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之中,喊殺聲震天,各部将士在校場上演練着最近操練出的成果。
朱高煦站在高台上,一邊欣賞将士們的演練,一邊和楊士奇、張忠商議事情。
“事情就是這樣,移民中的女子太少,我和張公子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從舊港那邊招募一些移民過來,應該緩解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楊士奇把自己的打算講出來道。
“行,這些事你們看着辦,有什麽需要我做的盡管開口!”
朱高煦大手一揮道,他實在沒心思管這些小事,所以平時都是交給楊士奇去處理。
“是,那到時我以王爺您的名義,派個使節去舊港,和施進卿商量一下這件事,應該問題不大,畢竟他們想要在南洋生存,就需要有人在背後支持他們。”
楊士奇當即點頭道。
朱高煦點頭,随後又看向張忠道:“這次回來,暫時不會再回大明了吧?”
“船隊需要休整一段時間,估計要年底才會再動身。”
張忠立刻回答道。
“剛好,我準備在德爾巴港打造一支水師,需要有人坐鎮,你有沒有興趣?”
朱高煦向張忠問道。
雖然張忠一直爲朱高煦做事,更負責下西洋的船隊,但一直沒有正式的官職,這次朱高煦要讓張忠坐鎮水師,肯定要正式封官了。
“屬下願聽從王爺調遣!”
張忠當即行禮道,他早就等着這一天了,畢竟他不打算再回大明,日後隻能紮根于天竺了。
“很好,暫命你爲水師都督,領一衛兵馬,同時調撥一批戰船,由伱來統領,争取早日打造出一支能用的水師來!”
朱高煦當即任命道。
兩次下西洋,已經證明了張忠的能力,而且對于現在的朱高煦來說,正需要一支正式的水師,沒有人比張忠更加适合這個官職了。
“臣遵命!”
張忠當即興奮的答應道。
雖然他隻有指揮船隊的經驗,并沒有正式的指揮水師打仗,但他手下并不缺這方面的人才,許多人都是從大明的水師中挑出來的,再加上戰船也是現成的,他手下的船隊中,有不少都是大明的戰船,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朱高煦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當即回到王府,簽署了對張忠的任命,如此一來,他手下的第一支正式的水師也終于成立。
不過也就在這時,朱高煦卻讓其它人退下,房間中隻留下楊士奇和張忠兩人,這才開口道:“最近有人上書,說是想請我正式立國稱帝,你們覺得此事如何?”
“萬萬不可!”
沒想到楊士奇和張忠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反對道。
“你們也覺得不行嗎?”
朱高煦訝然,随後又自語道。
“其實我也覺得有些不妥,畢竟我爹在世呢,他是皇帝,我若是再稱帝,豈不是和他平輩了嗎?”
“王爺英明,陛下全力支持王爺來天竺,若這時您稱帝,就算陛下表面上不說什麽,但難免心中不快,日後咱們再想從大明得到支持,恐怕就不容易了。”
楊士奇立刻說道。
“正是如此,天竺現在缺少移民,瞻壑爲了移民的事,也是想盡了辦法,爲的就是不影響大明的利益,甚至把主意打到囚犯的身上,若王爺您現在稱帝,瞻壑在大明那邊就更難做了。”
張忠也緊跟着開口道。
“有道理,不能讓瞻壑爲難,等下我非把勸我稱帝的人臭罵一頓不可!”
朱高煦當即一拍巴掌道。
别人勸他稱帝,他說不動心肯定是假的,但他并沒有多想,隻是覺得不妥,現在聽到楊士奇和張忠的話,也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問題。
“其實稱帝的事也不是不可以,但卻不是現在,至于要等到瞻壑從大明來天竺之後再說。”
張忠忽然再次道。
如果朱瞻壑從大明來天竺,也就意味着他在大明再呆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了,估計那時朱棣早就去世了,到時朱高煦再稱帝也不遲。
“正是如此,下面的人想要勸王爺稱帝,其實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想要封賞,畢竟王爺若是稱帝,肯定要大封群臣,到時必定會有一批公侯出現,從而封妻蔭子!”
楊士奇這時也開口道。
其實對于要勸朱高煦稱帝這件事,楊士奇也早就知道,更清楚他們的心思,當然這也正常,畢竟誰不想封侯拜相,連楊士奇自己都有這樣的野心。
但爲了大局着想,現在絕不是稱帝的時候。
“對大臣的封賞的确是個問題,畢竟現在有功的将士那麽多,如果隻賞賜官職和錢财,卻沒有相應的爵位,恐怕也難以讓人心安啊。”
朱高煦這時再次說道。
從這裏也能看出朱高煦的确成長了許多,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會考慮這些問題,但現在他獨立在外,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慮到。
“這的确是個問題,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王爺可以參照一下朝鮮。”
楊士奇博學多聞,這時再次提議道。
“朝鮮?他們除了美女還有什麽?”
朱高煦一愣,他對朝鮮的印象,也就是那些被進貢的朝鮮美女了,受朱棣的影響,朱高煦府上也有幾個朝鮮的侍妾。
“王爺有所不知,朝鮮是咱們大明的屬國,國王都需要皇帝的冊封,否則就無法繼承王位,而在朝鮮國内,是沒有公爵的,但卻有侯、伯、子、男四等爵位。”
楊士奇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接着這才笑道。
“所以王爺您完全可以參照朝鮮的爵位制度,去掉公爵後,以親王之身,分封侯伯子男四等爵位,這樣就算是傳到大明,别人也挑不出理來。”
“楊長史說得有道理,我覺得此事可行!”
張忠當即贊同道。
有朝鮮這樣的先例,朱高煦在天竺使用這套爵位制度更加合适。
“好辦法,那就依你所言,等下咱們商議一下對臣屬們的封号,我估計他們也都等急了!”
朱高煦聞言大笑一聲道。
有了爵位的分封,漢王府的文武官員們,也就可以安下心來,日後更加願意爲朱高煦賣命,畢竟爵位可不是一個虛号,而是相應的一套實際利益,同時也将他們牢牢的捆綁在朱高煦的戰車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