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宣武四年,也就是朱瞻壑登基的第四個年頭,按照大明的年号,應該是正統十四年,也就是在這一年,曆史上那場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變正式上演。
朱瞻壑一直在等着這一天,所以在年初時,就不斷督促錦衣衛,讓他們加大力度,監視着大明與瓦剌的一舉一動,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向他禀報。
雖然朱瞻壑記得很清楚,土木堡之變發生在八月份,但他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曆史因他改變的太多,他也不知道這場影響巨大的事件,會不會在時間上發生改變。
不過朱瞻壑有八成把握,斷定這場變故肯定會出現,因爲朱祁鎮和王振的所做所爲,與曆史上幾乎沒什麽兩樣,瓦剌也在大明的放任下,在草原上強大起來,并且不時南下侵擾大明的邊界。
最爲重要的是,大明在王振、喜甯這些宦官的亂政下,不但朝堂上亂成一團遭,連軍隊也被他們插手。
更倒黴的是,大明的軍戶制也已經走到了盡頭,以前的軍戶擁有自己的田地,出則爲兵入則爲民,對朝廷的需求很小。
但現在大明的軍戶制,卻因爲軍隊中上層的侵吞,導緻軍戶失去了手中的田地,自己則淪爲軍官的佃戶,累死累活幹一年,卻連溫飽都無法保證,更别說操練了。
甚至有些人吃兵肉、喝兵血,導緻下層的将士連活都活不下去了,隻能冒險外出逃亡,特别是邊疆一帶的軍戶,本來生活就困苦,又要受到外敵的侵擾,有時候甚至隻能餓着肚子上戰場,立了功也得不到升遷,反而被上層把功勞搶走了。
因此邊疆的軍戶甚至出現了成批逃亡的現象,如果有官府阻攔的話,這些逃亡的軍戶甚至拔刀反抗,成爲流民或盜賊,這些軍戶可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當他們拿起刀子反抗時,可比普通的百姓危害大多了。
這也導緻了軍戶的逃亡雖然十分常見,但地方上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怕把矛盾激化,到時戰火燒到自己的地盤上,沒辦法向上頭交待。
而軍戶們的逃亡,再次削弱了大明軍隊的實力,甚至有人斷言,現在的明軍,早就不是當初朱棣在位時的明軍了,如果朱棣率領現在的明軍北征草原,恐怕隻會有去無回。
“殿下,瓦剌急報,王骥再次奉命征讨思機發,這次出兵依然十分順利,攻破其栅寨,得積谷四十餘萬石,此後明軍勢如破竹,一路殺敵無數,思機發再次兵敗逃亡,到現在都沒有抓到!”
這天劉苛來到武英殿,鄭重的向朱瞻壑禀報着大明的軍事動向。
大明的麓川之戰,果然像朱瞻壑之前預料的那樣,幾次征讨雖然戰果輝煌,卻一直沒能抓住思機發父子,最終導緻這場戰争一打近十年,雖然打打停停,但也讓大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軍隊也被牽制到南方。
“瓦剌呢,他們有沒有出兵的動向?”
朱瞻壑聽完後再次追問道,雖然現在才三月,距離土木堡之變還有五個月,但他必須提前做準備,而且他也擔心這場變故可能會推遲或提前,因此必須時刻盯着大明與瓦剌。
“啓禀殿下,今年剛過年,草原上就遇到一場大凍災,幾乎波及草原上的所有部落,牛羊牲畜凍死無數,有些小部落甚至直接滅族。”
劉苛說到這裏深吸口氣,随後繼承說道。
“按照以往的經驗,草原上受到這麽大的災害,等到開春之後,肯定會大舉南下搶掠,否則他們根本活不過下個冬天,隻是直到現在,瓦剌那邊還沒有任何動靜,我們懷疑,瓦剌很可能是想搞一次大動作,隻是我們暫時還沒能查到!”
“加派人手,全力調查瓦剌的一舉一動,不惜任何代價,也搞清楚他們出兵的計劃!”
朱瞻壑當即命令道。
“屬下明白!”
劉苛答應一聲,随後轉身離去。
看着劉苛離去的背影,朱瞻壑也陷入到沉思之中,除了瓦剌的情報外,大明的情報也是他關注的重點。
托朱祁鎮和王振等人胡作非爲的福,大明的文武百官已經與他們離心離德,光是暗中與大漢接觸的高官,就不在少數,特别是那些勳貴們,更是直言要迎朱瞻壑回大明。
這也不怪勳貴們,因爲王振當政之後,對勳貴們視若奴仆,有些公侯見到王振,都要跪下行大禮,稍有不從就會招來滅門之禍。
東廠和錦衣衛也徹底成爲王振等宦官的爪牙,現在的廠衛之名,比之朱棣時還要讓人膽寒,隻是王振并不知道,錦衣衛和東廠這些爪牙之中,同樣混入了不少大漢的探子,有些甚至做到了廠衛的高層,所以朱瞻壑才會對大明的情況了若指掌。
就在朱瞻壑沉思之時,忽然隻見一個女官飛奔而來禀報道:“啓禀陛下,李齊李尚書求見!”
“召他進來!”
朱瞻壑對女官吩咐道。
吸取了王振和喜甯這些宦官專權的教訓,朱瞻壑已經下旨,大漢宮中不再招收宦官,原本的宦官出宮後,集中到城外的一處皇莊中,朝廷會派人爲他們養老。
至于宮中所需要的人手,外皇城可用男子,内皇城則隻用女官,畢竟女官的制度已經十分成熟,而且還可以随時出宮嫁人,完全可以滿足宮中的需求。
女官答應一聲,邁着小碎步飛奔而去,不一會的功夫,就見須發花白的李齊走了進來禀報道:“陛下,大明派出使團,不日就将抵達我們大漢!”
托當初張太後在世時打下的基礎,大明與大漢兩國互派使團,使得兩國的邦交大爲改善,各方面的交流也更加的緊密,哪怕張太後已經去世多年,但每隔幾年就會派出使團這個傳統,卻還是保留下來。
“照例接待吧,這次率領使團的人是誰?”
朱瞻壑有些心不在焉的問道。
“大明派的使節由禮部左侍郎楊善擔任!”
李齊立刻回答道。
“竟然是他!”
朱瞻壑聽到楊善的名字也是一愣,他對這個名字還是很有印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