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靜氣,蘇硯按部就班地以神識調動内氣,激蕩氣海,嘗試于海中“生月”。
整個過程似乎過去了很久,又似乎隻是一瞬之間,靈氣和月華依舊在湧入,無有止境,可是始終沒有把蘇硯撐爆。
在蘇硯的心神之中,就如同亘古不知歲,洪荒不記年,此時他已經失去了對于時間的衡量,隻覺長久的寂靜中,忽地,充斥着無形物質的氣海底部,出現了一縷微光!
它看上去是如此渺小,滄海一粟都難以形容它的毫微。
但它又是如此的明亮,明亮到蘇硯“看”到的那一刻,便爲之癡迷;明亮到透出氣海、透出丹田、透出肉身,最終照射出蘇硯體外。
外界,稍早一些的時候。
在山頂上四人看來,随着光柱微微波動,随着靈氣和月華不斷湧入,蘇硯的身影除了愈發缥缈如仙之外,又多了一種用言語難以描述、難以形容的道韻。
這種道韻玄之又玄,它仿佛是大道與法則的無形體現,一般而言,不應該在如此低階的弟子身上出現。
望着這一幕,顧甯風的神色有些凝重起來,按理來說這種現象是好的,但是這超乎了他的認知,因此他心下也有少許忐忑不安。
忽然,一點微光在蘇硯腹中亮起,玄平真人先是咦了一聲,然後又搖頭喃喃念道:“不是這個顔色,我還以爲你提前給他服了洞冥草。”
服用過洞冥草的征兆,應該是如同顧真人先前在藏經樓那時一樣,胸腹中透出金光,而不是現在這樣,一點極微渺、又明亮如月的光華。
還不等顧真人回應,衆人忽見那道銀白光柱猛然擴大!準确來說,從九天之上、罡風之上傾洩而落的月華,在極短時間内多了十倍不止。
原本那光柱大概也就兩三人合抱方圓,所能籠罩的地域,比一根大殿的梁柱大不了多少,但是此時此刻,整個天同峰都沐浴在月華之下!
最可怕的是這還不止,雖然光柱的粗細不再擴大,但是精純的太陰月華卻源源不斷傾落,它們從光柱中底部溢出,向着天同峰四面八方奔湧而去,竟似要淹沒整個青城宮!
而這一切的一切,僅僅隻是爲了呼應蘇硯丹田那一點光亮。
如果蘇硯還醒着的話,他見到這一幕,估計第一念頭是:水漫金山寺。
可惜蘇硯一無所覺,他沉浸在那一點玄奧難言的明亮月華中,隻覺得天地間一切道妙都在這一點光亮中,道在其中、理在其中、法則在其中,似乎隻要将自己融入其中,他就能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此番天同峰出現的異象,聲勢極其浩大,已經遠超過築基異象的範疇,也遠超過顧真人之前的預估。
青城宮無數弟子從道宮、殿宇中奔出,他們先是驚訝,繼而驚異地看向通天光柱落下之地。
空中升起多道劍光、遁光、雲霞出來查看情況,靈覺敏銳的靈禽仙獸們也紛紛離巢,甚至有弟子誤以爲青城宮遭遇敵襲,差點奔去敲響警鍾了。
雖然本質上不是敵襲,但是青城宮護山大陣已經自行激發,此陣名爲【寶仙九室五色雲煙大陣】,本就是無時無刻處于半激發的狀态,隻是平常難以察覺。
此刻大陣已經完全顯現,整個青城洞天,三十六峰及其外圍,都被九層顔色各異的寶光重重疊疊籠罩住,天空中好像出現一道道瑰麗至極的極光,十分夢幻。
所有奔湧而出的銀白月華都被大陣困住,沒有再往洞天之外溢出,但這也讓月華越積越高.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傳承三千餘年的護山大陣,竟然無法切斷那道光柱與外界的連接。雖然此時隻是大陣自行激發,尚無掌教和各脈真人出面主持,但已經夠讓人吃驚了。
“那是什麽?!有人在進攻我宗?”一個弟子指着光柱大喊。
“不是吧,這好像是太陰精華?”旁邊人的語氣中帶着驚疑不定,按道理是太陰精華,但是怎麽跟天塌了一樣往下界傾洩?
四周同樣有許多弟子在讨論,“這,該不會是我宗哪位前輩要飛升了吧?!”
“難道是稀世寶物出世之兆??”
“那個地方好像是天同峰吧?怎麽回事,是顧真人修行時弄出來的動靜?”
“會不會是那個姓蘇的客人,我聽說他是太陰之體。”
“你在想什麽,這怎麽可能?!總之天同峰一定出事了。”
人群中,七殺峰的鄭文龍和劉孟星兩人也在,但是他們沒發聲,隻是互相對視了一眼,面色凝重。
在三十六峰各地一片喧鬧之際,各峰長老、執事快速反應過來,讓衆人保持肅靜、原地待命,同時派人去請示掌教、各脈真人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青城主峰,掌教真人站在上清宮門外,遙望天同峰位置。
他手撫長須,雖然面容還算平靜,但目光中多有訝異、不解等神色,看起來似乎并不像各脈真人想象中的那麽老謀深算,事事皆在他掌握之中。
各脈真人暫時還沒有閉死關的,此刻都是從居所走出,各自立于高處,遙望那道通天光柱。
以他們的見識眼界,自然不可能認爲這是敵襲,他們有的對蘇硯的事稍有關注,知道今天是他築基的日子;有的不知道,但隻要推算一下蘇硯的上山時日就能知曉。
但他們的各自反應依舊是很有趣,有人反而回望青城主峰方向;有人貝齒輕咬下唇、顯出少許不甘的模樣;有人面色嚴肅往天同峰飛去;有人忙着操縱大陣吸納無主月華
總之不多時後,就有一道道命令傳達下去,青城宮逐漸恢複秩序、安靜下來,與此同時,掌教和各脈真人們也齊聚天同峰。
這一刻出現在青城洞天的異象,其實影響遠不僅僅止于此處。
東海之畔,無明明境,蓮華古佛寺。
這座佛寺是現今傳承最久遠的佛寺,先後曆經七千五百餘年,曾經幾遭劫難,又幾度興起,現在仍是天下佛衆心目中的聖地。
佛寺占地極廣,在最後兩進有一間偏殿,殿中供奉着一尊石質佛像,佛像下除了香爐、木魚、桌案等物之外,還額外供奉着數件佛寶。
此時此刻,其中一件巴掌大小的黯淡蓮座,竟然自行散發出淡淡白色毫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