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晚,楊士奇正準備下值,卻忽然接到朱瞻壑的召見,于是他隻得改道來到詹事府。
做爲大漢的重臣,楊士奇平時見到朱高煦的時間并不多,因爲朱高煦大部分時間都不在京城,朝中政務全都交給了太子朱瞻壑處理,所以楊士奇大部分時間都隻能往詹事府跑。
本來楊士奇以爲朱瞻壑見自己,是有什麽特别緊急的政務,所以也沒多想,但是當他來到詹事府時,卻隻見朱瞻壑皺着眉頭坐在那裏,似乎有什麽心事。
“殿下……”
楊士奇正想開口詢問朱瞻壑找自己來的原因,卻隻見對方一揮手打斷他道:“楊尚書不必着急,等下李齊來了咱們再一同商議!”
“是!”
楊士奇聞言心中一凜,李齊是朱瞻壑的心腹,現在掌管戶部,在朝中官員之中,位置僅在他之下,現在朱瞻壑把他們兩人都找來,肯定是有什麽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商議。
就在這時,隻聽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就見李齊快步走進來行禮道:“拜見太子殿下!”
“嗯!”
朱瞻壑終于擡起頭看了楊士奇和李齊一眼,這才沉聲說道。
“今日父皇和我說了一件事,我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陛下不會是又想出兵吧?”
楊士奇聞言也不禁苦笑一聲道。
朱高煦是個戰争狂人,這才剛過幾天安甯日子,他就又呆不住了,之前跑去喀布爾轉了一圈,前段時間又提起出向西擴張,那裏可是大食的地盤,雖然大食的實力比不上帖木兒,但也是一個強敵,因此被楊士奇等人勸住了,畢竟現在大漢的主要精力放在埃及那邊,沒必要再和大食打起來。
“父皇的确是想出兵,而且還是想出兵大明。”
朱瞻壑兩手一攤,直接說出朱高煦的想法道。
朱高煦讓他做好出兵大明的準備,這種事他肯定要和楊士奇這些重臣商議一下,畢竟這關系到大漢未來的戰略方向,沒有大臣的配合可不行。
“什麽!”
楊士奇和李齊聽到朱瞻壑的話,全都是大吃一驚,兩人做夢也沒想到,朱高煦建立了大漢還不滿足,竟然還想殺回大明,奪取大明的江山社稷,這要是傳出去的話,恐怕大漢與大明之間就永無甯日了。
“這件事說來也怪我那位堂兄,他登基後的表現實在有點差強人意,皇爺爺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也會後悔自己當初看錯了人……”
朱瞻壑說着,就把今天在武英殿發生的事情詳細的講了一遍。
楊士奇和李齊聽完之後,各自都露出沉默的表情。
雖然大漢離大明十分遙遠,但大漢這邊都是大明出身的,哪怕現在他們來了大漢,但在大明還是有不少的親朋好友,特别是楊士奇和李齊這些官員,誰還沒幾個朝堂上的朋友?
所以他們對大明的情況也十分了解,甚至還有一些朋友私下裏向他們抱怨過朱瞻基,畢竟有些話不能在大明說,但在大漢就沒那麽多顧忌了。
“殿下,那您的意見呢?”
過了好一會兒,李齊這才看了看旁邊沉默不語的楊士奇,然後第一個向朱瞻壑問道。
做爲朱瞻壑的心腹,李齊比楊士奇更受朱瞻壑的信任,所以有些話楊士奇不好開口,隻能由他開口了。
“我就直說了吧,對于大明,我并沒有任何野心,是否出兵我也不在乎,我在乎的隻有一點。”
朱瞻壑說到這裏掃視了一下楊士奇和李齊兩人。
“哪一點?”
楊士奇這時也忍不住問道。
“無論日後大漢與大明走到哪一步,我都不希望重演當初靖難之役的慘狀,畢竟四年打下來,整個山東都被打爛了,直到現在都沒能完全恢複。”
朱瞻壑說到最後也歎了口氣,大漢第一批移民,幾乎全都來自山東一帶,雖然不能說是靖難的原因,但也和靖難有很大的關系。
“殿下宅心仁厚,我明白您是不想看到兩國爆發戰争,從而造成生靈塗炭,既然如此,不如我們一同去見陛下,勸他打消攻打大明的想法如何?”
楊士奇猶豫了片刻,終于向朱瞻壑建議道。
“楊尚書,我父皇的脾氣您還不知道嗎,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倒還可以勸說,但像這種事關國策的大事上,隻要他做出決定,就絕對無法更改,要是能勸我早就勸了。”
朱瞻壑這時卻苦笑一聲道。
“殿下不想兩國生靈塗炭,可陛下又一意孤行的想要出兵大明,這可就有點矛盾了,除非陛下能像上次那樣,直接突襲京城,并且順利抓住大明的皇帝,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内結束戰争。”
李齊想了想這才發表看法道。
“這不可能,上次陛下突襲北京,全都是因爲大明那邊沒有任何防備,但自從那件事後,天津一帶就駐紮有重兵,海上嚴查各各路船隻,根本不可能無聲無息的把大軍運到天津。”
楊士奇立刻搖頭道,當初他可是内閣大臣,與楊溥、楊榮的交情都不錯,現在大明的内閣之中,有一半人他都認識,因此對大明的情況也十分清楚。
“這就麻煩了,如果不能突襲,那就隻能正面交戰,到時戰場又在大明,肯定少不了傷亡。”
李齊說到最後看了看朱瞻壑,這顯然不是對方想看到的。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比如大明内部如果出了問題,到時他們自顧不暇之時,我們忽然出兵,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當然這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
朱瞻壑這時卻忽然說道。
“殿下您的意思是說,大明内部會出問題?”
楊士奇和李齊聽到這裏,也全都震驚的看向朱瞻壑,他們可都了解朱瞻壑的性格,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他肯定不會說出這種話。
“不錯,大明最大的問題,就在我那位堂兄身上,除了他自身外,他現在實行的那些短視之策,遲早會爲大明引來一場大禍!”
朱瞻壑信心十足的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