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在獅子港休整了幾天後,就再次北上抵達德爾巴港,随後棄船乘車,又走了半個月左右,終于抵達了德裏城。
這一路上朱瞻壑一邊走,一邊觀察着這一路的風土人情。
後世網絡發達,也讓許多沒去過天竺的人,對他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而在朱瞻壑的印象中,天竺就隻有一個字,那就是“髒”。
什麽死屍飄浮的恒河水,到處都是垃圾便溺的街道,以及随處可見的瘦牛和流浪漢等等,組成了許多人對天竺的第一印象,當然這些也都是事實。
而朱瞻壑現在看到的,則是一個幾百年前的天竺,相比于後世的那個天竺,這個時代的天竺竟然要好一些,主要是這個時代的天竺人口比較少,不像後世那個人口爆炸的天竺,生存環境已經惡劣到極緻。
人口少,也就意味着人均資源多,再加上朱瞻壑走過的這些地方,無論是獅子城還是德爾巴港,都有大量的漢人移民,特别是獅子城中,漢人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半。
漢人的到來,不但帶來了先進的文明,同時也帶了更健康的生活習慣,衛生僅僅隻是其中之一。
其實别說天竺了,就連歐洲的巴黎,都還處于屎尿圍城之中,不得不發明高跟鞋防止踩中大便,香水更是必須品,以此來掩蓋身上的惡臭,相比之下,大明的各個城市簡直太幹淨了。
當然出了城市後,條件就比較差了,經常能見到一些土人随地便溺,家畜也常常圍堵在路上,造成交通的擁堵,但總的來說,這些都是小問題。
從德爾巴港到德裏的這段路上,随處可見一個又一個漢人移民居住的村寨,這些村寨一般都修有簡單的防禦工事,四周被土牆包圍,晚上還有村民自發巡邏。
這主要是因爲之前土人受上層婆羅門的挑撥,與漢人移民發生了沖突,現在雖然鎮壓下去了,但漢人移民還是保持着警戒的習慣,甚至在農閑時,村子裏還會組織青壯習武,這樣萬一遇到危險,也能有自保之力。
當朱瞻壑他們一行人抵達德裏時,發現這裏的漢人移民數量更多,整個德裏城有十五萬居住,其中漢人數量超過十萬,這十萬人并不是都居住的城裏,而是分布在德裏城四周,使得德裏成爲漢人在天竺最大的聚居地。
楊士奇得知朱高煦回來的消息,也立刻率領文武百官前來迎接。
“世子!多年不見,你比以前更成熟了!”
楊士奇向朱高煦行過禮後,這才來到朱瞻壑面前寒暄道。
“哈哈,楊長史你的變化也不小,這一路我父王可是一直向我誇你,說伱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朱瞻壑也笑着還禮道。
現在的楊士奇相比當年,看起來蒼老了不少,特别是皮膚被曬的黑中發紅,簡直都快能和天竺本地的土人相比了,光是從外表上就能看得出來,這些年他在天竺應該吃了不少苦。
所以朱瞻壑見到楊士奇也有些心虛,當初要不是他推薦楊士奇擔任長史,說不定對方還能舒舒服服的呆在大明,現在也可能進入内閣了,權力不比現在小多少。
不過楊士奇雖然蒼老了許多,但精神卻很好,對朱瞻壑也十分熱情,兩人聊了幾句後,他又給朱瞻壑引見了一下身後的官員,這些官員有些是朱瞻壑認識,都是以前王府的屬官,但有些卻很眼生,估計是朱高煦來到天竺後才提拔起來的。
朱瞻壑并沒有在人群中見到張興和常威,他們都是朱瞻壑親自推薦給朱高煦的,現在也是朱高煦的得力幹将,之前朱高煦離開天竺,因此張興和常威就率兵駐守在天竺北方的邊境,現在也沒辦法脫身,當然也不能回來迎接。
随後朱高煦和朱瞻壑在楊士奇等人的陪同下,一同進到德裏城中。
隻見城進街道寬闊,兩側的店鋪秩序井然,而在街道背後,還有不少地方在大拆大建之中,修建的新建築都是中原風格的,估計再過幾年,整個德裏城的城建就會煥然一新,成爲海外的一座華夏城市。
沿着進城的大道一路向前,很快就來到一處王宮,這裏也就是朱高煦的漢王府,以前是德裏蘇丹的王宮,朱高煦占領這裏後,将這座王宮簡單的改造了一下,就做爲自己的王府居住,所以整個王宮帶着濃重的伊斯蘭風格。
“瞻壑,這座王宮小了點,裏面的宮殿也怪模怪樣的,以前我一個人住,倒也不在乎,現在你和你娘都來了,你就組織一下工匠,重新建一座王城出來,直接照抄南京皇城就行!”
朱高煦這時指着王宮向朱瞻壑吩咐道。
“沒問題,父皇要登基稱帝,也的确需要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城!”
朱瞻壑當即點頭道。
站在最近的楊士奇聽到父子兩人的對話,特别是聽到“登基稱帝”這四個字,也讓他驚訝的看朱高煦一眼,但随即又微微一笑,畢竟這早就在他意料之中了。
王宮之中的大殿早就準備好了酒宴,楊士奇率領百官再次向朱高煦和朱瞻壑行禮,慶賀他們順利歸來,随後這場接風宴也正式開始。
朱瞻壑借着酒宴,也和王府的這些官員再次熟悉了一下,之前楊士奇雖然介紹了一遍,但他當然不可能全都記住,另外他還要搞清楚這些官員的職務與能力,這絕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朱高煦也十分高興,酒宴最後喝的大醉,被人扶着回宮中休息。
朱瞻壑倒是沒怎麽喝酒,而是楊士奇聊了許多,主要是熟悉一下德裏這邊的情況,以便日後更好接手,畢竟朱高煦平時隻管打仗,很少會理會内部的政務。
“世子,政務方面您不必擔心,接下來我會帶您慢慢熟悉,隻是現在卻有一件事,卻需要您幫忙,否則我們根本做不成!”
沒想到就在這時,楊士奇忽然神情凝重的開口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