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兩軍的彙合,每個士兵都非常的激動。
太稀罕了。
王大炳親切的抱着不認識的袍澤,恨不得往對方的臉上親兩口,在如此遙遠的異國他鄉,一路的艱難,不是在行走,就是在睡覺,然後就是防備,打仗的時間很少。
能見到來自一個國家的兄弟,還有什麽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情。
全軍的士氣,達到了巅峰。
張輔和朱高煦等人也很高興,既有朱能的左路軍到來,還有他帶來了不少的友軍,連朱高煦都不得不感歎,此人不但拿了首功,一路的境遇也不可思議。
“那些人聽你的嗎?”
張輔關心的問道。
朱能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啥意思?”
衆人好奇。
朱能謹慎的說道:“聽不聽,也要看利益,各種緣由,不是簡單就可以說清的,如果想要讓他們賣命攻城,我看,他們也不是傻子。”
“攻城向來是最難得,何況這撒馬爾罕,本身就是大城,帖木兒又加固了幾十年,恐怕就算硬逼着他們上,不但無法攻下此城,還會導緻他們離心。”
“那要他們有何用。”
朱高煦不滿了起來,豈不是冤大頭,明軍在前頭打仗,他們在後頭占便宜。
朱能沒有生氣,仔細的解釋。
此人十分沉得住。
“郡王。”
“想要盡快的穩定地方,最快的手段,無異于拉攏地方的勢力一起打仗,既斷絕了他們和帖木兒的關系,讓他們成爲了仇敵,我們又能互相了解,建立更多的關系。”
原來的曆史上,永樂二年,朱高煦被封爲漢王,如今朱棣才登基,仍然是洪武三十六年的年号,所以人們稱呼爲郡王。
“怎麽看,我們大明都最吃虧。”
朱高煦不爽的說道。
一路來耗費了無數的物資,将士們也爬山涉水,曆經艱辛,到頭來就得到幾片無用的土地,在他看來,大明想要治理好亦力把裏,至少也要數十年。
無他。
沒有人口。
根據朱高煦的了解,撒馬爾罕地區還算是富裕些,土地勉強肥沃,越往西走越貧瘠,充滿了沙漠和山丘,硬地,很少見到肥沃的土地。
一直要經過木鹿,才能有一些平原的地區,最終要翻越幾座山脈,才能開拓起來,開始有了平原,也是遊牧民族搶劫的最好的地區。
也隻有願意遷移去那裏的遊牧民族,并建立國家,反倒是能長久的存在。
不過帖木兒卻故土難離,選擇了回自己的家鄉,而不是留在當地認真治理,否則靠着當地土地的肥沃,說不定能恢複生産,得到養活大軍的物資,結束以戰養戰的困境。
撒馬爾罕地區,也就是後世的烏茲别克斯坦。
是中亞五國人口最多的國家,高達三千六百餘萬,然後是北部的金帳汗國地區,後世的哈薩克斯坦,人口近兩千萬,其餘的三國從幾百萬到一千萬不等。
木鹿地區就是後世的土庫曼斯坦,國土面積是中亞五國最大的,才五百餘萬人口,卻在中亞五國墊底,可見土地的貧瘠。
“已經很好了。”
張輔爲朱能說話。
其實也就是大陸國家的思維,與西班牙的大航海,和英國的大殖民模式并不能同日而語,雙方所處的環境,和面對的局勢都不同。
“城裏聽說也有大明的商人,規模還不小,能不能指望他們裏應外合?”
“碰運氣。”
“還是要靠大炮。”
張輔不把運氣交給别人。
“重炮艱難,恐怕還要等一個月,難道大軍平白消耗糧草?更何況朱總兵帶來的好幾萬聯軍,我們可供應不起。”
自從大哥推動農業,發展工業化,他和父親在國内周邊一帶打戰,從來沒有操心過糧草,哪裏像現在,什麽都需要精打細算,讓人苦惱。
“糧草方面,不需要我們提供。”
朱能笑道。
一路來,舊地取糧。
有些勢力不願意和帖木兒撕破臉,想要當牆頭草,誰強就支持誰,朱能如何會置之不理。
既然如此。
朱能就帶着願意反抗帖木兒的勢力,消滅這些觀望的勢力,既能獲得糧草物資,又能消滅潛在的風險,還能逼迫更多的人和帖木兒翻臉,最後又斷絕了許多人的後路。
在交趾的兩年,朱能成長了不少。
衆人經過商議,放棄了攻城,選擇了圍起來,然後分出軍隊,往四周攻伐,等待後方大炮運來,再一舉攻破撒馬爾罕城。
并且派出騎兵去西邊,除了警惕之用,最好能打探帖木兒的大軍抵了何處。
撒馬爾罕都城自從上次的夜襲失敗,全軍覆沒,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厲害,沒有再敢派軍出城作戰,城中的軍隊本身也不多。
“我猜,我們的軍隊進退兩難。”
圓頂的房子裏。
地攤上坐着十幾名商人,穿着絲綢的長衫,打扮與城裏的人們格格不入。
“那是自然。”
“城池這般的堅固,大明的士兵雖然精銳,到底也是血肉凡人,又不是刀槍不入,攻打不下來也算是正常。”有人分析道。
“那我們?”
“不行。”
鄭剛一口否決。
“那《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可卻也是結合史料的小說,咱們是異國他鄉經商的商人,一路受到優待,如果現在城中造反,就算拿下了此城,那我們以後也不要想在别國做生意了。”
“而且事情傳開,大明在各國的商人,都要埋怨我們。”
衆人面面相觑。
“我大哥說得對。”
年輕的鄭昂大聲的支持。
“小聲點,别傳了出去。”有人提醒。
“可萬一我們的軍隊攻不下此城,導緻了皇帝陛下的西征失敗,難道我們也坐視不理?”
“怎麽不理?”
“帖木兒汗國的許多情報,不都是我們傳回去的?我們萬裏之遙的把内地貨物帶來帖木兒汗國,又從帖木兒汗國帶回大明的商品,稅賦交的少了?”
鄭剛非常的不客氣。
他對國内是不滿的。
隻有沒得門道的人,才會離開國家經商,因爲天下最大的市場在國内。
最掙錢的當然是煤炭行業。
看煤炭行業,乃至鐵礦等行業,國内管理的非常嚴格,門檻高不說,已經不是普通商人可以輕易進入的,加上傳統的煤礦商行們關系強大,資本雄厚,一般的商人也競争不過。
其他行業同樣如此。
圍繞大明工局體系,上下遊産業鏈,除了要有資本,還要有關系。
簡而言之。
利潤動人心,奈何他們吃不到。
誰願意離開國家,離開最富裕的市場體系,千辛萬苦冒着風險,去異國他鄉經商呢?他們這些沒有關系,資本也不夠雄厚的小商人們。
留在國内,他們最後隻有被吞并的下場。
當然了。
更大的因素是國内的競争太激烈了,最有名的莫過于那孔明燈商人,當初多麽的紅火,結果不也是失敗了,最後去了高麗。
商人們決定什麽也不做。
大明商人在城内的安分,讓許多的貴人非常的滿意。
“鄭家兄弟太固執了。”
“他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什麽道理?他們帶來的貨物,以及販賣回國,難道靠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大明的社會體系?沒有大明的發達繁榮,他們靠什麽經商?”
“那怎麽辦?難道真的冒着風險,以後别國也防備我們的危險?”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
鄭家兄弟同樣關起門來商議。
“大哥,如果朝廷軍隊拿下了撒馬爾罕,會不會對我們不滿?”鄭昂并不是外表所展露的年輕氣盛,反而有些忐忑。
鄭家兄弟在外,哥哥唱白臉,弟弟唱紅臉,兩人配合默契。
“你讓手下的人準備準備,如果朝廷軍隊勢強的時候,咱們就動起來,裏應外合,建功立業。”
鄭剛笑道。
鄭昂明白了,無奈的搖了搖頭。
大哥做事實在是小家子氣,隻是他們兩兄弟不靠關系,家裏也沒有太多的錢銀,能走到今日,就是靠着算計一分一厘的得失,才能維持起來。
隻是他們鄭家今非昔比,生意規模,在國内不值一提,可是撒馬爾罕地區,也算是大商人了,所以鄭昂看來,以往的方式要變一變才好。
大哥兩邊投注,又想要吃獨食,得罪的人太多了。
——
尼古苔裏和赫匝兩個部落,得知撒馬爾罕都城被圍攻,連忙聯絡周邊的部落支援撒馬爾罕都城,有些部落第一時間抵達,有些部落不願意,但也不敢違背,拖拖拉拉的,一個月後才算是集合了兩萬餘騎兵。
說是騎兵,其實也就是牧民。
帖木兒對于自己的地盤還算是照顧的,特别尼古苔裏和赫匝兩個部落,又收留過他,算是救命之恩,因此非常的偏袒。
兩個部落數十年下來,也成爲當地最大的勢力,同樣也對帖木兒忠心耿耿。
得知後。
火真領着五千騎兵,聯合萬餘聯軍,在阿姆河與錫爾河地區,展開了大戰,朱高煦則領一千騎兵在後方壓陣,随時策應火真。
牧民們平日生活在馬背上,日常的生活中,會形成一些默契,但是缺乏大規模戰術作戰的訓練。
隻有帖木兒的大軍,才具備這樣的能力。
火真本是蒙古人,又常年呆在大明的軍隊,對方的優劣,火真非常的清楚,沒有什麽新花樣,直接老三樣戰術碾壓過去。
戰事沒有意外。
兩萬餘部落騎兵,在明軍騎兵面前沒有還手之力,哪怕人多也沒有用,更不提同樣能打仗的聯軍,他們不願意攻城,但是在野外打仗還是支持的。
“明軍太厲害了。”
“是啊。”
“同樣的明軍,可以打敗五倍的敵人。”
“也就是眼前的五千明軍,可以打敗兩三萬的對手,所以你們可以看,他們都是按照這個比例出兵的。”
“沒辦法,他們缺乏糧草,隻能計算了再計算。”
各部的首領們,私下裏經常評價明軍。
這支遠道而來的軍隊,自稱是帖木兒汗國的宗主國,并且有帖木兒寫個他們國王的書信和使團獻表,許多的首領半信半疑。
可無論如何,這支軍隊的強大,已經是每個人的共識。
也正是看清楚了事實,許多人認爲帖木兒并不是大明的對手,加上常年受到欺壓,才促成了許多部落加入大明,不過巴裏黑地區的部落就不同了。
他們被帖木兒屠戮過,人人和帖木兒有仇,别說明軍戰鬥力強悍,哪怕稍微弱于帖木兒汗國,他們也會奮力幫忙的。
聽着遠處傳來,已經熟悉的槍炮聲。
明軍士兵果然又是兩道弧線分開,繞過對方的主力,并不與對方的軍隊糾纏,而是選擇了遠距離的攻擊,明軍也有士兵被對方的弓箭射下馬。
但更多的是對方的人被射的人仰馬翻,成片的陷入混亂。
明軍配合默契,動作迅速,在馬背上重新裝填,各軍号聲響起,旗幟揮動,從各什到各隊,乃至各部,猶如一個整體。
再一次抵近放铳。
才兩個回合,部落的騎兵們已經失去了秩序,各自爲戰起來。
“還不如我們呢。”
首領們看到對方的表現,露出了恥笑,見時機已到,果然,明軍那邊吹響了約定好的軍号聲,代表了聯軍出擊,向部落騎兵們發起沖鋒。
“喲呵。”
“呦吼。”
“喽喽喽喽.”
各色各樣的怪叫聲,上萬名騎兵身後,揚起了滾滾煙塵。
此時部落的騎兵已經失去了陣型,無法發揮戰鬥力,軍中的首領們大喊大叫,甚至揚起了鞭子,希望讓士兵們趕緊恢複。
可猶如汪洋裏的孤舟,并無法抗拒大勢。
兵敗如山倒。
部落騎兵們出現了逃兵,逃兵帶動更多的逃兵,猶如山塌一般,成片的崩潰,四面八方的逃竄,每個人都想跑到前面。
“嗖嗖嗖。”
聯軍騎兵們拉弓射箭,從背後射殺了一個又一個。
許多來不及逃跑的,又不願意戰死,大量的人開始跪地投降,希望能求得活路。
對于投降的人,明軍并沒有殺害。
聯軍也沒有痛下殺手。
天将軍很大方。
人口都會送給他們,在聯軍各首領們的眼中,這些人都是他們的财富,所以聯軍首領們非常的賣力,不希望放走每一個人。
明軍結束了戰鬥就開始了休整。
聯軍的首領們,不需要火真的吩咐,早就娴熟的去追擊潰兵們。
這樣的勝利多了,明軍的身影在他們的内心,也已經不可動搖了起來,誰都知道得罪明軍的下場,因爲這支軍隊戰無不勝。
至少他們的眼裏是這樣的。
還沒有看到過明軍打敗仗,所以沒有任何一個首領,敢違背明軍将領的吩咐。
朱棣從後面傳來來命令。
他已經知道前線的處境,并催促運送大炮的隊伍。
不久。
各部的首領們被召集了起來。
遠處。
是撒馬爾罕都城的影子,這座以往高不可攀,無人敢靠近的城池,已經在首領們心中,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他們認定了明軍。
“我軍的攻戎炮,還有半個月就可抵達,抵達的那天,就是此城被破的時候。”
年輕的朱高煦,當着衆人的面自信的說道。
上百位大大小小的首領們,圍坐在周邊,人們知道眼前的年輕人身份高貴,是皇帝陛下的次子,沒有人敢爲違逆他,朱能都沒有這麽大的威信。
哪怕是朱能帶着許多首領一路走來。
“明軍必勝!”
有首領大聲說道,周圍的人們紛紛附和。
現場的氣氛很好。
朱高煦滿意的說道:“撒馬爾罕都城,是明軍的戰利品,任何人不得插手。”
随着朱高煦的話,現場安靜了下來。
衆人忍不住互相看去,難道明軍要吃獨食?
“巴裏黑地區的所有城池,是你們的。”
“根據各自的戰功,你們将會成爲大明所封的世襲宣慰使,也就是當地的城主。”朱高煦解釋了一番,大明的宣慰司制度。
首領們分爲三部分。
一部分是哈實哈兒地區的,還有一部分是巴裏黑地區的,然後是最少的,也是最近才歸附的部落。
朱能張輔等人商議後,經過朱棣的同意,決定了日後分配。
目前的局勢。
根據打探的消失,帖木兒大軍的前鋒,才抵達加茲溫,哪怕得知都城被圍,也是趕不回來的。
這也是曆史上帖木兒在西征結束,返回都城前,對大明十分恭敬的原因。
更不提今日的大明,早早的收複了東察合台都司。
帖木兒的老巢,就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雖然這個距離仍然很遙遠,不過卻也比帖木兒大軍距離他的都城要近許多。
也是朱高熾得知朱棣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提前拿下東察合台汗國後,立刻派使團去帖木兒汗國的原因。
就好比大明的都城,如果是北平,而大明的皇帝,帶着大部分的軍隊去了東南亞,卻在奴兒幹出現了一支非常強大的後金軍隊。
誰都不會坐視不理,必然率師回軍,并與後金對持,甚至交戰,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也是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讓後世曆史學家們充滿了争論的原因。
毛文龍的軍隊無論戰果多寡,可這支軍隊從無到有,從收攏流民,從流民中招兵,開始形成戰鬥力,逐漸的變強,并讓後金無法威逼朝鮮,已經形成了事實。
最大的争議,其實應該是毛文龍有沒有和後金抗争到底,又或者自立的争議。
而不是這支軍隊能不能牽扯後金的争議。
這支軍隊的存在,必然是牽扯了後金的,不然哪裏來的後金三王一公。
同樣的道理。
在朱高熾的準備下,而帖木兒卻沒有防備,自然也就有了現在的局勢,哪怕帖木兒已經比曆史上的時間,提前返回都城,也是心急如焚,隻能無可奈何,爲大明争取了最好的戰争環境。
當下。
朱能和張輔,都認爲随着重炮抵達的日期明确,拿下撒馬爾罕絕對沒有問題,那麽日後的利益分配事情,早說比晚說好。
才有了今日之事。
哈實哈兒最大的勢力是忽歹達家族,已經被大明滅了,從哈實哈兒地區跟來的首領,屬于當地的小首領們。
巴裏黑地區是帖木兒早期的盟友,同樣也是帖木兒眼裏的肉中刺。
不光陰謀殺害了盟友忽辛,對于當地支持忽辛的部落,也是大開殺戒,所以當地元氣大傷,跟随朱能的首領們,同樣實力不強。
至于現在新歸附的部落們,寸功未立,談什麽戰利品。
巴裏黑是後世阿富汗地區的巴爾赫省,面積大于塔吉克斯坦國,小于吉爾吉斯斯坦國,分配的也不算小氣,可是比起撒馬爾罕地區,想比較明軍獲得的好處,許多人内心不服氣。
采取這樣的方法,大明也是綜合考慮過。
因爲在當地沒有漢人。
沒有自己的種族,就不要談治理,隻能采取拉攏當地部落的政策。
教化之功,至少需要二十年。
地方首領太多了也不好管。
而且新收複的地區,如果分的太細,不利于地方的穩定,并且地方本身人口也不多,太多的官員,也會加重地方的負擔。
“大明會成立撒馬爾罕行省、巴裏黑行省。”
“分别成立承宣布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宣慰司和宣撫司隸屬于布政司,爲下一級地方行政機構。”
朱高煦告知大明的規矩。
衆人聽得仔細。
當地的軍事會成立總兵官,官府負責治理,總兵官負責軍事,各宣慰司由出兵爲打仗的義務。
各司世襲的長官,襲替時必須要經過朝廷的任命,随時服從朝廷征調,定期對朝廷進行朝觐納貢,土兵要聽從朝廷的調撥。
和曆史上明朝的宣慰司宣撫司采取的是一樣的制度。
這個制度在陌生的土地上,沒有自己種族的地區,其實是非常不錯的。
影響力薄弱的地區,則成立宣慰司,以穩定爲主。
影響力大的地區,則成立宣撫司,管理的嚴格,選派大量的流官,承擔同知、副使、佥事等職位,負責當地的管理。
撒馬爾罕都城以外,将會成立宣撫司。
巴裏黑地區,則會成立宣慰司。
最後。
朱高煦說将會成立學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