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十七年初冬
大明宮麟德殿内正燈火通明,朝内外大臣和外國使臣歡聚一堂,推杯換盞,斛籌交錯,慶賀大唐左金吾衛大将軍裴旻與契丹固青公主喜結秦晉之好。
宴席之上歡笑言言,人人内心如何尚不可知,但明面上都是喜慶之言,爲這樁和親美事歡欣鼓舞。
而在坐隻有一人有着不同的心境。他的身形高大英挺,寬闊的肩膀和胸膛昭示着應是位武将。他的眉目如遠山望月,靜谧間又顯磊落不羁。
但他從頭到尾低垂着眉眼,似乎任何歡樂都感染不到他,有人來給他敬酒道喜,也是手下的副将郭子儀替他接酒。
忽然間,大殿的燈火熄了一大半,絲竹之樂響起,那人才終于擡起了眉稍,看着眼前的台子摒息靜氣。
衆人暫歇了敬酒喧鬧之态,凝神看着殿中央那長台。
絲竹之聲漸低,擊鼓之樂響起,殿門外湧入一群鐵甲兵士樣的男子,他們有的手持火旗,有的手持銀劍,俨然一副要上陣殺敵的樣子。
台下衆人正驚疑不定間,殿門又飄飛進來一女子,隻見那女子一身大紅舞衣,手持一長一短雙劍,一個縱躍,輕盈地落在了台上。
女子手上雙劍揮舞,與火光交相輝映,金燦之光照在她絕美無匹的臉龐上,令台下衆人似乎都忘了呼吸。
鼓樂越發快急,十六位穿着兵甲的伴舞者,其中八人挺劍向着紅衣女子刺去,女子舞動腰身,衣袂飄飛間,已用雙劍擋下那八柄長劍的攻勢。
八名長劍舞者被劍勢一帶,呈圓狀後仰倒地,台下衆人群喝一聲"好!"
采聲未歇,卻見八人再次前空翻起,合力以長劍架住女子腳下,将她高高擡起。
正當觀衆爲她擔憂之際,女子在空中一個回旋,頭向下,以雙劍劃圓,沖開了那八劍合圍。
衆人又是齊聲喝采。
另外八名手持火旗的伴舞者在外圍揮舞助威,内圍的八名舞者和女子纏鬥得難分難解,刀光劍影。
一會兒,女子猶如戰場上橫掃千軍萬馬的女将軍,巾帼不讓須眉。
又一會兒,女子舞劍之姿空靈若谷,柔情似水,配合十六名兵甲舞者之強硬,一剛一柔,剛柔并濟。
隻是不管台上的人如何變換,台下那男子的眼光始終隻跟随着女子盤旋。
女子蓮步輕快而漫妙,翩翩回旋,遊走在十六名伴舞者之間。
忽爾一閃間,女子驟然将雙劍遞向火旗,雙劍剎那間燃起熊熊火焰。
揮舞着火焰雙劍,鼓樂之聲越來越急,女子步履逐漸加快,騰騰勢氣,烈烈煙生。
一時間,偌大的麟德殿中殺氣四溢,數十道劍光淩空飛舞,猶如萬千紅塵中永不停歇的殺戮之場。
紅衣身影滿場奔走,所過之處無不帶起一道燦燦金光,照曜得全場目眩神迷,驚豔之餘,連眨眼都舍不得。
裴旻看着那熟悉的身影和劍舞之姿,手指在桌下慢慢捏緊,指節咔啦作響。
正當衆人看着女子揮舞火焰之劍,神魂俱醉之時,女子霎時一個提氣發力,俨然要将雙劍疾射而出。
至尊之位上那人眉毛輕輕一挑,左右千牛衛即刻閃身到他身前,以阻擋任何攻擊。
傾刻間,女子将手中雙劍奮力向前直直抛出,兩把火焰之劍一左一右,雙雙崁入裴旻身後兩邊的圓柱上。
這一下猝不及防,鼓樂之聲也在此時嘎然而止,讓人摸不清這是意外變故,還是有意爲之?
場上伴舞者早已跪伏在地,數十丈寬的大殿上一時針落可聞,隻依稀能聽到幾聲抽氣之聲。
裴旻始終靜默如山,兩眼與台上女子遙遙相望。
劍上螢螢的火光映射在男子的臉上,燦動的火焰亮如繁星,可他那晦暗的眼瞳裏,卻如深淵黑海一般,望不到一絲希望。
倒是他隔桌的一位同樣是身穿大紅衣的美豔女子不淡定了,憤怒地拍桌而起,對着台上女子怒道:"公孫苓,妳.!"
"哈哈哈,妙啊妙!實是精采之極。"至尊之位上那人适時發聲,并站起身鼓掌贊許,左右千牛衛靜靜向兩邊退去。
陛下都表态了,殿上衆人自是很識時務,紛紛站起鼓掌喝采,一時聲如洪雷,熱鬧非凡。
公孫苓微喘息,依然定定地看着枱下那人,滿場隻有他們兩人沉浸在彼此的凝視中。
隔桌的紅衣女子—契丹固青公主李亭沐雖然依舊憤憤不平,但礙于大唐皇帝的面子,隻好不情不願地坐了下來。
待場面稍靜,皇帝李隆基問道:"公孫苓,你總是能給朕驚喜啊,上次是水神之舞,這次又是什麽名堂,你且說與朕聽聽。"
公孫苓閉上眼,藉深呼吸平緩下心緒,随後睜眼,淡淡一笑,似乎已經認命,轉身對着李隆基一揖,回道:"回聖人,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飛搖直上取天火,火焰劍舞贈英雄。.此劍器舞名《裴将軍滿堂勢》。"
李隆基看着台下的裴旻,意味深長的一笑:"哈哈哈,不愧是我梨園第一人,劍器之舞和裴愛卿的劍術一樣精湛,好、好,來人,重重有賞。"
"謝聖人。"公孫苓再次作揖,至于賞了什麽,她已完全沒有心思聽,和裴旻一起雙雙回憶起了多年前那一夜,那時,她還不叫公孫苓,她姓崔
新書新氣象,一起走進大唐盛世,體驗劍聖裴旻和劍器舞第一人公孫苓的奇妙旅程。請多多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