹跟華蘭提了一嘴,覺着方航和淑蘭倒是比較配。
華蘭跟大老太太一說,大老太太讓人仔細了解了一下方航,對他也很滿意。
方家也是商賈人家,方航還有功名,雖然因爲父親去世耽擱了會試,但是後面還是可以再考。
大老太太托個媒人去方家透露了一下盛家的意思,方母高興壞了,本來還沒好透的病,也瞬間痊愈了。
不過方航那邊想要遵循古禮,等父親三年孝期滿了再成親。
無論方母怎麽說,他都不願意松口。
大老太太聞言後,不僅沒有生氣,還覺得方航有孝心,兩家直接把婚事定了下來。
雖說還要等一年多,但是大老太太本就舍不得淑蘭,正好可以在身邊多留一些時日。
不過袁文紹大概猜出了方航的想法,他之所以不願意現在成親,是因爲家裏條件太差,雖然娶了淑蘭,盛家陪嫁肯定少不了,但是他還是想自己做出一番成績來。
給袁文紹做幕僚,他一樣可以讀書備考。
等父親三年孝期滿了,距離會試也不遠了,到時候他要是能考中,不僅能夠光耀方家門楣,也能風光的把淑蘭娶回來。
……
大周建國近百年,經過幾代皇帝的治理,汴京已經異常繁華了。
常住人口在百萬左右,加上南來北往的商人,和到汴京遊玩公幹的人,汴京常年人口保持在一百五十萬左右。
皇親貴族越來越多,導緻内城住宅越來越稀缺,許多官員都隻能住在外城。
而外城最好的地段,無非是靠近内城的四個城門附近。
在内城的東城門附近,有個積英巷,這裏居住的大多都是三四品的文官,還得是家資頗豐之人才能在此置辦的起宅院。
然而有一戶人家例外,那就是前不久調任尚書台任的盛紘。
雖說尚書台任能夠在尚書省行走,經常可以接觸到各位相公,但是說到底就是一個六品官而已。
盛紘之所以能住在這裏,不得不說盛老太爺有眼光。
中了探花郎娶了勇毅侯府大小姐後,便在積英巷置辦了宅子,還把左右兩座買下來打通,盛家這套宅子倒是比其他人家還要大上不少。
這也算是老太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爲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财富。
盛紘接到調令後,便派得力下人前來汴京把宅子修繕打掃了。
來到汴京後便直接住了進去。
這日一大早,盛家下人就忙碌了起來。
因爲這幾日,盛家老太太就要抵達汴京了。
盛紘一個六品官,住的宅子比三四品官員還大,雖然沒有逾矩,卻也惹的不少人眼紅。
甚至隔壁人家還尋上門來,說盛家人口不多,用不着這麽大的宅子,想買下一部分來。
被盛紘以祖産不可出售爲由給拒絕了。
盛紘上任,嫡母沒來,就傳出了不少風言。
說盛紘對嫡母不孝,所以沒有帶着嫡母前來。
孝對官員十分重要,盛紘這些年雖然和老太太不親,但是對老太太十分恭敬,怕的就是有人拿孝說事。
雖然隻是傳言,沒人彈劾他,卻也讓他如坐針氈。
接到老太太快要抵京的消息,盛紘連忙吩咐大娘子讓人好生打掃宅院,爲的就是讓外面的人知道。
汴京碼頭,袁文紹扶着老太太下船,後面跟着的是被丫鬟攙扶的華蘭。
看着碼頭繁華景象,老太太感慨莫名,喃喃道:“汴京好像一點都沒變。”
出了碼頭,來到張安找好的馬車前,老太太說道:“二郎,你離京日久,事務繁多,華蘭也有身孕在身,你們就先回去吧。我還得陪明蘭去趟三清觀。”
“祖母,我再忙也不差這一時半會的,還是讓我陪着你們去吧。”袁文紹說道。
“是啊祖母,從這裏去三清觀也就多繞點路而已,耽誤不了多少時間的。”華蘭說道。
衛小娘的牌匾不能帶入盛家,隻能供奉在寺廟道觀,而汴京香火最盛的便是大相國寺了,但是大相國寺乃是皇家寺廟。
退而求其次,隻能選擇三清觀了。
老太太也沒堅持,吩咐人先回去報信,一行人登上馬車,前往了三清觀。
來到三清觀,說明原由,交了一筆不小的香油錢,便被一個道童領到了供奉牌位的偏殿。
明蘭小心的把母親的牌位放到道士指定的位置,點燃一柱香跪了下來。
“阿娘,雖然伱不讓我叫你阿娘,但是在我心裏你就是阿娘,女兒不孝,隻能把你供奉在這了,我會照顧好弟弟,監督他進學,等他考了功名,爲阿娘掙個诰命,就能把阿娘接回家供奉了。”明蘭一邊磕頭,一邊在心裏說道。
她年紀小,并不理解過繼的含義。
長林已經過繼了,就算以後能求取诰命,也封不到衛小娘頭上,隻能封在盛元的妻子頭上。
然而盛元早夭根本沒有成親,也封不了诰命。
明蘭的想法,注定要落空了。
不過事無絕對,顧廷烨都能爲生母求封诰命,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準呢?
雖然顧廷烨的生母是明媒正娶的,但是畢竟已經死了,而顧廷烨的繼母小秦氏也有诰命在身,按道理白氏是封不了诰命的。
但是顧廷烨有從龍之功,還不是封了。
要是長林出息,以後當了相公,衛小娘還是有機會封诰命的。
隻不過希望渺茫罷了。
明蘭磕着磕着,眼淚無聲的流了下來。
華蘭想上去安慰,被老太太拉住,對她搖了搖頭,小聲道:“讓她哭吧。”
明蘭擦了擦眼淚,起身把香插上,最後看了一眼母親的牌位,轉身來到老太太身邊,拉住老太太的手,說道:“祖母,咱們走吧。”
“嗯,咱們走!”
老太太點了點頭,拉着明蘭往外走去。
……
盛紘得知老太太已經上岸的消息大喜,連忙讓人把王氏和一衆兒女叫着,來到門口等待了起來。
王大娘子等了許久,不見人來,埋怨道:“怎麽還不來?”
現在已經四月底了,将近中午有點熱。
盛紘聞言說道:“母親陪明蘭去三清觀了,要晚一點。”
“既然母親去了三清觀,官人爲何這麽早叫我們出來?派個下人盯着,快到了再出來不就行了?”王大娘子說道。
盛紘瞪了她一眼,說道:“你要是不想等就回去!”
他早早的等着就是做給别人看的,隻有這樣才能顯示他的孝。
等了一個多時辰,才等到盛老太太。
盛紘輕輕跺了跺有些發麻的腳,迎了上去。
“母親,您總算回來了,要是再不回來,兒子就要去宥陽接您了,一段時間不見,兒子可是思念母親的緊。”盛紘上前攙扶着老太太下車。
“呵呵,老嫂子還想留我多住些時日呢,我實在放心不下,就回來了。”
盛老太太對盛紘的氣還沒消,不過看着四周有不少人圍觀還是給足了他面子。
長柏領着弟弟妹妹就要給老太太磕頭。
“呦,快停下,地上硬,不用行此大禮。”老太太連忙阻止道。
“呵呵,母親,長柏他們許久不見母親,思念的很,這也是他們的一片孝心。”盛紘笑呵呵說道。
老太太撇了他一眼,自然知道這些都是他安排的,不過卻不想陪他作秀,說道:“好了,這一路舟車勞頓可把我這身子骨折騰壞了,有什麽事進去說吧。”
“母親說的是。”盛紘臉色一僵,很快露出了笑容。
“見過嶽父嶽母。”袁文紹行禮道。
“呵呵,這一路倒是辛苦二郎了,快進去喝茶歇歇,今日中午,咱們翁婿可得好好喝一杯。”盛紘笑道。
老太太走在前面,盛紘和王大娘子一人跟在一邊,袁文紹扶着華蘭,華蘭牽着明蘭跟在後面。
長柏領着弟弟妹妹跟上,後面則是方航和其他下人。
盛紘把宅子最大的院子留給了老太太,依舊叫壽安堂。
他親筆書寫,讓人做了牌匾挂上。
盛紘的字可是得官家贊賞過的,這次能夠入京,也是官家看到他的字欽點的,寫的自然是極好。
感謝各位兄弟的推薦票、月票和訂閱。
偷偷的告訴你們哦,月票今天不用就過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