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些專家學者來說,錢不錢的已經不重要了。
能在所屬領域有建樹,能編撰一本大著名流千古,才是他們最想要的!
如果能夠以他們的學術發現重新改寫已經發掘的曆史,那就能青史留名了!
一時間,辦公室裏的老頭們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連速效救心丸也不用吃了。
一個個心情激蕩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而周姐的直播不僅是讓曆史考古界發生聚變,也讓這個話題瞬間沖上了熱搜榜第一!
“原來我們知道的曆史都是都是虛假的啊!”
“那說明才是真的呢?”
“磚家果然一如既往的不靠譜!”
“……”
面對整個網絡的質疑,各路牛鬼蛇神都跳了出來。
不少人開始以自我的認知講解分析起明史來。
反正曆史已經與他們所學的認知有了偏差,編撰幾個故事誰有能反駁呢?
眼看着事态發展就要超出控制,磚家的名字又要成爲負面的代名詞。
陳教授不得不立刻發文解釋道:“明史在幾百年交替中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就連明朝的後世皇帝也對前人的記載進行過修改。
單是朱标在死後就被封爲懿文太子,之後被朱允炆追封爲孝康皇帝。
等到朱棣靖難成功,爲了質疑建文帝位的合法性,又把朱标改回了懿文太子!
在崇祯十七年,又被複稱爲孝康皇帝!
朱标的谥号極具政治意義,所以才會被數次修改。
在這個期間爲了掩蓋他真正的死因,對史書進行了修改也是正常的!
連漢武帝都利用皇帝的權力修改過史書,爲此還把司馬遷都給用了酷刑!
所以,以往出土的記載與真正的曆史有偏差,也是正常的!
不過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秉着認真負責的态度,把曾經缺失的曆史部分進行修複。
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會重新出一版曆史記載的著作!”
一番話講得也倒是合情合理,讓不少網友都表示了理解。
畢竟,史書被後世帝王所修改掩蓋,并不是沒有可能。
專家們并沒有親眼見證過當年發生的事情,也都是從出土的文字記載來總結曆史。
所編撰的也是真實文字記載的,并沒有任何的胡編亂造!
史書本身就被使用了春秋筆法,又關後世的專家什麽事呢?
這一次,網友們都表示理解了專家。
所有人心裏都生出了一個疑惑:那麽,朱标到底是怎麽死的呢?
提前了兩個月回京,曆史又會不會發生改變呢?
……
對于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專家組和網友們好奇。
連朱銘也很好奇!
周書怡也把陳教授的分析結果轉達了衆人。
道澗這個老陰謀家對持倒是深以爲然。
贊同太子的死因或許另有隐情!
當然,也還有另一種可能。
那就是朱标的确是舊病複發死的。
隻是史書爲了隐瞞朱标在陝西的一些事情,故意添加了一些東西進去,以達到掩耳盜鈴混淆視聽的目的!
兩種都有可能。
但到底是怎麽回事,目前是無法知曉了。
朱銘背負雙手,仰頭望着懸挂的明月,神情很是複雜。
如果史書有誤,甚至太子将來真能當幾年皇帝,他心裏隐隐還有幾分欣慰。
也算是彌補了太子早逝的遺憾!
反正自己還年輕,又有系統強化身體。
活個一百來歲還是輕輕松松的!
造反,有的是時間!
“呼~!”
朱銘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緒。
笑着安慰衆人:“即便未來發展真有變動,想來也不會影響最後的走向!
太子身體不好,又有背癰,即便躲過這一劫當了皇帝,積勞成疾之下也沒幾年可活。
按照皇明祖訓,最後還不是會把皇位傳給朱允炆。
以朱允炆那個小子的狠辣,以及黃子誠和齊泰的慫恿,削藩是必然的。
曆史又會回到原有的軌迹。
到時候造反當皇帝,還不一樣的?
而且多有了幾年時間的發展積蓄力量,我們的把握就更大了!”
周書怡也贊同的說道:“沒錯,建文帝不足爲據,根本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但是面對燕王朱棣,再怎麽準備充分也不爲過!”
道澗和影子面面相觑,臉上滿是迷惑。
不忌憚皇帝,怎麽反過來忌憚一個藩王了?
就算燕王将來當了皇帝,那也是朱允炆太菜!
現在有了準備充分的漢王加入,還不改寫曆史?
忍不住問道:“王妃爲何對燕王如此忌憚?”
“唉~!”
周書怡歎了口氣,回想起陳教授的解釋和叮囑。
感慨道:“因爲,燕王有主角光環,是位面之子!”
Duang~!
頓時,道澗和影子都懵逼了,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周書怡想了想,心裏也很無奈。
最初,位面之子這個話題,還是一位水友提出來的。
但是随着讨論,連陳教授等人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周書怡想了想,索性趁早把陳教授的擔憂說了出來,免得他們大意!
開口解釋道:“你們知道王莽吧?他制定了一系列超前的改革措施,甚至不少想法和後世不謀而合!
短短數年篡漢成功,并掌控了巅峰權力!
所以也被後世懷疑是一個穿越者!
但是在遇到位面之子劉秀之後,一切都變了!
據說,王莽曾經下令全國搜捕叫劉秀的!
之後雙方對決,發生了著名的昆陽之戰!
王莽直接派出42萬大軍,以碾壓式的兵力和劉秀臨時籌集起來的2萬兵力決戰!
然後就是突降暴雨,把王莽軍隊淹死數萬人!
這還沒完!
緊接着夜裏天降隕石,砸得王莽軍四處潰散!
之後窮到連戰馬都沒有,隻能騎牛沖鋒的劉秀勢如破竹,一舉擊潰了王莽大軍!
并建立了東漢王朝!
在後世網友們的分析中,身爲穿越者的王莽最終還是敗給了擁有主角光環的位面之子!
你們現在明白我的擔心了吧?
我也是穿越者,但是面對位面之子,被稱爲千古一帝的永樂大帝,還是不能大意!”
朱銘在一旁默默聽着,并沒有插話。
心裏卻頗爲感慨:“說出了本王的心聲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