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不愧是一國之都。
秘密就是多,搞事的也多。
暗地裏發現了多少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的屍骨,埋藏在地下的東西,隐藏在暗室裏的秘密,乃至甲猬金銀之類的。
就不多說了。
反正開國近一甲子,大多數勳貴都至少傳承了兩代,經曆了四個皇帝,現在已經是第五個皇帝了,哪家還能沒點保留手段,暗地謀劃,或隐藏秘密啊!
這些無疑都不足以讓原身驚訝。
讓原身比較驚訝的地方是在于,已經兩次造反,兩次失敗,被徹底貶爲廢人,圈禁起來的漢王依舊不死心,正在謀劃暗殺計劃,其他先帝的兄弟,也就是當今宣武帝的叔叔們,也很不安分。
同樣有謀劃造反的迹象,有些都已經準備好了甲猬兵器,跟原身差不多。
這個差不多不是指膽量,是指他們的準備差不多,可原身的準備本來就沒指望能造反成功,隻是想借此明确表明自己造反的态度罷了,可想而知,剩下那幾個王爺的預謀造反,有多麽可笑。
不過他們紛紛想造反,估計核心原因還是在于先帝和現任宣武帝對漢王的态度太過于仁慈,畢竟漢王第一次造反基本沒啥事,隻是被廢了封地,第二次造反也沒被殺,僅僅隻是被圈禁起來。
這麽沒危險的造反活計,誰不想試試,萬一成了呢,即便失敗,無非也就是廢除封地罷了,可自從他們父王造反登基開始,他們藩王的權力就一直在被持續削弱,如今他們更是直接被困在京城,根本不允許他們回自己封地快活。
封地有和沒有基本沒區别。
爲啥不搏一把呢?
然而他們卻忘了,隻廢除封地,是先帝在位時的操作,是他們親哥哥在位時的操作,如今換侄子上位,呵呵……
除此之外,更讓曲潔驚訝的一點是在于,好幾個王爺的造反想法,都是一些文官操縱人手,在背後撺掇的,并且那些文官操縱的人手還在鼓勵王爺們多多聯絡勳貴,表面上是多聯絡些勳貴增加己方力量,增加成功率,可曲潔卻覺得他們這麽做,純粹是想多拉些武将勳貴下水,削弱朝堂上武将勳貴的力量。
畢竟王爺造反,可能王爺本身能留下一條性命,但是跟着他一起造反的那些勳貴就不一定了,大概率抄家滅族。
沒有大戰争就很難誕生新勳貴。
到時自然是勳貴實力受損。
文官便能趁機掌握更多話語權,不是民間的話語權,是朝堂上的話語權。
再聯想到先前奪嫡之争的時候,也多是勳貴參與,文官很少直接站隊,比如先前先帝與漢王争皇位,如果不是先帝首先寬恕了漢王,而是嚴格按照造反來清算的話,怕是朝堂當中的勳貴得少掉三分之一,所以先帝寬恕漢王究竟是因爲兄弟情深,還是爲了避免朝堂勢力失衡,文官把控朝政啥的就很難說了。
“媽呀,這些文官也太恐怖了。
乾坤帝在位的時候,在乾坤帝的絕對威懾和殺官毫不手軟,官不聊生的操作之下,文官幾乎毫無出頭之日,後來由他們教出來的文治帝上位,他們便開始拼命打壓武将勳貴,朝堂上的實際掌握權和話語權幾乎都落到了他們手裏。
後來永盛帝造反清君側,以及其他親王之所以能那麽順利,估計大概率是被排斥出朝堂的那些武将勳貴們不滿。
就算沒支持,也沒幫文治帝有關。
這才導緻他一正統繼位的皇帝,被藩王輕松推翻,然後應該就是永盛帝與勳貴共治天下,文官被繼續打壓下去。
久治帝雖然稱帝時間短,但監國時間卻長達十幾年,對朝堂的實際情況應該也算了如指掌,很清楚文官勢大的後果,必須得把握住平衡,所以才會放了他弟弟一馬,重要的不是保住他弟弟的性命,而是保住那些跟他弟弟一起造反的勳貴性命,免得朝堂文武勢力失衡。
後續他應該還有些其他操作,隻可惜命短,死的太突然了,甚至可能還沒來得及教兒子帝王心術啥,不過宣武帝也不傻,雖然漢王再次造反讓他很是生氣,但也有克制住内心憤怒,僅僅隻是将他圈禁起來,對勳貴也是輕拿輕放。
而文官現在的操作,大概率就是逼宣武帝殺勳貴,一次造反不殺,那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人的忍耐總歸是有限度的,就不信宣武帝一直不生氣。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罷了。
怎麽可能忍得下來?
這些文官爲了掌控朝堂,還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關鍵的是估計他們還覺得自己所作所爲都是對的,都是爲了宣揚聖道,畢竟那些儒家學子最尊崇的不就是天子垂拱而治,也就是天子什麽都不管,他們來管,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可也不想想他們一個個腐儒有沒有這能力,靠他們,又怎麽抵擋外敵!”
僅僅隻是靠着今天一夜在京城各處收集到的信息,曲潔便大體推斷出了如今朝堂局面,表面看起來一片太平,但文官早就已經磨刀霍霍向勳貴了,可憐大部分勳貴還跟傻子似的,毫不知情。
甚至真有跟幾大親王私下聯絡的。
也不知道到底是蠢,還是膽大。
曆朝勳貴一直鬥不過文官,果真不是沒有道理,這麽蠢,到哪鬥得過啊!
明明有那麽多前車之鑒。
可卻還偏偏一個個不知死活。
反倒是永安侯府這,因爲隻剩個爵位,都沒有正經實職,對那些王爺實在是沒啥幫助,人家都懶得聯系他們家。
所以目前啥事沒有。
唉,曲潔都有些恨鐵不成鋼,要是他們也能參與其中的話,不省得她費事造反,不過相對應的就是,曲潔還挺欣慰的,吾道不孤啊,有這麽多王爺陪她一起謀劃造反,真真誅九族都不孤單。
大家一起來嘛,要走一起走。
黃泉路上,郭家不也能有些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