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門大開,威武的漢軍挺直胸膛,雄赳赳、氣昂昂的邁步進到城中,街道兩側也站滿了圍觀的百姓。
這段時間漢軍圍城,朱祁鎮被瓦剌俘虜的消息也傳到城中,導緻整個北京城都是人心惶惶,各種流言滿天飛,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最擔心的就是朝廷和城外的漢軍打起來,到時他們老朱家打架,倒黴的還是他們這些普通百姓。
現在朝廷終于放漢軍入城,百姓們雖然不懂這背後的意義,卻也知道肯定是打不起來了,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快看,漢王世子進城了!”
這時百姓中有老者認出了騎在馬上的朱瞻壑,當即興奮的指着他叫道。
“您老這都哪跟哪啊,世子這個稱呼早就過時了,人家現在可是大漢的皇帝陛下!”
旁邊立刻有人糾正道。
“你懂什麽,世子殿下當年的名聲之大,可比什麽皇帝強多了,像我們這些老輩人,就認漢王世子這個稱呼!”
老者卻十分固執的反駁道,說完甚至還沖着馬上的朱瞻壑高聲叫道:“世子殿下!”
朱瞻壑聽到“世子”這個熟悉的稱呼,也不禁扭頭看去,當看到人群中的老者時,也不禁露出一個和藹的笑容,畢竟這個稱呼讓他似乎一下子回到二十多年前。
老者看到朱瞻壑對自己露出笑容,也不禁得意的對周圍的人誇耀道:“看到沒有,世子殿下還是喜歡以前的稱呼!”
周圍的人無可辯駁,更有人對老者露出佩服的表情,這也極大的滿足了老者的虛榮心。
大軍進城,立刻接管了北京城的防務,甚至連皇城的禁衛也打開城門,由漢軍接管了皇城,畢竟朱瞻壑可不會給别人暗算自己的機會。
最後朱瞻壑進到宮中,在奉天殿接見了大明的文武百官,最後在百官的擁護下,正式登基爲大明皇帝,一身兼兩國皇帝,也算是史無前例了。
登基之後,朱瞻壑正式入主紫禁城,原來的胡太後等女眷,暫時還住在宮中,朱瞻壑在登基的當天,直接冊封朱見深爲燕王,很快就會舉家遷往大漢定居。
另外朱瞻壑也頒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對大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了改革,比如放開對商業的限制,鼓勵經商與海貿,特别是加強與大漢各方面的聯系等等。
對于大明的官僚體系,朱瞻壑并沒有做太大的改動,主要是他剛登基,大明又遭逢大變,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定,如果這時候對官員下手,肯定會引起整個朝廷的動蕩。
因此朱瞻壑對人事方面并沒怎麽動,隻是應百官的請求,将王振的黨羽一網打盡,然後提拔了一批頗有政績的年輕官員,這讓朝堂上下都十分的滿意。
另外也因爲王振的事,朱瞻壑對宦官大加打擊,收回了許多宦官手中的權力,特别是“宦官不得幹政”的牌子,也被他重新立了起來。
随着朱瞻壑登基後的撥亂反正,大明的朝廷也慢慢的回歸了正軌,之前因爲王振等宦官造成的亂象,也在一點點平息。
北邊的也先在土木堡大敗,事後他果然沒有甘心,而是會合了西路軍,挾持着朱祁鎮再攻大同,準備利用朱祁鎮的身份叫開城門。
幸虧朱瞻壑早就下令,讓各個城關嚴守城門,所以也先在大明的邊境轉了一圈後,幾乎是一無所獲。
而且就在這時,阿赦知院會合東路的脫脫不花,兩人合兵一處,正式對也先發動挑戰。
瓦剌内部也因爲也先的兵敗,導緻許多人對他滋生出不滿之心,因此也先的地位也受到極大的挑戰,所以他在大明一無所獲後,立刻調轉馬頭,回歸草原應對阿赦知院等人的挑戰,暫時無暇顧及挑釁大明。
對于瓦剌的威脅,朱瞻壑也很想像當年的朱棣那樣,直接出兵北征,将瓦剌人消滅在草原上,但可惜現在的大明早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軍戶制度早就敗壞不堪,各地衛所根本不堪大用,再加上之前朱祁鎮的慘敗,現在想抽調出兵力都困難。
當然了,朱瞻壑可以從大漢調兵,但一來距離太遠,二來就算調兵過來,深入草原也很難找到瓦剌的主力,所以這件事急不得,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讓大明恢複國力。
“參見陛下!”
武英殿中,于謙被單獨召見,鄭重的行禮道。
“不必多禮,胡尚書年紀大了,已經不能勝任内閣的事,所以朕想讓你進入内閣參務政事。”
朱瞻壑将手中的一份奏本批閱完,這才擡頭說道。
“我?”
于謙聞言也是一愣,擡起頭有些錯愕的看着朱瞻壑,他雖然是兵部侍郎,但在朝中的資曆并不深,而且也沒有什麽太耀眼的政績,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入閣都輪不到他。
“當初王振專權,人人都上趕着巴結,唯獨你不願意給他鄭禮,爲此還被關進大牢,差一點丢了性命,光是這一點就讓人佩服!”
朱瞻壑笑呵呵的誇贊道。
“多謝陛下誇獎,隻是我擔心自己的資曆不足,入閣後會讓陛下失望。”
于謙猶豫了一下卻再次推辭道。
之前大明的文武百官請朱瞻壑入城登基,于謙不支持也不反對,不支持是因爲他是大明的臣子,不反對是因爲他很清楚的知道,大明現在的情況,請朱瞻壑登基稱帝是最好的選擇。
“伱也不必妄自菲薄,之前邝埜随軍出征,由你主管兵部的事宜,你做得就相當不錯,大軍出發後缺少糧草,也多虧你在後方盡力調度,否則他們的大軍在路上就得餓死一半,所以入閣之事你就不必推辭了!”
朱瞻壑一擺手堅持道,畢竟這可是曆史上力挽狂瀾的于謙,如果沒有他,恐怕大明要提前上百年滅亡了。
“這……臣遵旨,謝陛下厚愛!”
于謙終于點頭答應道。
“很好,明日大漢那邊會有一批官員到來,你負責接待一下,另外你也多熟悉一下大漢那邊的情況,接下來大明會參照大漢的體制,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朱瞻壑表情凝重的吩咐道,在大明穩定下來後,他也終于要對大明的一些制度做出改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