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項羽已經率領着八千人的大軍踏上北上的征程了,這八千人之中有三千精銳騎兵,三千精銳步兵,兩千普通步兵,可以說這支部隊的強度已經非常高了,至少比之前世項羽起兵反秦時所帶的那八千江東子弟兵要強不知道多少了。
張溫願意将這麽多的精兵交給項羽,也看得出來他對于項羽是有多麽的信任了,首先他是信任項羽的能力,其次也是信任項羽的人品,如果換作是孫堅或者是董卓的話,張溫肯定就不願意給他們這麽多兵了,特别是董卓,董卓能力肯定是有的,但是個人态度以及忠誠度上就要打很大的疑問了,萬一董卓帶着部隊投降或者叛逃了韓遂,那麽豈不是給本就糟糕的局勢再來一個火上添油嗎?
而項羽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倒不是這些士兵的戰鬥力上,而是後勤補給應該如何解決,别看隻有八千人的兵力,再算上戰馬以及後勤補給隊自身的消耗,他們現在距離關中已經很遠了,自從來到黃河邊上之後,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後勤補給都改由從黃河上運輸了。
但盡管有黃河可以運輸糧草,但是畢竟是從黃河下遊向黃河上遊運輸,這就導緻了這些後勤不給船的運輸速度并不快,而且後勤補給線也已經拉得很長了,很多糧草并不是從關中運來的,而是直接從黃河中下遊運來的,這也導緻補給線非常長,運送周期更長。
項羽随後将要率領部隊進入到一片上百裏長的荒漠無人帶之中,這一片區域的範圍很廣,其中的居民聚居地屈指可數,大部分區域都是找不到人煙和動植物的戈壁荒原,自然氣候非常惡劣,而在穿越了這片荒漠無人區之後,項羽還要率兵翻越烏鞘嶺,這也是一片連綿上百裏的山脈,在入冬之後還會有一部分區域開始降雪,這也更增加了翻越難度。
如果順利的翻越了烏鞘嶺,那麽接下來就将進入到河西走廊之中,這裏的地形倒是比較平緩,但是之所以稱之爲是走廊,就意味着它隻是一條寬度有限的狹長區域,其北方就是巨大的沙漠地帶騰格裏沙漠,大風吹拂着砂礫滾滾而來,前進的時候經常都需要将自己的鼻子嘴巴捂得嚴嚴實實的。
走到了這裏之後,項羽的後勤補給線就會拉得很長了,這種情況下是非常容易受到來自于韓遂的西涼騎兵的偷襲的,而且幾乎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抵擋,項羽隻能夠選擇盡量減少補給線的規模,并盡量爲其單個補給隊提供更強的士兵護衛。
即使解決了後勤補給的問題,還有更大的挑戰在面前,那就是進攻武威城,若是拿下武威城了,那些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因爲武威是連接關中與西涼的最爲關鍵的隘口,盡管從西南面的其他一些山中也有一些小路可以通向西涼,但是那些通道的行走難度是超乎普通人想象的,隻有很少一部分對于路線十分熟悉且經驗豐富的人能夠穿越,而且在過程之中往往都會承受不小的傷亡。
大規模的軍隊更加沒有辦法從那邊通過,所以如果項羽拿下了武威城,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将韓遂的部隊給封死在了允吾城内,他将幾乎完全得不到來自于西涼的後方支援,即使能夠得到少部分的援助,其數量和質量都将會十分有限。
而項羽則将會完全掌握主動權,他可以選擇繼續駐守武威城,按兵不動,觀察局勢的變化,也可以進一步的率軍殺入西涼腹地,而失去了韓遂的指揮,那些殘留在西涼腹地的叛軍也就顯得不足爲慮了,項羽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掃平西涼。
但是到了那個時候,擺在項羽面前的路就會多了不少,但同時挑戰也将會更加巨大,首先項羽在剿滅西涼叛軍的過程之中,他完全可以吸收大量的叛軍兵力以及原本的勢力,這樣一來他就能夠逐漸掌握西涼的實際控制權,隻要他牢牢的控制住武威這個地方,不管是别人想從外邊進入西涼,還是想從西涼出去,都得由他項羽說了才算數。
項羽完全可以選擇直接帶兵叛出東漢中央政府,然後取代韓遂成爲西涼的實際控制者,隻要他手上有兵,有糧,别的事情就要好辦很多了。
雖然說叛離東漢朝廷,這聽起來似乎并不是一個好名聲,但是如今這個時代,東漢朝廷如此昏庸腐朽,整個天下分崩離析本就是難以阻擋的時代潮流,項羽這麽做也不過是順應了潮流發展而已,就像當初秦末一樣,而且對于項羽來說,這個天下本來就是劉邦從他手中搶去的,現在他也将會把天下重新從劉邦的後人手中搶回來。
沒有誰是正義或者邪惡的,沒有誰是正統或者不正統的,誰的拳頭硬誰就有道理,這便是亂世的生存法則!
而在張溫這邊,他将接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兵力都分給了項羽,其中精兵的數量則是占了總兵力的一半以上,在這種情況之下張溫還得考慮該怎麽拿下允吾城來。
在如何進攻允吾城的問題上,孫堅和董卓依然是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的,他們争論的核心點就在于,到底應該主要從水上進攻還是應該從陸地上進攻。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種進攻方式都有可取之處,但也都有十分緻命的缺陷。
首先允吾城北面臨近黃河的支流,确實可以從這條支流上乘船從北坡發動進攻,但是問題就在于這條黃河的支流本身的水流量十分有限,沒有辦法承載太多的戰船和渡船,因此從水上進攻能夠同時容納的士兵數量是十分有限的,同時因爲缺少大型船隻,也導緻很難運送大型的攻城器械去攻城。
而從陸地上攻城當然可以将更多的士兵部署出來,但是卻會遭到允吾城南面山脈之中的西涼騎兵從側翼發起的突襲,西涼騎兵的山地戰鬥力非常強悍,這樣一來就會出現當初孫堅突襲允吾城時所遇到的情況,被從城中出來的部隊與從山中出來的部隊兩面包夾。
也正是因爲有了那一次的慘痛教訓,因此孫堅才會想要從水上進攻,但董卓依然堅持認爲隻有從陸地上進攻才是正道,走水路根本不可能拿下允吾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