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交趾來的官員一字排開,頂着狀紙在吏部喊冤。
這麽大的場面,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不光是吏部,附近衙門的其它官員也湊過來看熱鬧。
不過當搞清楚這些官員喊冤的原因後,圍觀的官員也全都是義憤填膺,當初朱高煦就是因爲橫行霸道,甚至毆打禦史,才被百官圍攻貶去了交趾。
卻沒想到朱高煦去了交趾後,竟然還不知悔改,甚至變本加利的欺壓交趾的百姓,連這些交趾官員都跑來喊冤,簡直是罪大惡極。
而當這個消息傳到都察院時,整個都察院也再次沸騰。
特别是上次被朱高煦打成重傷的禦史劉進,更是帶頭寫了彈劾的奏本。
其它的禦史自然也不甘人後,于是在當天上午,各種彈劾朱高煦的奏本就如同雨點般落到朱棣的書案上。
武英殿内,朱棣将一份奏本甩到桌子上,随後扭頭向旁邊的朱瞻壑道:“看看你爹辦的好事,走到哪他都能給我惹麻煩!”
“這可不怪我爹,明明是黎利那幫人在誣告,他們是想借朝廷之手,幫他們恢複交趾土皇帝的身份地位!”
朱瞻壑這次卻堅定的站在朱高煦這邊。
“我當然知道他們是誣告,可是你看看這桌子上的奏本,都察院、六科給事中、吏部、刑部,甚至是兵部都上書彈劾你爹了!”
朱棣再次沒好氣的道。
雖然朱高煦用雷霆手段解決了交趾的隐患,對大明來說的确是件好事,可關鍵是朱高煦竟然把黎利等人送到京城,而且還惹來這麽大的麻煩,這才是朱棣生氣的原因。
“言官和吏部、刑部上書我能理解,但兵部湊什麽熱鬧?”
朱瞻壑聞言卻十分不解的問道。
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都是言官,有風聞奏事之權,黎利等人又是在吏部告狀,所以吏部上書是應該的,至于刑部就更不用說了,畢竟這種案子他們也有權插手,可兵部好像沒有理由彈劾朱高煦才對。
“兵部怎麽是湊熱鬧了?人家奏本上說的很清楚,漢王擅自對交趾内部用兵,這本就越權了,兵部當然要參他一本!”
朱棣再次沒好氣的道。
他氣朱高煦辦事太不幹淨,這要是換他來做,黎利等人根本不可能有發聲的機會!
“他們想彈劾就彈劾吧,反正我爹也要離開交趾了,他們總不能追到天竺去!”
朱瞻壑呵呵一笑再次道。
“伱爹走了一身輕松,可我還得面對大臣們的怒火,别的不說,明天朝堂上肯定又是群情鼎沸,到時我也得給大臣們一個交待。”
朱棣瞪了朱瞻壑一眼,想到明天上朝的事,他都感覺頭疼,甚至考慮要不要請假算了?
“皇爺爺放心,您明天盡管上朝,到時我請您看一場好戲!”
朱瞻壑卻胸有成竹的笑道。
既然早就知道黎利等人進京,他當然不可能沒有任何準備,事實上他一直在等着這一天,甚至連黎利等人在吏部告狀,都是他在背後推動的。
“你已經有了安排?”
朱棣聞言也驚訝的看向朱瞻壑問道。
“是的,到時皇爺爺您不但能看一場好戲,而且還能堵上群臣的嘴,讓他們長點教訓,免得一個個聽風就是雨,屁大點事他們都想鬧翻天!”
朱瞻壑冷笑一聲道。
朱棣對朱瞻壑最後面的話也深表贊同,雖然他需要官員幫他治理天下,但這幫官員也同樣會給他找麻煩,許多時候還會團結起來對抗皇權,使得朱棣也十分惱火。
如果朱瞻壑能讓這幫官員吃個教訓,這對朱棣來說簡直再好不過了。
第二天早朝,朱棣還是像往常一樣來到朝會上,果然隻見禦史劉進第一個站出來道:“啓禀陛下,昨日交趾官員齊聲在吏部喊冤,狀告漢王在交趾橫征暴斂、擅自出兵欺壓當地的世家大族,實在是罪大惡極,還請陛下還交趾百姓一個公道!”
劉進的一番話,立刻點燃了朝會上其它官員的怒火。
隻見一個又一個官員站出來,紛紛上書彈劾朱高煦,罪名也是大同小異。
可以說眼前這一幕,再次重演了當初百官圍攻朱高煦的場景。
面對官員們的彈劾,朱棣也不能沒有表示,于是開口問道:“交趾告狀的官員在哪裏?”
“啓禀陛下,黎利等交趾官員皆在午門外等候!”
吏部尚書蹇義站出來回答道。
“宣他們進來!”
朱棣吩咐道,既然有告狀的苦主,當然要見一見,總不能隻聽劉進這些人的一面之詞吧?
黎利等人也是第一次進宮,當穿過高大的午門,行走在宮殿重重的皇城之中時,這幫交趾來的官員也全都震驚的無以複加。
雖然自從進入到大明之後,這一路上已經給了他們很多的震撼,但那些震撼完全無法與大明的皇城相比,眼前這座宏偉的宮殿,甚至讓他們懷疑自己是不是還在人間?
最後黎利等人被帶到朝會上,這時他們才想起正事,于是當即上前跪拜道:“臣等參見吾皇萬歲!”
“都起來吧,你們昨日在吏部狀告漢王,今日朕召你們前來,是想親自聽一聽漢王在交趾都犯下什麽樣的惡行?”
朱棣神情冷峻的道。
說話之時,朱棣還特意看了旁邊的朱瞻壑一眼,今天朱瞻壑也特意參加了朝會,畢竟他要請朱棣看一場好戲,自己肯定也不能錯過。
“啓禀陛下,臣等本是清化府的官員,一向聽從朝廷的号令,從來不敢有半分懈怠,但是漢王去了交趾後,卻無緣無故出兵清化府,将當地數十個世家大族滅門,随後又逼迫我等籌備民夫工匠,甚至還征用我等的财産……”
隻見黎利站出來,添油加醋的将朱高煦所謂的“惡行”講了一遍,說到最後,他的聲音也變得十分悲憤,甚至失聲痛哭,後邊的潘獠等人也跟着一塊痛哭流涕。
這并不是完全在演戲,畢竟他們離開交趾,之前苦心經營的勢力也被瓦解,這讓他們如何不傷心?
朝會上的大臣看到黎利等人的可憐模樣,一個個也更加氣憤,甚至有人把憤怒的目光投向朱瞻壑身上,正所謂父債子償,朱高煦犯了錯,朱瞻壑這個兒子自然也要受到懲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