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啊。
濃眉大眼的葛誠,堂堂燕王府長史,竟然也是愛财的。
“你去西山看看。”
朱高熾回頭對自己的長随交代。
爲什麽藩王還未上任領地前,在應天府沒有傳出什麽胡作非爲的事迹呢。
例如秦王。
因爲一則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二則身邊沒有什麽有實力的狗腿子教唆。
猶如自己的長随張全。
老實本分。
有些花花腸子,但不多。
不是張全品德高尚,而是因爲他跟着的靠山權利不夠,狐假虎威不起來。
換句話說。
燕王公子還不夠格在北平橫着走。
也是朱高熾聽到秦王長史派人在西山打人,卻沒有派出自己身邊長随應對的原因。
讓張全做點小事可以,命他去和秦王府的長史打擂台。
猶如讓狗子去和老虎關在一個籠子裏。
恐怕他得吓得當場跳腳。
現在的北平城裏。
能對付秦王府長史的,除了自己的母親燕王妃,隻有葛誠才有資格。
北平城的文官們也不行。
現在還沒到文官們的時代,他們還得老老實實的盤着。
就算秦王府長史巧取豪奪,文官們也拿對方沒辦法,隻能按照規矩彈劾。
爲了百姓得罪勳貴。
有這種覺悟的官員不多。
風氣不一樣。
不像幾十年後,得罪勳貴能獲得好名聲,有利可圖。
張全納悶道。“小爺,我去西山做什麽?”
“去看看誠叔的人怎麽打發他們。”
“你去學着點。”
朱高熾語重心長的交代。
心好累。
他現在唯一能使喚的,也就隻有長随,其餘的書童小厮們更拿不出手。
看看人家。
随便派出一個下人,就能壓的西山最大的礦場主叫苦連天,這是本事啊。
自己以後有事,總不能次次求葛誠出面吧。
這也太不拿長史當幹部了。
張全委屈的離開。
他不傻。
自家小爺嫌棄他了。
燕王可是嚴厲叮囑過他們,不許他們在外頭爲非作歹,更不許勾引公子做壞事,否則嚴懲不貸,這般誰敢胡來。
帶壞了公子們,引來了燕王的責罰,誰擔得住燕王的怒火,小爺可保不住自己。
……
上半晌。
因爲長史有事找自己,加上朱高熾也不想去上課,于是借機逃課。
先生因爲朱高熾派人來告知的理由,把葛城推了出來,因此先生并沒有告狀。
奈何家裏有小人啊。
午膳的時候。
朱高煦告密了。
“娘,大哥沒去讀書。”
朱高熾瞪了眼朱高煦,朱高煦得意洋洋。
飯桌上。
除了燕王妃外,有七個孩子,三男四女。
全是燕王妃所生。
“先吃飯。”燕王妃神情冷淡。
朱高煦不但未失落,反而興奮的看向大哥。
王妃的态度越是如此,朱高熾反而憂慮。
本來就不算美味佳肴的膳食,越發讓他失去了胃口。
沒有使用昂貴的各種香料,又沒有用幾隻雞來熬汁當做雞精提鮮,隻是尋常做法,還不如後世普通家庭做出的家常菜。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後,百廢待興,禁止一切奢華。
飲食生活也不例外。
這位出身農家,又當過遊方僧人的明太祖,時常想到的是幼時生活的艱辛,深知百姓的不容易。
坐上皇帝的寶座後,身體力行,崇尚樸素,飲食不過是“常供”,即家常菜肴,并無珍異美食。
主菜必有一道豆腐,以示不敢奢侈。
皇帝都是如此,地方上的官員才不敢過分。
越是靠近應天府的官員,宴請越是節儉。
想到了香料,朱高熾思緒又開始飄散。
香料的原産地在巴亞巴,皮馬島等地,位于南海的下邊,赤道的南方。
“這可是海貿的利器,自己不能忘了。”
朱高熾暗暗想到。
整個東南亞,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香料,利益最豐厚規模最大,其餘的才是象牙等物。
但是不論哪種,都屬于原料,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大明可不同。
優越生産力下的輕工業商品,在當下的時代,是真正的壟斷地位。
大明才是甲方爸爸。
無論是阿拉伯還是西方各國,任誰掌握了商道,還是得主動把銀子送來中國,讓中國掙大頭。
不過現在還不能和朱元璋對着幹。
大明百廢待興,以農爲主,提高糧食産量,穩定社會,促進人口,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玉英帶着妹妹們離開,老二老三也出去,老大留下來。”
不久。
丫鬟們撤走了桌子,燕王妃吩咐。
朱高煦拉着流鼻涕的朱高燧,痛快的離開。
人小鬼大。
現在的朱高煦,已經知道他最大的對手是大哥。
不過他現在還不像日後,那時看重的是大哥的位置,現在的他,想的更多的是,從大哥手裏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愛。
大姐朱玉英,臨走的時候,關心的看了眼大弟弟,給了他個眼神,讓他不要頂撞母親。
朱高熾等姐妹弟弟們離開,連忙解釋。
“上半晌誠叔叫咱,咱才耽誤了去學堂。”
燕王妃靜靜的看着朱高熾。
這個理由說服不了她。
“老大。”
“爲娘還是以前那句話,你是當大哥的,要爲弟弟們帶好頭。”
朱高熾是她的大兒子。
未來燕王府的繼承人,于情于理,燕王妃對老大要求高一些,避免他走上歪路。
什麽才不是歪路?
好好讀書,勤練武藝。
哪怕老大要搞勞什子工業,雖然解釋過一回,但那也不能懈怠了正道。
正道才是人心所向。
朱高熾露出苦笑。
讀書?
他是不成的。
三觀成熟的不能再成熟,如何又回頭學習道學,靜不下心來啊。
不是道學不好。
道學雖然有缺點,但也有很多的優點,值得人學習。
但是讓他以道學爲主,就不行了。
朱高熾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多,填不進去太多東西。
讀書需要靜心,十分精力的投入。
連心都靜不下來,怎麽可能讀好書呢。
聽到先生背書,他就無聊的犯困。
練武藝?
有大明戰神在旁邊,自己就是練斷了腿,也比不上人家的天賦啊。
要知道未來的永樂大帝,有沒有想過把家業傳給朱高煦呢。
應該是想過的。
因爲朱高煦的軍事才能真的太厲害。
帶領上千騎在數十萬大軍中左沖右突,最可怕的是還打敗了對方。
文不成武不就。
朱高熾思來想去,自己帶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真正的依靠。
身體的原主,到底用的什麽手段,坐穩了自己的位置,朱高熾無法肯定。
畢竟曆史又不是生活紀錄片。
但是大概路子有所了解。
無非就是依靠文官拉攏武将。
照搬别人是下策。
而且朱高熾也不願意。
讨好文官,讓文官們誇自己,豈不是如了文官們的意。
二十年風氣一小變,五十年一大變。
朱高熾認爲自己真和曆史一樣,順利監國的話,恐怕也不會松開手裏的繩子,讓官員們舒服起來。
所以老辦法是走不通的,自己不能完全依靠文官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