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賀歲檔黃金時期上映的十部電影,首周上映四天,已經是初見分曉了。
《鬼吹燈之雲南蟲谷》憑借着前作積累下來的人氣,以及穩定的主演陣容,拔得頭籌,奪得了周票房冠軍。
而被華藝視爲生死戰的《金剛川》,上映前已經進行聲勢浩大的宣傳,電影的時候也是好評如潮。
可是等到《金剛川》上映的時候,卻是惡評如潮,招來無數人的吐槽。
按照某位觀衆所說的,從《集結号》開始,某一代導演拍攝的軍事片,都是想讓蔣某人的中央軍突然穿越到未來,用着他們江湖幫派本色,打赢對手,而且這隻部隊一定是先怕死,後來被迫堅持,最後原來拖後腿的主角因爲戰友戰死,突然就江湖義氣充上腦門,主角buff加身了。整個劇情推進隻能依靠怨念,也許是爲了抒發導演心中對幫派部隊失敗的郁悶吧。
至于主角,一定是沒文化,沒大義,沒理想,隻有江湖義氣的人,不熟悉的死了對他毫無感染,熟悉的人群裏則是打罵下級,曲從上級。
其餘普通人,有理想的人,爲了老百姓的人,電影裏一定要死的沒有意義。
然後就是,《金剛川》首周票房,不到兩億!
這個票房,放在十年前,可以歡天喜地地召開慶祝宴,好好地炒作一把。
但是放在如今的電影市場,已經算是失敗了。
畢竟這《金剛川》,可是号稱制作成本8個億人民币!
首周票房出來,多家參與這部電影投資的A股上市公司,周一一開盤,股價齊齊下跌。
而這部電影三位導演,也是被瘋狂吐槽着。
随後,華藝遭遇到麻煩了。
作爲主控方,華藝既是電影的主要投資方,同樣也是發行方。
首周票房一出來,華藝直接跌停。
王氏兄弟在微博上宣布,《金剛川》華藝未上映前不但收回成本,而且還賺了五個億。
這個好消息,不但沒能解決麻煩,反而帶來更大的麻煩。
不少人專門趕到華藝總部,要求華藝給個說法,賠償他們損失。
原來華藝通過網絡金融操作手段,将風險轉嫁給了投資者,這些投資者投個幾萬、幾十萬購買投資份額,打算坐等收益。
畢竟電影投資,平均收益率,可是高于股市。
而華藝等對于《金剛川》這部電影的票房預估是50億,怎麽算都是賺的。
也因此,電影在上映之前,通過這種方式,華藝把投入的成本都收回來,而且還大賺五個億。
而這些投資者,隻覺得自己上當受騙,華藝是進行虛假廣告宣傳。
宣傳預估票房50億,現在好了,票房破10億肯定是沒希望,甚至于能不能有五億,都不好說。
一個個投資者,都虧了!
這事情,又讓人聯想到同時上映的《利刃破冰》,《利刃破冰》同樣的操作,制作成本1.2億,上映首周四天,票房217.72萬,直接沒有電影院願意放映。
《利刃破冰》的一個個投資者,可謂是血本無歸。
這點票房,扣除宣發成本都不夠,哪裏還有什麽票房分賬。
李昊看到這個新聞,感慨不已。
明明是很好的政策,希望以此解決電影、電視劇拍攝資金不足的問題,促進影視産業發展,結果這倒好,直接被玩出了新花樣,專門以此坑騙投資者的錢。
李昊隻覺得,華藝這一操作,簡直是昏招!
華藝是賺了錢了,可是最後的口碑卻是徹底沒了。
以後華藝想要再通過這種手段,已經是很難很難了。
其他影視項目,一看到有華藝參與投資,都會本能地想,這是不是華藝又想收割韭菜了。
一頓操作猛如虎,後患卻是無窮!
昊天傳媒不是沒有操作過這種,也不是沒有影視項目虧本,但是哪怕虧本,都不會太多,更多的卻是有不錯的收益。
“唉,好好的影視公司不經營,專門搞這種歪魔邪道,我一個親戚,投了十萬塊錢,估計得虧了不少,現在正在鬧着。”景田走過來,說道。
今天景田穿的是一條薄荷綠裙裝,顯得很清新,搭配着一對耳環,氣質特别優雅。
在這大冬天的,整個總部大樓,早早就進行暖氣供應了。
大樓裏面,絲毫不會感覺到冷。
李昊也隻是穿着一件T恤。
北方的冬天,其實是從一個暖氣走向另外一個暖氣,有着暖氣供應,根本不會冷,甚至睡覺都是穿着大褲衩短袖。
“這種糊塗賬,打官司也很難赢。”李昊搖了搖頭。
人家有項目,有合同,有公司,有劇組,也拍攝出成品,投資又是自願的,估計簽署電子合同的時候,還有各種條款。
現在投資失利,想要鬧,情有可原,但是問題現在是講法律的。
你說人家宣傳50億票房,可那是預估的,是吹牛逼,什麽時候吹牛逼也犯法了!?
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哪有什麽投資是沒有風險,還能大把大把的賺錢。
“不過華藝這次這麽操作,太傷人品了!”李昊說道:“估計真正想要好好做電影、卻缺乏資金的,以後更加困難了,這條路會越走越窄。”
“現在不是明星,也在指責華藝,他們同樣也投了不少錢,這次是肯定虧損了。”景田說道。
哪怕有10億票房,到了制片方手中,也隻有差不多3億左右!
有的人買的時候投資成本是8億,有的人買的時候投資成本是10億!
要是按照8億來算,虧損就是62.5%;要是按照10億來算,虧損就是70%!
而這還不算時間成本,以及各種手續費!
算上的話,虧損絕對是更大!
估計當初,那些投資者都是将預估票房50億,給當真了。
要是按照50億票房計算,那麽制片方分賬到手可就有差不多17億,收益率都差不多有兩倍了!
再扣除手續費和稅,絕對都是屬于非常可觀的收益了!
可惜這裏面的水深得很,哪個導演敢說自己拍攝的電影,一定能夠賺錢呢。
就是擁有金手指的李昊,都不敢肯定。
至于管陰陽人,何德何能有那麽大的把握。
華藝,或者王氏兄弟,又怎麽可能确保項目一定能夠大賺?
要是真的如此的話,他們之前哪裏會實行‘去電影化’戰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