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阻止周氏再多言,眉目間回憶往昔,“在那婢女出來的時候,娘該體諒你,而不是顧全大局。哪怕,哪怕罵那婢女也好。顔玉欺負了婧函的時候,咱們都是做娘的,娘不該一味的和稀泥。”
當連母的話說出來,周氏的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連母連忙拿了帕子給周氏擦眼淚,“你這孩子,還有身孕呢。”
無比的憐惜周氏。
當委屈,被人理解,好像一下子就成了值得。
婆媳倆,倒是比任何人都親近了。
說了好一陣,兩人才分開。
等着周氏離開後,連母原本紅着的眼光,這會兒個卻變的清明,擡手讓郭嬷嬷扶着,慢慢的站了起來,“我這人啊,最喜歡就是和稀泥了,瞧我,剛才說的多好。”
說的,自己差點就相信了。
這麽多年,周氏好像是受委屈了,可是連母給她的東西,也沒見着她就往外吐。再說了,周氏對人家旁人說話,難道就沒有不中聽的時候?連母不也沒說她什麽話?
總想着,自己受了委屈,若真是真心,你怎麽不考慮考慮,連母這也難做?
都是自私,憑什麽讓人家光體諒你?
你不能吃着後婆母的紅利,卻非要讓後婆母表現的跟親婆母一樣貼心。
當然連母這麽做,是因爲連父表現的也更看重安紅韶,爲了讓她安心養胎,連母不得哄哄人。
連父前些日子還說什麽,安紅韶想多了,周氏不小心眼,現在不就表現出來了?
“都是神佛菩薩憐惜,讓如期得了這麽一門好親事。”佛前,連母口中佛号不停。
當時皇家說親的時候,連父還擔心,現在好了,兒媳婦本事也有,對兒子也一心,且對家裏人也是實誠的,不比那些戴着假面的大家閨秀強?
至于周氏,連母也不是說多讨厭,人之常情罷了。
弟兄兩個,難免會拿來比較,就算她不比,她娘家也會說的。
周氏這人沒什麽壞心,你若說害安紅韶,肯定也不能夠。就跟尋常人一樣,她會可憐那些不如她的人,卻也不希望,那些人翻身會比她強。
理解,也僅此而已。
若是安紅韶的出生比周氏好,估計周氏也就沒那麽多小心思了。
事情都辦妥了,一回到自己院中,冬青已經讓府醫在這候着了,安紅韶原是不想麻煩的,府醫已經看過了,用不着這麽一趟趟的跑,冬青這小丫頭如今也學精了,“奴婢瞧着夫人臉比白日裏還腫,您要是不趕緊好,等着二爺回來,您怎麽交代?”
無論遇見什麽事,連如期肯定以安紅韶爲先,若是瞧見安紅韶累成這樣,定然會阻止安紅韶用功。
這還算小事,若是讓連如期誤會了,安紅韶這是被氣成這樣的,萬一沖動之下做了什麽事,那才是無可挽回的。
安紅韶點了一下冬青的額頭,“他才不會失去理智。”
朝堂之上,連父都已經處置了,不好再去追究人家責任。
可是話雖這麽說,安紅韶還是趕緊讓府醫把脈,實在不行,讓府醫加重藥量,盡量趕在連如期回來之前好了。
而冬青請大夫過來,害怕之前的藥開的不好,怎麽用了沒效果。
另一邊,連如信還以爲周氏回來會發脾氣,讓下頭的人攔一攔,連父交代的事,他今夜必須完成,不能耽擱明個上書。
家裏的這些勾心鬥角的事,他哪怕明日再哄周氏,國事爲先。
倒是沒想到,周氏并沒有過來,連如信倒可以安心寫文章。
安紅韶清早還是按照原先的時辰起身,按照慣例先是處理府中庶務,而後去包嬷嬷那學習。
也不知道是不是府醫加重了藥量,雖說看上去還腫着,可牙已經是不疼了。
手放在面頰上,按了一下又一下,今個晚些連如期便要回來了,估摸是瞞不住的。
冬青看着安紅韶的動作,撲哧笑了一聲,“夫人就這麽害怕二爺?要不,您今個歇息一日,等着火氣下去,再同包嬷嬷學。”
安紅韶下意識的搖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成不得事的。”說完,随即瞪了冬青一眼,“誰人說我怕他了?”
這不是怕,是單純的嫌棄他,小題大做。
安紅韶都可以想象,若是讓那人瞧見了,指不定會怎麽念叨。
用完早膳後,冬青得了消息回來,除了連如信寫了恩師賦外,翰林院龐家公子也寫了,并且,已經在書生們中間宣傳開了。
安紅韶皺眉,龐聞也寫了?
他寫做什麽?看不下去了?昨個連父應該去了相府了,若是龐相有意讓龐聞冒尖,連父必然會避其鋒芒的。
除非,這是龐聞自己擅自做主的。
安紅韶隻管讓冬青安排人去前頭多打聽着點,打聽着下頭的動靜,看看書生們又做什麽?
包嬷嬷剛授完品樂課,冬青便走到安紅韶跟前,小聲的禀報,說是連父那邊已經送消息過來了,禮部尚書所言有理,無論如何也是馮閣老管家不嚴,才鬧出這亂子,朝堂之上聖上嚴厲的斥責了馮閣老。
科考主事,皇帝思來想去着令改爲李太傅。
這事也就算是,李太傅回京後最重要的一件事。
這也算順應民意,下頭不是都在斥責那種不勞而獲的投機取巧思想,便拿着李太傅的事來講尊師重道,讓李太傅擔當重任,自然是衆望所歸。
二舅父也從戶部六品,連跳三級到從四品。
聽了這消息,安紅韶眉目間都是笑意,還是包嬷嬷說的對,既然沒有永遠敵人和朋友,那爲何不将利益歸在自己身上。
與其仰仗龐相照拂,倒不如自己就強。
太傅雖然榮耀,可是下頭孩子們品級都太低了,趁着這個時候,也給舅父們擡一擡。
這件事安紅韶還沒歡喜完,冬青接着禀報,說是龐聞已經到了尚書府了,送了帖子拜訪連如信。
昨個連如信熬夜,這會兒個偏偏正好在家。
當然,相府公子到訪,自然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就算不在家,也會将連如信給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