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難被鸠摩智打蒙了。
玄字輩三十多位老僧,玄難的武功不說排在前三,至少也能進前五。
他精通狂風落葉掌、袖裏乾坤、連環鴛鴦腿、大智無定指四門絕技,拳腳功夫極爲高明,出手快如閃電。
不想鸠摩智出手比他更快,功力比他更加渾厚,武技比他更加精熟。
無論玄難用哪門絕技發動攻擊,鸠摩智都能用相同招數還擊,靠着力量速度的優勢,輕而易舉“大吃小”。
交戰僅僅二十幾招,玄難便被鸠摩智逼到絕境,再也沒有還手之力。
這還是鸠摩智爲了裝逼,炫耀自己精通諸多少林絕技,故意放水,否則恐怕用不了十招,就能把玄難擊倒。
有過金山寺的經曆,鸠摩智心知好虎架不住群狼,倘若下手太重,把這些老和尚惹急了,一擁而上,三十多個老和尚圍攻,鸠摩智隻能束手就擒。
鸠摩智是來宣揚名号的,自然不能被人打的抱頭鼠竄,可以單挑,也可以車輪戰,但絕對不能被人圍毆。
“還有哪位高人願意指點?”
“貧僧玄渡,領教明王高招。”
“久聞玄渡大師擅長拈花指,與天正大師一時瑜亮,小僧正要請教。”
鸠摩智這話是在恭維玄渡。
玄渡雖然擅長拈花指,但與天正相比差了實在是太遠,天正專修拈花指一門絕學,指力至精至純,當年武夷山決戰燕狂徒,硬接燕狂徒十五招。
那是燕狂徒最張狂、最霸道、殺心最重、氣勢最盛、武功最強的狀态。
能接住燕狂徒十五招,還能安全返回少林,無病無災,修爲絲毫無損。
天正武功之高,可見一斑。
不過玄渡慈悲和善,佛法高深,繼續苦修下去,肯定會有極大的成就。
玄渡拈花微笑,點出指力,鸠摩智同樣拈花微笑,指力相觸,鸠摩智沒有任何變化,玄渡忍不住後退三步。
拈花指本是陰柔指力,本不該把人轟退數步,但鸠摩智指力剛柔并濟,蘊含摩诃指精要,這才把玄渡擊退。
玄渡自認不如,隻得退到後方。
玄慚、玄愧、玄垢、玄淨、玄鳴、玄石、玄悲、玄寂等老僧先後出手,少林絕技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缭亂。
怎奈鸠摩智武功實在太高,單打獨鬥穩壓玄字輩僧人,更兼以小無相功催動少林絕技,除了細微處,常人無法分辨其中差别,竟被他給以假亂真。
倒不是玄字輩高僧見識淺薄,而是雙方車輪戰,鸠摩智爲了速戰速決,出手往往很快,三招兩式決出勝負。
此等情況下,就算玄悲、玄寂等見多識廣的老僧,也被鸠摩智瞞過。
倘若見招拆招,激戰三五十招,就算認不出小無相功,也能判斷出,鸠摩智是以道門玄功催動少林絕技。
這種事并非沒發生過,燕狂徒便精通數門少林絕技,也會武當絕學。
眼見各路絕學在鸠摩智手中,輪番施展出來,功力精純,招數精熟,比少林僧人更勝一籌,玄字輩僧人面色越來越蒼白,心說今日當真是大劫啊!
本以爲劫難在于蕭峰父子,或者在于六扇門,沒想到竟被鸠摩智殺穿。
鸠摩智連敗十餘人,把玄字輩武功最高的玄難、玄悲、玄寂盡數擊敗,恭謹的表情變得狂傲,他先前是低調而謙遜的裝逼,如今是“得志變猖狂”。
“沒想到少林的絕技,竟然要到貧僧手中才能發揮的淋漓盡緻,這到底是少林絕技,還是我大輪寺絕技?”
鸠摩智得意洋洋的看向衆人。
“不知少林還有哪位高僧,願意指點貧僧的武藝,貧僧感激不盡。”
眼見衆人都不說話,鸠摩智直接看向玄慈方丈:“久聞方丈在武林中有降龍羅漢之名,擅長大金剛掌、袈裟伏魔功等絕技,還請方丈指點一二。”
鸠摩智伸手輕輕一拂,身旁銅鼎被袈裟卷起一丈,在半空飛速旋轉。
玄慈見了,心中大爲驚駭。
他在袈裟伏魔功上花的時間,着實不算少,甚至耽誤武道進境,卻也自豪這一拂之純,自信袖功天下絕巅。
沒想到鸠摩智的袈裟伏魔功,不僅遠比他精熟,而且運功之時,可以随意開口講話,絲毫不擔心洩去真氣。
這家夥難道從娘胎修行武功麽?
所有人都知道鸠摩智是偷學的,沒有什麽天竺正宗,少林七十二絕技,大部分都是後人增補,與菩提達摩傳下的七十二絕技,可以說是全然不同。
大輪寺是密宗正統,而少林絕技多是禅宗絕學,僅有的幾門外道,也是來自華嚴宗、三論宗,絕非是密宗。
密宗禅宗雖然都是佛門,但其理念截然不同,倘若随意兼修,後果比佛道兼修更加嚴重,很容易走火入魔。
隻是所有人都沒想到,鸠摩智把少林絕技練得如此精深,就算他不用功力優勢壓人,也勝過少林僧衆一籌。
“阿彌陀佛,明王真是好功夫,貧僧方正,向明王讨教易筋經。”
話音未落,一個枯瘦矮小但面目慈祥的僧人倏然而至,僧人雙手合十,渾身纏繞濃郁的黑氣,兩條金色戰紋從頂門貫穿眼睛,一路順延到下巴。
易筋經,黑級浮屠,二間境界。
羅漢堂首座,方正!
玄字輩惹出的麻煩,别的字輩沒有太多的興趣,但涉及到少林安危,作爲護法的羅漢堂,自然需要出手。
少林諸多分院中,有三家分院鑽研武藝,羅漢堂、達摩院、般若堂。
羅漢堂是少林護法分院,所有僧人全部都是武僧,精通合擊陣法,比如十八羅漢陣、一百零八羅漢陣。
達摩院是少林武道研究所,唯有天賦最好的弟子,才能加入達摩院,專門鑽研各種絕技,完善少林絕學。
般若堂有兩個方面,一部分參悟般若智慧,領悟煉神絕學,一部分則是禅武兼修,修爲高的加入隐修者。
隐修者是少林真正的護法。
他們平日裏隐居不出,唯有少林遭遇極大危難的時候,才會出手相助。
比如昔年的渡難、渡厄、渡劫。
又比如被龐斑轟殺的絕戒和尚。
方正是羅漢堂首座,地位相當于少林大護法,他佛法武功均是頂尖,成功修成易筋經,精通十一門絕技。
“方”字輩的和尚約莫二十,方正之下最強者名叫方生,把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練得爐火純青,其餘僧人則精通合擊陣法,十八個七十歲老和尚,組成十八羅漢陣,沈煉也會覺得肝顫。
少林武功,循序漸進。
少林和尚,越老越強。
雖說老到一定程度,氣血肯定會出現衰竭,但佛門正宗心法,能讓他們在七十多歲時,維持最強身體狀态。
到了八十五歲以上,如果沒有脫胎換骨的突破,氣血肯定會衰落,到了九十多歲的時候,戰力最多剩一半。
如果如同懷抱五老,乃至于掃地神僧那般修爲淵深,就算一百多歲,身體依然健康,仍舊能保持最強戰力。
那種人是不能算數的。
掃地僧就算老的隻剩一招之力,一巴掌下去,也能把人徹底鎮壓。
鸠摩智看過少林的情報,也從多方打聽過,對于少林的高手,可以說是知之甚詳,看着眼前的方正,面上露出凜然的神色,心知這是絕對的強敵。
對付方正這種高手,花裏胡哨的手段純屬找死,必須要拿出真功夫。
鸠摩智略一思索,笑道:“達摩祖師親傳的易筋經,貧僧福薄,連秘籍都沒有看過,修成就更不可能了。”
這話聽起來似乎很謙遜,實際上是譏諷少林僧人,咱們鬥到現在,你們能拿出來爲難我的,不是中土武學。
波羅星反應極快,厲聲道:“菩提達摩是天竺人,他傳下的武功,是我們天竺的正法,不是少林的絕學。”
哲羅星附和道:“說的沒錯,你們少林修行的,本就是天竺武功,怎麽能說我們偷學呢?我們沒有偷學!”
神山陰陽怪氣的說道:“貧僧幼年時仰慕少林絕技,本想拜入貴派,卻被拒之門外,早知如此,貧僧應當效仿玄奘去天竺,學習最正宗的法門。”
“大師想去可以自己去,如果覺得缺少路費,在下可以資助一二。”
一個清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聲音傳來時在數十丈外,聲音落下後已經到了眼前,正是十三娘。
自從破解珍珑棋局,得到無崖子畢生功力以及玉玲珑,十三娘的武功突飛猛進,把逍遙派絕學修成大半。
受到沈煉影響,十三娘對打不過就跑的理念萬分認同,修行最多的便是淩波微步,輕功比以前提升數籌。
逍遙派沒有那麽多規矩,武功怎麽傳都沒事,十三娘大方的共享秘籍,把淩波微步傳給程小蝶、水芙蓉。
不爲别的,隻因爲朝廷要設立天下第一女神捕,十三娘志在必得。
十三娘拱手施了一禮:“逍遙派掌門何十三,見過諸位大師。”
十三娘本名當然不叫何十三,但她确實姓何,家中排行十三,她覺得把十三作爲名字很好聽,而且有格調,越聽越覺得有逼格,便改名爲何十三。
數字名字并不算罕見。
沈煉曾經轟殺過一個無惡不作、怙惡不悛的惡賊,名叫夏侯四十一。
沈煉爲了契合他的名字,用龍爪手把他撕成四十一塊,便宜他了,按照他犯下的罪孽,千刀萬剮也不爲過。
十三娘冷冷的看向波羅星:“你那什麽天竺正法,在天竺都已經快要徹底失傳了,如果我沒記錯,天竺境内信奉佛祖的百姓,連一成都不到吧?”
“伱……你……”
“佛法最初的起源并非天竺,不過若說天竺那爛陀寺是佛法正宗,倒也能說得過去,隻不過你們不懂珍惜。
你們這些天竺妖僧,哼!
陰險狡詐,貪财好色,多貪多殺,多淫多诳,多欺多詐,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義不仁,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緻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
當年玄奘聖僧在天竺傳法,駁斥歪理邪說、邪門歪道,宣揚佛門正統,留下三藏法典,爾等祖輩無不信服。
怎知聖僧前腳離開,你們立刻就把佛法精要、微言法語棄如敝履,轉而鑽研歪門邪道,研究如何蠱惑百姓。
大唐年間,玄奘弟子圓測與大理寺卿狄仁傑,再次爲你們拔除毒瘤,清除奸佞險惡,盼望爾等能走向正途。
怎知你們邪念纏身、屢教不改,如今天竺佛門式微,你們不思正道,反而想盜取中土秘籍,弘揚佛法,難道要用偷盜的手段,弘揚佛門正法麽?”
十三娘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的神山等人各有感懷,哲羅星和波羅星聽得不是很懂,隻是盯着十三娘,十三娘知曉天竺人的秉性,冷哼一聲。
傳音搜魂大法!
此法既可以千裏傳音,也能當做音攻法門,十三娘頗爲惱怒,這一喝震顫兩人耳膜,兩人頓時歪倒了下去。
波羅星強行辯駁道:“這就是我們天竺的法道,這個大和尚……大和尚剛剛施展過,比少林和尚更厲害。”
十三娘笑道:“是麽?在下也精通幾門少林絕技,請明王指點一二。”
六扇門收藏數十卷少林絕技,十三娘喜歡使用長鞭套索,所以修行了少林的日月鞭法,也練過拈花擒拿手。
得到玉玲珑後,十三娘成功修成逍遙派小無相功,以此爲根基,能夠施展少林各路絕學,即便隻看過招數,也能模仿七八成,力道拿捏分毫不差。
按理來說,十三娘此次是爲了玄慈之事而來,和少林算是敵人,鸠摩智則是盟友,但事情不能這麽算。
再怎麽是敵人,那也是中原内部的事務,鸠摩智也就罷了,畢竟鸠摩智有真功夫,兩個天竺阿三,狐假虎威,胡言亂語,當然不能給他們好臉色。
至于神山和尚。
早晚有處置他的時候。
五台山清涼寺和滿清,可是頗有幾分關系,尤其在幾十年前,滿清兩代皇帝去過清涼寺,關系親厚得很啊!
不知如今還剩下幾分關系。
觀心、道清等人滿臉别扭,他們就是來蹭個聲望,怎麽有這麽多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