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看得出來,盡管孫堅和董卓這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很深,相互都不是很對付,但是他們對于宦官的仇恨确實共同的,也由此可見那些宦官所做的事情是幾乎引起了天下絕大部分人的不滿的。
而這一個共同的矛盾點其實很重要,因爲這意味着他們之間的主要矛盾點是有機會轉換的,當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标時,原本相互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就有可能暫時被擱置,而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标去努力,現在他們的目标是擊敗韓遂所率領的叛軍,但是未來說不定也能夠将共同的目标放在對付東漢王朝的宦官身上,當然項羽的目标肯定不是爲了所謂的清君側,幫助東漢王朝續命。
項羽所想要做的事情是,借助這樣一個清君側的借口,幫助他起兵并奪得實際的權力,不過他也看得出來,董卓似乎也是具有這種野心的,雖然董卓很多時候将自己僞裝得非常的好,但是卻絲毫也逃不過項羽的眼光,他知道如果有一天天下大亂,那麽董卓必然會迅速成爲一個武裝割據的大軍閥。
當然項羽并沒有跟董卓就類似的任何問題有某些深入的讨論,畢竟這個話題還是十分敏感的,而且一旦某些問題明朗化之後,項羽與董卓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微妙起來,因爲顯然對于項羽來說,董卓這樣極具野心的人是難以爲自己所用的,而對于董卓來說也同樣如此,随着項羽的不斷成長與壯大,他與董卓之間的利害沖突就将會越來越清晰,而到時候項羽也必須做出抉擇。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在項羽的内心深處從來都是信奉着這樣一個法則的,不管是什麽人,都不能夠成爲他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數日之後,張溫的大軍集結于隴西郡内,此時的張溫全軍上下大概有五萬多兵力,其中主要作戰的部隊有兩萬多人,而剩下的兩萬多人則是以後勤部隊爲主,而這兩萬多主要作戰的士兵之中,又有大概七千多的騎兵,剩下的一萬多人都是步兵,其中弓弩手有大概六千多人,還有一部分是專門的工程步兵,他們專門從事一些類似于挖掘地道、建造防禦工事、建造攻城器械等工作。
再剩下的幾千人就是一些槍兵、戟兵、劍盾兵都地面常規步兵了,他們本來也是部隊的核心組成部分,雖然他們的實際戰鬥能力未必有多強,但是在戰場上卻是不能夠缺少了他們的,有很多作戰任務可不是騎兵和弓弩手所能夠做到和完成的。
比如就像是攻城戰之中,工程隊爲他們建造攻城武器,像是雲梯以及投石機、井欄沖車等攻城武器,而騎兵和弓弩手就沒法在攻城戰之中發揮出威力來了,陷陣在前的還是得靠那些最爲基礎的步兵單位,他們會借助攻城武器在城頭上與敵軍進行短兵相接。
涼州一代的城市規模其實都不是很大,但是因爲許多都是依山或者依水而建的,進攻方在攻城的時候需要一些技巧才行,當然總體上來說西涼地區的城池都并不算是特别難攻下來的,而且以西涼人和羌人的性格來說,是很難一直呆在城中當縮頭烏龜的,要麽正面打,打不過打不了就放棄城池逃跑,然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到其他地方去劫掠就行。
事實上不管是張溫還是項羽、董卓、孫堅,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按照目前羌人和西涼地區叛亂的規模來看,想要徹徹底底的平叛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因爲西涼地區至始至終都不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地方,當漢王朝實力比較雄厚的時候,尚且有足夠的武力能夠震懾住這些西涼以及羌胡,現在東漢朝廷的威信也好,實際軍力也好,政治影響力也好,都難以爲繼,實際上西涼地區脫離東漢王朝的掌控是遲早的事情。
張溫現在所帶着的這些兵力根本就不足以徹底的擊敗西涼地區的叛軍,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邊疆地區的叛軍是一直延伸到東漢王朝疆域之外的,即使暫時性的重新奪回了西涼地區的控制權,後邊依然會不斷的發生羌人叛亂,而東漢王朝現在要應對全國各地不斷出現的大小叛亂,兵力隻會越來越不足。
本來張溫想着自己已經将韓遂的主力部隊打退到回到西涼地區了,已經解除了叛軍對于三輔地區和西漢皇陵的威脅,這已經算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至于再繼續進攻西涼地區,甚至徹底擊敗韓遂的叛軍,奪回西涼地區,這些都是以後再考慮的事情。
特别是再怎麽說也要等到來年開春之後,後勤補給跟得上的情況下,最好是能夠獲得更多的兵力上的支持,那時候再進攻也不遲。
然而現在宦官在皇帝耳邊嚼舌根,讓皇帝下令逼得張溫隻得硬着頭皮繼續向西涼地區發動進攻,在現在的情況下實際上手下的很多士兵和将士的士氣都是比較低迷的,因爲他們之前奮勇作戰好不容易才擊潰了韓遂的叛軍,保護下了三輔地區,結果他們不但沒有得到皇帝的表彰與獎勵,反而很多人連過冬的衣服都沒有。
軍中對于東漢朝廷的怨氣是很重的,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去爲昏庸的皇帝和朝廷賣命啊,畢竟自己的性命隻有一次,他們當兵打仗除了想要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以外,還希望能夠借此建功立業,有機會通過軍功改變自己的命運。
本來之前在項羽和孫堅的率領下取得了不少的勝利,讓很多将領與士兵都看到了一些希望,但是随後東漢朝廷的所作所爲再次寒了這些士兵的心。
但不管怎麽樣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們作爲軍人,其天職就是服從與打戰,否則他們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麽?
所以盡管他們心中有些怨言,但是還是能夠及時的調整好狀态,跟随着項羽、孫堅他們繼續踏上西征的道路,此去通向西涼地區的道路并不平坦,隴西高原地勢越來越高,越來越複雜,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亦或者是後勤辎重,在其間前行都是非常困難的。
幸運的是此時韓遂手下的西涼騎兵已經退回到了黃河蘭州以北的區域,并沒有在隴西高原一帶對他們進行阻擊與埋伏,否則的話他們要想順利的通過這段路恐怕難度會非常之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