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丁有壽拿十二貫錢買了村裏一戶人家的舊院子。雖然幾間房,籬笆牆,也比之前的那幾間破房強多了。
最關鍵的是這個舊院還帶契書,成了丁有壽的私産。
丁有壽樂壞了,好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兩天後一個消息又在北泉村裏傳開,丁有壽以每月一百文的的價格租了一間屋給洪家父子。
丁有壽的運氣太好了,白得錢換了房子,還能租房子掙錢。
一般人家都有婦人,有空屋也不願意租給外鄉男人。丁有壽一個人,聽說他們想租房,二話不說就租了。
洪家父子一個多月前來到這一帶,住在半山腰的一座廢廟裏,說是在家鄉得罪了人不得已跑出來。
他們有路引有戶籍,不像作奸犯科的人,也不是流浪漢,夏裏正才容了他們住在北泉村。
父親三十多歲,因個子高,人稱洪大個。他當起了樵夫,頭天砍柴兼撿些山貨,次日挑去鎮上賣。
他個高力氣大,砍的柴都是樹幹或粗樹枝,經燒。後來他找到丁钊,想賣柴給寶慶鐵工制造行。
煉鐵爐必須用石炭。石炭貴,有些爐子能用木柴的,他們也會買少量木柴。
雖然已經有人長期供柴,丁钊看洪大個的柴好還是答應了。
洪大個的兒子十五六歲,人稱洪小哥。似乎腿腳不太好,幹不了重活,就買些竹片和紙在家裏糊燈籠賣。
洪大漢幾乎不說話,洪小哥卻嘴甜讨喜,見人三分笑,沒來幾天就跟許多村人熱絡起來。
丁香看到過幾次洪小哥,小夥子長得不錯,麥色肌膚,五官清秀,身材瘦高,隻可惜走路有些跛。
洪小哥真的很愛笑,也跟丁香笑過。
這天上午,丁珍來找丁香去自家看爺爺在縣城給她買的兩本詩書和一套筆墨洗硯。
小姑娘激動的小臉紅撲撲的,極是興奮。
在北泉村的小娘子中,論模樣氣質和學識,除了丁香,就數自己了,夏荷不服氣也不行。
丁香帶着绫兒和黑娃一起去了三房。
還去找了夏三芬,她不在家,卻遇到了夏荷。
夏荷湊過來拉着丁香的手說笑。
丁香和丁珍都不喜歡夏荷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德性,應付幾句就走了,沒有帶她一起玩。
丁珍跟丁香耳語道,“你發現了嗎,夏荷看立仁哥哥的眼光不一樣呢。又特别愛跟立仁哥哥笑,離老遠就‘立仁哥’‘立仁哥’地叫,聽着都肉麻。她隻比立仁哥哥小幾天,叫名字不行嗎。”
丁香的眼睛鼓圓了,十一歲的二哥也被惦記了?
再聽丁珍學夏荷嬌滴滴的聲音,丁香咯咯笑起來。
古代的小姑娘真早熟。夏荷早熟,丁珍也早熟。
丁珍又道,“哼,夏荷還跟三芬姐說我小眼睛,蒜頭鼻,美什麽美。我就是蒜頭鼻子,也比她好看。”
一說起這事小姑娘就生氣,小嘴也撅了起來。
丁香道,“夏荷姐比珍姐姐差遠了。”
丁香真心這麽認爲。丁珍鼻子雖然有些蒜頭,但肉肉的白白的,不大不小,長在這張臉上就是清秀可人。再加上小姑娘愛笑,非常讨喜。
半路上又遇到了洪小哥。
看到她們,洪小哥咧嘴一笑,眼睛彎彎的,那一口白牙特别吸睛。他穿着藍布衣褲,衣裳也很幹淨。
丁珍悄悄跟丁香耳語道,“洪小哥肯定每天刷牙。家裏沒有女人還能這麽講究,少找。”
自從家裏日子好過後,謝氏和趙氏每天都要監督丁珍姐弟刷牙,哪怕長輩做不到這點,也要求孩子必須保持這個好習慣。
刷牙也就成了丁珍判定人愛不愛幹淨的前提條件。誰刷了牙,她在心裏先就給誰加了分。
自己的牙齒白淨後,丁珍也更愛笑了。隻看那兩排白白的小糯米牙,人家就知道這個姑娘愛幹淨。
丁香又仔細看了眼洪小哥,牙齒潔白整齊,嘴型很好看,典型的單眼皮帥哥,有些像前世專門打牙膏廣告的男模。
這個形象,除了比不上自家爺爺、爹爹和哥哥,比村裏所有男人都好看。
丁香低聲笑道,“他們在家鄉或許條件很好。”
丁珍深以爲然,“嗯,斯斯文文的,興許還讀過書。”
洪小哥見兩個漂亮小姑娘沖他笑得歡,他的笑容也更大了幾分。停下說道,“我會做小兔子燈和荷花燈、桃花燈,小妹妹若是喜歡,我……可以來我家買。”
他本來想說“我送你們”,又覺得太突兀,改成了“買”。
“好。”兩個小姑娘答應得痛快。
來到三房門口,就能遠遠看到村頭那個破院子圍上了一圈籬笆牆,兩個老夫婦站在一旁。
丁珍道,“那就是陶翁和陶老太太。”
她看到過他們,丁香還沒見過。
陶翁老夫婦就像村子裏的明星,一舉一動倍受矚目。
每天辰時末陶翁會同老太太一起在山下轉一轉,然後老太太回家。陶翁則繼續轉,有時在田間地頭,有時在村裏,還喜歡跟村人說說農事。
丁香和丁珍不約而同向那邊走去。
丁香穿着淡紫色繡花輕羅衣裙,丁珍穿着粉紅綢子衣裙,绫兒穿着綠色細布比甲。
三個漂亮小姑娘在村裏就像一道風景線,後面還跟了一條大黑狗。
陶翁和陶老太太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了過去。
丁香和丁珍走到桃樹下停下,離老夫婦有一丈左右的距離。樹上結了許多桃子,小桃子青中帶紅,卻不能吃,又酸又澀。
丁香鼓着圓溜溜的眼睛看着陶翁夫婦。丁珍垂着眼皮,還晃了晃丁香的手,悄聲提醒道,“香妹妹,不能那樣看人家,不禮貌。”
丁香“哦”了一聲,眼睛垂下後又擡起看着他們。自己現在是小娃,又是膽子大的小娃,對待好奇的事物就該這種表情啊。
陶翁六十歲出頭,身着布衣,足登草鞋。頭頂頭發稀疏,同後面的頭發一起束在頭頂,小得像個犄角。很瘦,臉上皺紋如刀刻一般,卻是極有精神。
這是力圖要跟農民階級站一起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