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東的情況,朱棣也氣的想要殺人,山東距離京城不算遠,可境内亂成一團,他卻沒有得到任何的風聲,爲此他把都察院上下全都臭罵了一頓。
“皇爺爺,我之所以來這麽晚,也是想多收集一些山東的情況,現在山東到處都是流民,民間怨氣沖天,對官府極爲痛恨,各地駐軍的軍饷也被克扣,導緻軍中的将士也是軍心浮動,幾千人連一個小小的山寨都打不下來。”
朱瞻壑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從種種迹象看來,山東都将面臨一場聲勢浩大的民變,現在隻差一個導火索,而唐賽兒化名佛母,在民間擁有極大的聲望,若這時将她抓起來問罪,很可能因此引發民變!”
“這麽嚴重!”
朱棣聽到朱瞻壑的話也是吓了一跳。
之前朱瞻基回來時,向他禀報過山東的情況,但他一直覺得隻是官員的問題,隻要他下旨将官員問罪,然後再赈濟一下災民,應該就能将這場亂子平息下去,可是現在聽朱瞻壑的意思,顯然是他想得太簡單了。
“山東的情況遠比我說的還要嚴重,因爲民間的混亂,導緻各種藏在暗處的勢力浮出水面,甚至大肆發展勢力,唐賽兒隻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個,另外還有其它數十股勢力,幾乎遍布整個山東全境!”
朱瞻壑說着,從袖子中拿出一份奏本,然後雙手呈交給朱棣。
奏本上是朱瞻壑調查到的情況,除了唐賽兒外,民間還有白拜兒、高羊兒、王住兒等幾十股大小勢力。
在原來的曆史上,唐賽兒率領幾千部衆,第一個起兵造反,随即就有幾十股大小勢力起兵響應,席卷青州、萊州、莒州、膠州等多個州府。
這些起義軍所到之地,砸毀官衙,處死當地的貪官污吏,以及地主惡霸等等,從而吸引了更多的貧苦百姓加入義軍,連青州城都被義軍攻破,一時間甚至有向山東境外漫延之勢。
最後朱棣派安遠侯柳升領兵平叛,結果卻因爲輕敵,導緻平叛的大軍再次戰敗,幸虧那位衛青将軍橫空出世,這才讓官府平定了叛亂,但唐賽兒卻逃脫了。
事後朱棣爲了抓捕唐賽兒,據說抓了一萬多尼姑和道姑,但最後卻一無所獲,唐賽兒是生是死也成爲一個曆史謎團。
朱棣看着手中的奏本,臉上的神色也越發的難看。
相比朱瞻基禀報的情況,朱瞻壑調查的情況更加詳細,不但有民間各地的勢力分布,另外還記錄了各地百姓的慘狀,以及當地官員的刻意隐瞞和不作爲,一樁樁一件件,看起來都是那麽的觸目驚心。
最後朱棣将奏本輕輕的放下,閉上眼睛似乎是想讓自己冷靜一下,但急速起伏的胸口卻出賣了他。
過了好一會兒,朱棣這才睜開眼睛道:“山東左右布政使、參議、按察使、按察副使,這些官員上下沆瀣一氣,竟然将消息捂的如此之嚴,若真等到民變的那一天,他們就不怕朕拿他們開刀嗎?”
“皇爺爺,以我估計,這些官員剛開始可能也沒想到事情會嚴重到這一步,也許剛開始隻是出了一點小問題,然後他們掩蓋下來,結果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甚至從而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到時他們想要反悔也晚了,隻能一層層的掩蓋下去!”
朱瞻壑說到最後時也歎了口氣。
後世有句俗話,叫做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掩蓋,官場上的事也是如此,估計許多官員也是騎虎難下,隻能按照慣性走下去了。
“所以你不敢動那個唐賽兒,怕因此引發民變。”
朱棣這時終于冷靜了幾分,于是再次向朱瞻壑問道。
“正是,山東的局勢,就像是一座堆滿火藥的倉庫,任何一點火星,都可能引爆這座倉庫,而唐賽兒化名佛母,在民間施粥赈災,在青州一帶頗有名望,如果她出事,肯定會引發一場動亂,到時說不定就會演變成一場民變!”
朱瞻壑鄭重的點頭道。
“可她竟然綁架了你大哥,犯下如此大罪,也絕不能輕饒!”
朱棣卻還是不甘心的道。
朱瞻基可是朱棣一手帶大的,也是選定的皇位繼承人,甚至朱高熾能成爲太子,都沾了朱瞻基的光,因此這次朱瞻基被綁架,已經觸犯到朱棣的逆鱗。
“皇爺爺,其實大哥被綁架,完全是一場意外,唐賽兒他們并不知道大哥的身份,綁架他也隻是爲了圖财,而且據我所知,他們綁架勒索得到的錢财,有一大部分都用于赈濟災民,雖然有收買人心之嫌,但也的确穩定了當地的局勢。”
朱瞻壑卻爲唐賽兒解釋道。
“聽你這話的意思,伱對那個唐賽兒似乎十分同情啊?”
朱棣眉毛一挑,再次看向朱瞻壑問道。
“我不是同情她,而是佩服她,想她一個弱女子,在丈夫被官府打死後,父親也因此被氣死,她卻能接替丈夫,發展出一支不小的勢力,論才能的話,她可比山東那些欺上瞞下的官員強太多了。”
朱瞻壑正色道,以唐賽兒的才能,根本輪不到别人去同情,朱瞻壑對她更多的還是佩服,如果換他是唐賽兒,恐怕根本做不到唐賽兒現在的位置。
“算了,小小一個唐賽兒,暫時還影響不了大局,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山東的局勢,以你之見,接下來該如何平息山東的亂局?”
朱棣大袖一揮,再次把主題轉到山東的局勢上。
通過朱瞻壑的禀報,朱棣也終于明白,山東的亂局之複雜,絕不是殺掉幾個官員就能平息的,甚至一個搞不好,就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民變,到時不但損失巨大,朱棣的一張老臉也會因此丢盡。
“山東的局勢的确不好解決,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朱瞻壑聽到朱棣不再糾結唐賽兒的問題,終于松了口氣道。
“你有什麽辦法?”
朱棣立刻追問道。
朱瞻壑的能力早就得到朱棣的肯定,再加上他又去過山東,了解那邊的情況,因此朱棣對朱瞻壑的意見也十分重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