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雨涵搖頭道,“老祖宗還好,就是爹爹,他摔跤受傷了……”
說着,又哭了起來。
她害怕極了,除了找表姑姑,她不知道該找誰訴苦。
史媽媽解釋道,“昨天世子爺派人回來說,他路上遇到雪崩摔下崖受了傷。開始不以爲意,在驿站歇息兩天又繼續走,誰知到了徽州後病情加重。他要留下養傷,不能按時回家。”
荀香的心又提了起來。那個倒黴蛋可不要得破傷風,這個時代沒有好藥。那人自帶“煞氣”,不要把他自己“煞”進去……
邱雨涵又癟着嘴問,“我爹爹會死嗎?”
荀香安慰道,“不會。”
丁钊也吓一跳,問道,“我爹同邱大人一路,他老人家有沒有事?”
史媽媽道,“回來報信的人專門說了,丁老伯爺無事,已經同我家世子爺分開去了膠東。”
荀香溫言軟語哄着小姑娘,留她吃了晌飯。
飯後小姑娘還賴着不走,荀香帶着她和丁珍去紫軒歇息。
金色陽光灑滿庭院,幾株紅梅怒放着。仔細看,丁香樹的樹梢已經抽出淺淺的綠。
屋裏,依舊如她在時一般一塵不染,暗香浮動。
丁钊和張氏偶爾會來坐坐,張氏還會親自收拾這裏的衛生。丁壯在家時,小院裏的花草都由他打理。
哪怕住去公主府一年多,荀香偶爾醒來還會覺得自己住的地方是紫軒。
她又看向不遠處的竹軒,可惜爺爺不在。
真想他!
邱小姑娘去榻上晌歇,荀香和丁珍坐在西屋小聲叙着話。
丁二富未婚妻家也住在合縣,跟丁山家比較熟。
丁珍笑道,“聽二富哥說,呂姑娘家會陪嫁一個縣城裏的宅子,嫁妝加起來有六七百兩銀子。二富哥不想住陪嫁房,準備租個四合院。院子都看好了,離我家兩條街的距離。
“他平時特别節儉,說呂姐姐家的嫁妝豐厚,聘禮也不能太寒酸。他有二百多兩銀子的存項,要用一百兩置聘禮……”
荀香笑道,“若王氏知道二富哥用這麽多銀子置聘禮,得心疼死。”
丁珍抿笑起來,眼睛彎彎的。
“呂姐姐才不會怕王氏。他們是不住在一起,住一起王氏肯定弄不過呂姐姐。呂姐姐極會打架,又潑辣,聽說她的哥哥嫂子都怕她,鄰居們也不敢惹她……
“呵呵,其實呂姐姐人很好,愛說愛笑,也沒有壞心思,屬于你不惹她她就不惹你的人。我看得出來,二富哥對她滿意得緊。
荀香已經聽說過呂姑娘的“威名”。丁二富可不傻,那麽喜歡她,說明呂姑娘有她的可取之處。
丁二富雖然現在窮,但有志氣,又有嶽家和親戚的幫襯,将來前程差不了。
丁四富和龔掌櫃說脂粉鋪子時,荀香專門觀察了丁二富。他沒有一點不該有的心思,還真心爲弟弟高興。
不惦記兄弟和妹妹的東西,這是本該有的品德。但做爲丁夏氏和丁力的孫子,丁有财和王氏的兒子,有這種品德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下晌申時後,客人們陸續離開。
邱雨涵還不想走,被史媽媽硬抱走了。
晚上,丁钊單把荀香拉去一間屋,把董義阖送的商行契書交給了她。掌櫃是丁钊之前讓人培訓過的,幾個月前就過去接任了……
商行不大,做對外貿易,不僅賣舶來品,也向洋人賣大黎商品,每年盈利大概兩三萬兩銀子。
爲了不讓人生疑,每年的銀子會轉給荀香,契書名字過兩年再換成她。
丁钊也對董義阖夫婦有所猜測,歎道,“看表嫂的病情,日子不久了。唉,那麽好的兩個人,真不舍啊。”
荀香說道,“這一天早晚要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祝福他們在另一片土地平安喜樂,把董大哥當家人……”
之前荀香還想在年後推行炒鋼工藝煉鋼,把“寶鐵”變成“寶鋼”。可現在是多事之秋,隻得再往後推。
晚上,依然是張氏來紫軒陪荀香。
荀香感慨不已,小時候天天都想跟張氏和丁钊分床睡,現在又特别喜歡這位娘來陪自己,說說體己話。
次日巳時末,荀香離開丁府去了陶府。
她直接被請去外書房,荀驸馬已經來了,幾個陶家男人也在這裏。
父女兩個跪下磕頭,鄭重拜謝老師教誨之恩。
陶大老爺笑道,“父女同拜一師,師徒三人同爲大家,已成爲大黎美談。”
之後,男人們在書房探讨學問,荀香去老太太院子。
陶婧正等在門口,看見荀香笑道,“我祖母一直盼着呢。”
屋裏坐着七個女人,珠環玉繞。
老太太身體還好,拉着荀香的手笑道,“許久沒看見香香,想得緊。讓老婆子仔細瞧瞧,哎喲喲,高了,瘦了……”
午時初,孫大夫人和孫與慕突然來了。
孫大夫人雖穿着素服,未施粉黛,但氣色不錯,明顯胖了,跟之前心如死灰的婦人判若兩人。
閨女外孫子突然來家,老太太非常高興。
她拉着孫與慕問道,“今天休值?”
孫與慕笑道,“同僚幾日後有事,跟我換了班。”又對荀香道,“郡主也在,巧了。”
荀香覺得,不是巧,而是孫與慕專門來見她。孫夫人過來與他打配合,應該是孫府的事。
正好她也有話要跟他說。
晃眼大年過去,氣溫回暖。
董夫人的病越來越重,董府已經開始準備後事了。
張氏和荀大奶奶、王夫人幾乎每天都去看看。她們去了,就讓米紅棉回去歇歇。
荀香隔兩天去一次。
她想天天去,但東陽不允,說她還是孩子,怕過病氣,讓衛嬷嬷代她天天去探望。
所有探病的人都不能近距離跟董夫人接觸,隻在門口看一眼,在廳屋聽米紅棉或者張氏等人介紹一下病情。
董夫人床前的禦醫和大夫不間斷,荀香再也沒有機會住在董家,或跟董夫人近距離接觸。
盡管她知道董夫人不是真的死,但永别是真的,也是傷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