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亂,根本上不就是因爲分封諸侯後,王室衰敗,諸侯并起麽。
誰也不服誰,所以才打來打去的啊。若是有個明主可以一統天下,那天下都是一家,自然就不用打了呗。
至于說,有人想要曾經周王室繼續一統天下嗎?才不會呢!周王室早就完了,天下人皆知周王室衰敗了,誰還會要他們重新出來禍害天下人!
有時候,人們不是不會思考,而是生活壓迫之後,沒有閑暇思考,就像有一片迷霧,無人撥開那就始終是混沌。姜安饒跟新墨帶來的一切,就如同撥雲見日的風,慢慢的吹散那些擋在人眼前的迷霧。
所有人慢慢的,都開始對那個還不知在哪裏的大一統國度充滿向往!
墨家早課并不長,也就是半個時辰左右的事情,村民們再忙于生計,也終于還是擠時間出來,就想跟着聽上一聽。
開始時偷偷摸摸裝路過,在墨家人表示可以聽,随便聽之後,村民們終于不用遮遮掩掩了,到時間就都出來,走到附近,等着聽墨家的早課,晚課。
白日裏墨家人做事情的時候,有些村裏的孩子也會好奇湊過來,沒有危險的前提下,墨家人不管,孩子要是想學,他們還會耐心的教,甚至還會用樹枝在地上劃,教孩子們識字!
這可就把村民們激動壞了!
識文斷字,那是貴族的特權!老百姓,往上數三輩子大字不識一個的都有的是!如今孩子是得有多大的機緣,竟然可以學識字,學算數!
很快,姜安饒帶來的墨商就成了附近幾個村落最受歡迎的人!
他們自己做東西,還會教村民們一起做,然後一起去販賣,墨者們自然而然的就融入尋常人中,打成一片。而用思想洗刷過頭腦後,隻用了沒多久的時間,遊家村的人以及原本遊派的人就脫胎換骨了一般,從生活到精神狀态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尋常人的話來說就是,精神頭兒完全不一樣了!
這時候,這一片地域也變的不太平起來。
司馬錯攻占涪陵之後,沒有按人們以爲的順江而下,而是出其不意地溯烏江而上,之後轉至沅水上遊,攻占了黔中郡。
芷江距離黔中郡相當近,此時楚地的百姓都有些擔憂,生怕秦軍占了黔中郡之後,再來繼續攻城略地,甚至到楚地百姓這邊搜刮屠殺之類的。
但秦軍并沒有。占了黔中郡後,秦國同楚國就開始了談判。
黔中屬于楚國腹地,楚國自然想要奪回來,而秦國本意卻也不是要打下這裏占着不放。
秦昭王的更想要的其實是上庸以及漢北地區。那兩處距離秦國本土更近,還有通巴蜀秦地的水道交通。秦國最想要的,就是這條水道的掌控權。
隻要那兩處歸了秦國,不管是從容易鎮守的方面來說,還是從日後行兵方面來說,其實都是大大有利于大秦的。有了漢江這條水道,秦軍日後想要攻打楚地才會更便利,那真是想什麽時候打,就什麽時候打!
楚國當然是哪裏都不想給,于是一邊談,一邊楚軍就在試圖把黔中郡奪回來,司馬錯也不再動兵,就鎮守着黔中郡。楚軍來了就打退,然後等着兩國商談的結果。
結果,這下可苦了周邊的楚地百姓們。
秦軍對于楚地的居民還真是秋毫無犯的,可不斷地有楚軍增援過來啊。
黔中郡原有的楚軍被打的潰散,一部分逃兵被新增來想要奪回黔中的楚軍收編,但也有一些楚軍逃兵,那是聽到是秦軍就害怕,死活不想跟秦軍打的,于是就偷偷的溜了個徹底。
這部分楚軍很多本就訓練時日不足,裝備不齊的,轉頭一跑,就跟尋常流民沒兩樣!
然後這些人上過戰場,又見過血,當了逃兵,不敢歸家也就沒了退路,爲了生存,也就都成了亡命之徒。這些人幹脆就集結成夥,洗劫他人。
有城牆防衛甚至有軍隊駐守的城池他們當然不敢去,他們的目标就是行走的行商,以及各個村莊的村民。
原本遊家村距離芷江不過二三十裏地,墨商跟着村民們往來買賣東西,十分便利,結果連着兩次都在半路碰到了打劫的之後,姜安饒知道,現如今這邊也不安全了。
村民們人心惶惶,可是種下的莊稼沒收成,手裏這些日子也就攢下幾個錢,若是真的離開村子,他們無處去不說,日後如何生存?
他們走不了!那就隻能祈禱着,那些逃兵組成的流寇們不要來打他們村子的主意。
流寇們會不會來?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但是在姜安饒看來,不管他們會不會來,都要提前做準備。
姜安饒叫了張全,讓他召集所有遊家村的主事人開會,一同商議一下村子防禦的問題。
“諸位都知道,那些流寇前身都是楚國的兵士,他們多少受過訓練,也上過戰場,見過生死,尋常村民同他們對上,必然會吃虧。
如今已經有旁的村落被他們洗劫了,想來等他們揮霍完了搶到的東西,很快又會去洗劫下一個村莊,就如同蝗蟲一般。
這個時候不會有軍隊出來幫着剿滅這些流寇,那麽,一切就隻能靠咱們自己了。
列席的各位都是遊家村人,叫諸位來,就是要好好商議一下,接下來改如何防禦這些流寇的問題。
但是在說出具體對策之前,我還是想聽聽,有沒有人同那些被荼毒的村落熟悉之人?是否能從那些村人口中知道這些流寇的人數,藏身之地之類的信息?”
這些人燒殺搶掠的,也不是什麽好人,殺了都不會有負罪感!知道這些流寇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藏身之所,可以更好制定應對策略,想法子處理了他們!
其實在這一片的楚墨也有将近千人呢!這要是有新墨那麽團結的,這些流寇早被剿滅了!偏偏楚墨不團結,各掃門前雪不說,還容易關鍵時候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