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盔甲或者利用戰車,使用弓箭的敵人,射不穿鳥铳兵的防禦,而鳥铳的威力大,使用弓箭的敵人,哪怕穿着铠甲,也無法防禦。
同樣使用火器的敵人。
原來的火器威力和射程都不如鳥铳,那麽鳥铳的射程可以擊發,而使用原來火器的敵人,隻能被動挨打。
“當然了。”丘福穩重的解釋:“這是特定環境下的說法,戰場形勢千變萬化,不可一概而論。”
一下午的時間。
校場上的騎兵,使用了三眼火铳,靠近目标時,直接三連發,射完了子彈,接觸到目标時,直接把三眼火铳掉轉頭當大棒使用。
看上去勢不可擋。
想想也是,誰能經得住這種戰術。
然後是重炮和輕炮的試射,更加颠覆了人們對火炮的認知,不少人已經明白,新的戰術已經迫在眉睫。
經過兩日的時間,衆人提出了許多的建議,例如對火铳兵的配備做出了決定。
每鳥铳一門,配給杖一根,錫鼈一個,藥管三十個,鉛子袋一個,铳套一個,細火藥六斤,鉛子三百個,火繩五根。
諸多的條例被定了下來,随後石匣營會用這些條例來實踐,繼續從中優化。
第三日。
朱高熾說道:“對這次新式火器的檢閱,我非常的滿意,石匣營要盡快練好新軍,爲北平諸衛提供經驗。”
丘福上前一步抱拳領命,“請小王爺放心,末将必定嚴格訓練,早日成軍。”
朱高熾點點頭,又對衆人說道:“你們都是軍中有經驗的将領,新的火器威力你們也看見了,回去後,自己也要思考,不能空等石匣營。”
“喏。”
衆人抱拳。
鳥铳,三眼火铳,佛郎機,紅夷大炮,比起後世的軍事技術發展水平,的确有很多不足之處。
但這是洪武朝。
還未進入十五世紀。
四樣火器已經是劃時代的産物,不過朱高熾也沒有滿足于此,對技術發展的支持,仍然是不留餘地的。
火藥司的研發工作,一直都在持續當中。
各項技術,例如提煉更好的礦質等,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技術上的突破,必定帶來新的産品。
這些都需要時間,朱高熾隻能給予工匠們最好的環境,加快技術更進的步伐。
在朱高熾返回北平的途中。
廠區輪休的工人,又大了一歲的趙宏回去了自己在北平的家中,他父親在世的時候,是個有能力的人。
從學徒做起,成爲一名櫃上的掌櫃,那時候,兩兄弟的生活條件不錯,才能讀得起書。
後來父親病逝,家道中落,如果不是因爲鐵道工程隊的出現,他們家裏的房子恐怕也隻能變賣,最後成爲無産流民。
母親在鐵道工程隊幹雜活的時候,工錢不高,但是能維持一家三口的生計。
等趙宏進入中華重工工作,母親又去了北平大劇院,家裏的收入發生了變化,可以說再也不用爲生活擔憂。
回到家中,母親也回來了,趙宏很驚訝,自從母親去了北平大劇院工作,比他都要忙。
“娘,你怎麽回來了?”
趙家寡婦今非昔比,臉上不再有悲苦,充滿了活力,和前些年判若兩人。
三分的姿色,在精氣飽滿的樣貌下,更顯風韻猶存,畢竟才三十幾歲的年齡。
不然也不會在鐵道工程隊做活時,遭到别的人的騷擾。
“我要和同事們出差,去一趟紫荊關,聽說那裏有孩子落水,被一名當兵的救了,但是當兵的卻不幸淹死,我們要去了解詳細事迹,如果是真的,說不定我們還要捐款。”
趙宏聽完後,内心有些不高興,但卻忍住了抱怨。
母親那些年爲拉扯他們兩兄弟吃了多少苦,趙宏仍然記憶猶新,沒有忘記。
自從母親去了北平大劇院,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可關于母親的流言也多了起來。
一個寡婦,整日跟着一幫男女東奔西跑成何體統,不少人背地裏這麽說,趙宏也聽見過。
如果母親真要改嫁,自己該反對嗎。
趙宏有些猶豫,既不希望如此,可又不願意阻攔母親,嘴角動了動,最後低下頭一言不發。
趙家寡婦收拾了行李,爲長子燒好了飯,交代了趙宏幾句,就匆忙的離開。
母親走了,趙宏沒有心情吃飯,弟弟還在學堂讀書,傍晚才會回來,于是撿起一本雜說讀了起來。
看了幾頁看不進去,趙宏腦海亂的很。
家裏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難道真如技術報上所言,每個人都有精神追求,不過隻是還未脫離生存線。
當不再爲生活憂慮,對未來抱有信心時,則會開始精神上的追求,變成底層難以理解的生活模樣。
“是了,我們家何時一天吃三頓飯了。”趙宏突然感慨起來。
要知道在北方,絕大多數的農戶,一日隻吃兩頓飯,而現在的自己,竟然有飯不吃,因爲沒胃口。
“母親如果改嫁怎麽辦。”
趙宏在屋子内走來走去,他的好友因爲親戚家的紅事,所以沒有和他一起輪休。
實在是煩悶,他離開了家中,漫無目的的四處閑逛,随便選了一個方向一直走。
北平的街道上,越來越繁華。
因爲有購買能力的人多了,哪怕是普通百姓,很多人買的東西,也比往年要多。
趙宏剛領工錢的那一年,購買欲望很高,買了許多的商品,現在已經沉澱了下來,不會再亂買東西。
北平大劇院,因爲母親的事,他也不想去看戲。
足球比賽因爲農忙也暫停了。
走着走着,竟然離開了北平城,來到了一處新工廠的前面,趙宏仔細看了看,原來是專門從焦炭煉制廠采購原料,專門制作煤黑的工廠。
在牆上用油漆寫的工工整整的大字。
“魚水情深,軍民共建。”
“軍民團結如一心,試看天下誰能敵。”
“軍擁民民擁軍,軍民共建一家親。”
“老前輩打江山功垂史冊,當代人衛大明繼往開來”
……
趙宏繞着工廠圍牆走了一圈,看得津津有味,好像是從前兩個月開始,所有的工廠牆壁上,都開始出現了類似的宣傳語。
根據技術報上的說話,就是宣傳語。
趙宏的師傅跟他解釋過,别小看這些東西,當常年如一日的宣傳下來,人們就會深入人心,形成了這樣的認知。
晚上。
趙宏回到家中,弟弟趙銳已經回來了,“我說哥肯定回來了,不然怎麽會多一道菜。”
趙銳很高興。
母親忙了起來,大哥也忙了起來,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可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竟然比以前少了許多。
趙家寡婦是個精緻的人,對生活也是如此。
大兒子不回來的時候,她就燒一道菜,兩母子吃一道菜,大兒子回來的時候,就會燒三道菜,并且準備了酒。
這些無形的變化,讓趙宏不知不覺間,感覺自己長大成人,是家裏頂梁柱的自覺。
“把菜熱一熱,就這麽吃吧。”趙宏吩咐道。
長兄如父,趙銳雖然在學校讀書,卻不敢違背兄長,天經地義的去做這些事情。
趙宏爲自己倒了一杯酒,小酌了一杯,他本來是不怎麽喝酒的,可也是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開始喝起酒來。
“好像,一切都變了。”
第二日一早,趙宏提前返回了工廠,他本來有兩天的假,可隻休了一天。
他變得喜歡工廠,熱愛廠裏的生活,隻有在廠裏的時候,他才會覺得沒有煩惱。
這一天,他申請了轉籍。
不是普通的從民籍轉軍籍,而是加入後備役的那種,除了每日要操練,如果有需要的時候,也是第一批應召入營的階梯。
趙宏是工二代,孤兒時期就養在鐵道工程隊上,和小王爺說過話,還從小讀過書。
他的申請,很快獲得了特批,第一時間轉了籍,加入第十總隊,一百五十一分隊。
中華重工擴大招工以來,民戶身份工人越來越多,這些願意從民籍轉爲軍籍的,都歸入後備總隊。
隻一個月,趙宏成爲了一百五十一分隊長,隊員有一百人,每天早上組織操練。
第三個月。
有名顯得神秘的人找到了趙宏,告知他,他獲得了資格,去金州培訓三個月。
“金州?”
趙宏一頭霧水,從來沒有聽過金州。
“金州在遼東,要出海。”那名人解釋道,“你願不願意參加培訓?如果同意的話,五日後前往軍工聯合辦總部報道。”
“軍工聯合辦總部在哪裏?”
“也在大興。”那人告訴了詳細位置。
趙宏隻覺得神奇。
随着中華重工在大興工廠的發展,可以說小半個大興縣變成了工業區。
不隻是東北台村,越來越多的農村變成了工廠區,這些變化令趙宏很感觸。
他整日在中華總部廠區上班,卻也不知道附近有多少個廠子。
“好的,我同意。”
趙宏沒有過多的猶豫,他同意了前往遼東金州受訓。
“去軍工聯合辦的時候,切記把你的工牌帶上,這是你的憑證,兩樣東西都不能差。”
那人又遞給趙宏一張紅色紅皮證件,趙宏接過後,放入自己的工服口袋中。
新的工服,總體上沒有改變,但在細節上有了變化,例如口袋上多了扣子,不會出現掉落的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