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戶制度的敗壞,是大明由盛轉衰的關鍵,如果朱瞻壑還在大明,肯定會考慮改革軍制,從根本上消除軍戶制度帶來的影響。
但很可惜,現在的皇帝是朱瞻基。
夏元吉在講完軍戶所受的壓迫,以及逃亡的原因後,隻見朱瞻基神情冷淡的道:“就算是軍戶們有冤屈,也不能成爲他們逃亡海外的理由,朕打算下旨,禁止軍戶逃亡海外,若有人敢協助軍戶逃亡者,定要加以嚴處!”
“陛下,禁止軍戶逃亡隻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約束各地的将官,保證軍戶的生計,隻有這樣才能治本啊!”
夏元吉立刻再次道。
夏元吉很清楚,就算朱瞻基下旨,也根本無法阻止軍戶逃亡,畢竟人家都快要活不下去了,誰還在乎什麽聖旨?
“一個小小的百戶、千戶,就能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吃兵肉、喝兵血,如果他們背後沒有人,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膽子?”
沒想到朱瞻基忽然意有所指的說道。
夏元吉聞言先是一驚,随即就反應過來,這是朱瞻基在暗示他,軍戶們受欺壓,本質上是軍制的敗壞,而軍制的背後,則是各家勳貴,如果想要徹底解決這件事,最後難免會查到勳貴們的頭上。
其實朱瞻基對這件事看得十分透徹,小小的百戶、千戶都能吃空饷獲利,如果沒有上頭的縱容,他們根本沒有這個膽子,所以肯定有勳貴牽扯其中。
而楊榮他們之所以那麽積極,其實也是想借這件事,調查到勳貴們的頭上,從而打擊勳貴在朝堂上的勢力。
勳貴在這件事上并不無辜,文官們也并不僅僅是爲了正義,一切的根本,其實還是文官集團與勳貴集團的權力争鬥,所以朱瞻基之前才沒有急着處理這件事。
“陛下,臣知道這件事十分複雜,但軍戶才是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因此不妨借此敲打一下某些人,讓他們不要做的太過分。”
夏元吉猶豫半晌,終于再次建議道。
“所以啊,朕決定派人清查各地的軍伍缺額,但這個度也要把握一下,不能燒得太大,否則會影響到朝廷的穩定,這點夏尚書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朱瞻基再次點醒道。
他之所以把夏元吉留下來,就是讓他日後盯着楊榮等人,他們查可以,但絕不能牽扯到太多的人。
“老臣明白,但各地駐軍的敗壞,已經影響到朝廷在各地的穩定,臣覺得應該想個辦法,從根本上解決此事!”
夏元吉先是點頭,随後再次建議道。
說起來夏元吉也是受朱瞻壑的影響太大,或者說他習慣了,遇到事情就想徹底解決隐患。
“軍戶制是大明的國本,想要解決談何容易,此事急不來,隻能徐徐圖之!”
朱瞻基卻搖了搖頭道。
而在說到這裏時,隻見朱瞻基似乎想到了什麽,猶豫了一下終于還是開口道:“說來說去,都要怪開海,要不是開海,又何須操心軍戶逃亡一事?”
“陛下,開海之事利大于弊,絕不可因噎廢食啊!”
夏元吉聞言也是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勸說道。
當初朱高熾死之前,就曾經一意孤行的想要重啓海禁,幸好他及時死了,否則還不知道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可是現在朱瞻基竟然開始抱怨起開海,這讓夏元吉也不由得想到朱高熾,生怕對方腦子一抽,也走上朱高熾的老路。
“呵呵,夏尚書放心吧,朕也隻是一時心有所感,随口抱怨兩句罷了,對于開海,我還是十分贊同的!”
沒想到朱瞻基這時再次哈哈一笑道。
當然他嘴上說的和心裏想的是否一緻?恐怕也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陛下可是吓死老臣了,自從開海之後,每年各地海關上繳的稅收都在上漲,已經成爲朝廷重要的财源之一,比如這次的河南水災,朝廷赈災的錢糧,許多都是要從海關出的!”
夏元吉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道。
他也分不清朱瞻基的話是真是假,但無論朱瞻基心裏是怎麽想的,重啓海禁都是絕對不可行的,不光是勳貴們反對,許多文官同樣與海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至于依靠海貿生活的百姓,更是不知凡幾?
可以說大明的上上下下,已經與海貿牢牢的捆綁在一起了,重啓海禁,就相當于自己砍自己一刀,到時就算大明不死,也要重傷。
“我隻是随口一說,夏尚書你不要那麽緊張,更何況如果我真的重啓海禁,恐怕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我那位在天竺稱帝的二叔,到時他說不定會再來一次馬踏京城,暗中勾結他的人肯定比上次更多!”
朱瞻基說到最後時,臉色也不禁陰沉下來。
大明與大漢之間的海貿來往頻繁,特别是大漢,不但通過海貿獲得巨額的利益,同時還得到了大明源源不斷的移民,哪怕朱瞻基想要禁止也沒用,畢竟大明的海岸線那麽長,如果百姓要去天竺,總會找到辦法的。
所以朱瞻基如果真的重啓海禁,朱高煦肯定第一個不答應,到時兩國還真有可能爆發戰争,以朱高煦和朱瞻壑的影響力,他們完全可以聯絡那些,因海禁導緻利益受損的人,說不定根本不用朱高煦和朱瞻壑動手,大明國内的這些人就會聯手把朱瞻基賣了。
夏元吉聽到朱瞻基的這些話,也終于松了口氣,不管怎麽說,朱瞻基心中有顧忌,應該不敢像朱高熾那樣,不管不顧的重啓海禁。
“好了,朕累了,夏尚書你先回去忙伱的事吧,楊榮那邊你幫朕盯着點!”
朱瞻基看到夏元吉的神情變化,似乎也有些煩躁,當即一揮手道。
“臣告退!”
夏元吉也立刻退出了武英殿。
不過在出了殿門時,他卻忽然停下腳步,扭頭看了看這座熟悉的大殿,想起當初朱瞻壑在的時候,無論朱棣遇到什麽樣的難題,朱瞻壑似乎總有辦法幫他解決。
可惜現在這座大殿換了主人,朱瞻壑也去了大漢做太子,大明這邊似乎越來越不好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