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和朱棣商量過。
不會取消藩王。
主要考慮的是朱元璋,他的态度,兩父子絕對無法忽視。
朱棣與李世民是不同的。
唐朝的建立,至少有一半的功勞是李世民的,而明朝的建立,與朱棣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哪怕是朱高熾最早在北平的計劃,也隻是朱元璋死後,爲朱棣的造反提供助力。
針對的是朱允炆,而不是朱元璋。
“父皇當初分封兒子們藩國,是爲了保障大明的安甯,如今兒子也當繼承父皇的意願。”
朱棣認真的說道。
“但是藩國不能留,也不會每個藩王都會外放,隻有具備能力的藩王,才會派去邊疆。”
這也是朱高熾的想法。
甯王、楚王、湘王等人,還是有才能的。
可以擔任重任,派去邊疆穩定地區,與文武互相制約,形成邊地的格局。
其餘的藩王,保留皇室俸祿,除國,允許參與其他行業。
周王父子的才能,也能獲得很好的發揮。
至于如果到了取消這些藩王的那天,等朱元璋死後再處理也來得及,沒必要現在制造麻煩。
“就看叔叔們願不願意吃苦。”朱高熾笑道。
去邊疆,不是每個藩王都願意的,當初秦王去陝西就藩都怨聲載道,覺得陝西太過貧瘠。
朱元璋面色好看了些。
見到父皇的笑臉,朱棣也松了口氣。
“讓老六和朱允炆回京。”朱元璋松了口,讓對方回來接受調查,把案件查的水落石出,算是他的表态。
爺孫三代。
三個人能有多大的誤會,話說開了,沒有了隔閡,朱元璋笑道:“你把你的弟弟派去廣西,到底想要做什麽?”
朱棣也好奇的看着朱高熾。
當然是爲了收複安南做準備,朱高熾一臉腼腆的看着朱棣。
“咯噔。”
朱棣感覺到不妙。
也不知道爲什麽有這話感覺,形容不上來,仿佛未來會很苦一樣的預感。
“安南不安甯。”
朱高熾解釋道。
安南從秦朝到五代,爲中國郡縣千年之久,五代丢失,到了隋朝收複,唐朝改交州都督府爲安南都護府。
安南之名由此誕生。
乃至唐末五代混戰不休,安南也是如此,經曆了丁、黎、李、陳四朝。
宋太祖建國初期,安南群雄并起,大小勢力十二家,史稱‘十二使君’。
南宋滅亡。
安南陳朝獲得崖山覆敗後,逃入安南的宋人們的鼎力相助,打敗了元朝的數次入侵。
然後到了元末,陳友諒與朱元璋的戰事失利,派人赴安南請求援軍,被安南拒絕。
洪武元年。
朱元璋派使者下安南。
洪武二年,安南的使者入京拜見朱元璋,正式成爲大明的藩國,封陳日煃爲安南國王。
朱元璋看到安南的人們穿着中華文明樣式的衣裳,非常的高興,還作詩一首。
“安南際有陳,風俗不元人。衣冠周制度,禮樂宋君臣。”并且還賜了“文獻之邦”四字。
這個時期,是安南與大明的蜜月期。
洪武三年。
陳日煃病逝,明朝應安南請求,冊封恭肅王陳日煃的養子陳日熞爲安南國王。
陳日熞實際上是優人之子,身上并沒有陳朝王室血統,再加上繼位後縱酒淫逸,日事宴遊,好爲雜技之戲,欲複姓楊,激起陳朝宗室不滿。
當年的十一月,陳日煃之兄陳叔明發動宮廷政變,廢陳日熞爲昏德公,并宣布繼位,史稱陳藝宗。
陳書明擔心明朝的反對,上奏大明的奏疏裏,試圖蒙混過關,被明朝的官員發現,引發了朱元璋的震怒。
迫于明朝的壓力,洪武五年十一月,陳叔明禅位于弟弟陳煓,然後派遣使者入京謝罪。
朱元璋見狀才同意賜封。
但是陳叔明實際控制安南的政權。
此時。
安南與大明的關系開始下滑,不複當初的和睦。
洪武九年,安南試圖征服占城。
後來占城的國王向宗主國大明告狀。
而之前安南也戰事失利,國王陳煓陣亡,所以陳叔明又立國王陳煓的兒子陳炜爲王,繼續決策安南國事。
但爲了防備侄兒國王,陳叔明不斷增加自己女婿黎季犛的權力。
總之。
陳叔明失去了王位,内心痛恨朱元璋,他爲了鞏固自己權勢的手段,也終于養虎爲患。
這段時間,安南因爲攻打占城的事情,與明朝的關系惡化。
洪武二十七年陳叔明病逝,女婿黎季犛把持安南朝政,開始與中華文明做切割。
洪武三十年。
安南侵占大明廣西思明府,思明府土知府黃廣成向大明上奏。
黎季犛把他老丈人陳叔明失去安南王位的經過看在眼裏,十分的敵視大明。
這個時期開始,因爲黎季犛的原因,他不顧國内大量官員的反對,采取了敵視大明的政策。
“根據商人們帶回來的信息,去年的時候,安南黎季犛發動了政變,殺戮王室,有自立爲王的迹象。”
朱高熾繼續解釋道:“所以讓二弟去廣西打探安南國内形勢,如确認商人們所言不虛,那麽能接應到安南王室是最好的選擇,當地也就需要能做主的人。”
“他能行麽。”
朱棣有些擔心。
二兒子的本事,朱棣并不懷疑,可畢竟第一次獨當一面,能不能考慮周到,讓人憂慮。
行不行。
不行還有老子。
朱高熾暗暗想到。
先派了朱高煦去廣西,才有點借口說服朱棣親征安南。
瓦剌已經半死不活。
金帳汗國太遠,帖木兒汗國剛打敗了德裏蘇丹國,雖然導緻了德裏蘇丹國衰敗,可帖木兒并沒有占據德裏蘇丹國的領土,如今正與埃及馬穆魯克王交戰。
同時,奧圖曼帝國擊敗了匈牙利、法國、德國等國家的聯軍,正在吞并拜占庭帝國。
當帖木兒汗國打敗埃及馬穆魯克王時候,這兩個如今世界上并列第二的強國,即将開始發生戰争。
也是朱高熾不願意朱棣打入中亞的原因。
老二們互相攻伐,老大坐收漁利才是上策,要是把帖木兒吸引回來,變成帖木兒與大明的戰争,屬于沒政治頭腦的愚蠢行爲。
後世哪個國與國的關系是一成不變的,隻說英美,幾百年來的政策關系變了無數次。
敵,友,敵,友,随着自身國情的需要而變化。
朱元璋活的歲數長,不太信服的問道:“就這麽簡單?”
聽到老子的問話,朱棣的心也懸了起來。
他總有預感。
這件事跟他有關系。
“占城使臣的告狀,我們雖然派使者訓戒了陳叔明,可陳叔明并沒有放在心裏,雖然他已經離世,卻已經對我們宗主國的威信造成了很大的打擊,西洋不少藩國内心失望。”
“還有土知府黃廣成,對于朝廷在安南侵占四地的反擊措施,認爲力度不夠,多次上疏。”
“二弟的身份不同,他去一趟廣西,不但有安撫周邊藩國的作用,對安南也是震懾。”
朱高熾裝傻充愣。
安南是朱元璋昭告的不征之國。
對于朱元璋的這個政策,朱高熾并不反對。
宗藩關系與朝貢貿易體系的根基,就是不征之國,意義等同于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不征之國的昭告,讓諸國消除了戒心,甘願歸附明朝,尊大明爲宗主國。
逐漸以漢語漢字爲官方語言和文字,穿華夏官服,中華文明輻射東南亞達到了新的高度。
乃至兩百多年後,西方列強入侵東南亞,從西班牙征服者屠戮呂宋開始,用了漫長的時間,才讓東南亞各國徹底去除中國化。
利用宗藩體系,通過改進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标。
這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而安南和占城就是改進宗藩體系的最大核心。
通過安南與占城,大明的觸角可以延伸到東南亞大陸架的末端,大明的直接控制力度,能威脅到整個東南亞。
到時候,東南亞的藩國,沒有一個國家敢違背大明,因爲大明就在身邊。
溫水煮青蛙,達成一切計劃。
而當下。
朱高熾得考慮朱元璋和朱棣的态度,攤牌還不到時候,提前布局好一切,自然就水到渠成。
“不好了。”
小黃門忙急忙慌的闖進來,打破了祖孫三人相聚的時光。
“高陽郡王他……”
“他怎麽了?”
朱棣急了。
“廣西加急傳回來的消息,高陽郡王在當地染病,卧床不起,請了名醫皆素手無策。”
朱高熾愣住了。
二弟可是戰神,曆史上被自己兒子烹煮的時刻,舉着大鼎滿屋子跑,人們擋不住的存在。
“安南瘴氣厲害,殺人于無形,你們真以爲咱不想要收複安南啊。”
朱元璋跺了跺腳。
朱高熾也有忐忑,難道真的倒黴催的。
明軍後期在安南的失敗,也有瘴氣的原因,朱能曆史上病死在了那邊,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
連主帥朱能都如此,更不用提下面的士兵了。
新軍雖然強大,可安南沒有鐵道,需要使用傳統行軍的作戰方式,而新軍的作戰模式,對于後勤補給大大增加,而後世可是美國都失敗了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