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氏扯了扯嘴角,沈皇後擡手取下一支鳳簪,親手替她簪好:“如今皇上登基,後宮也不是後院那種小打小鬧的地方了,淳兒和沅兒是親兄弟,更是表兄弟,這樣親近的關系,少不得互相扶持,你我也要多費心些才是。”
“娘娘放心,妾身母子不敢忘記昔日恩情,更不會做出手足相殘的醜事。”小沈氏表了忠心。
沈皇後滿意的點點頭:“回去歇着吧,這幾日事多勞累,也不能熬壞了身子。”
“是,妾身告退。”
小沈氏一走,沈皇後的笑意也就收斂了,她看着位分名冊,眼睛一轉便收起來拿在手裏:“走,去見皇上。”
她們一行人招搖過市的離開,尚未走遠的小沈氏一回頭就瞧見了,但卻滿不在乎。
跟在身邊的春陽低聲道:“自咱們公子回來,辦了那麽多事,結果爵位分封沒有公子的份,府宅也沒有,如今皇後娘娘還這般強勢,其他公子都有了爵位,那兩位側妃的位份怎麽會太低?她打壓側妃又有什麽用?”
“阿沅還小,爵位不爵位的不重要,跟着太子殿下暫住東宮也不是壞事,她現在不需要和人去争,也不需要冒尖,皇上登基,諸位殿下之間的明争暗鬥才剛開始呢,位份的事是小事,這個時候太過出頭了隻會招惹麻煩。”小沈氏一點也不着急,從容的瞧不出半點半點拘謹慌張。
春陽不太放心:“雖然朝堂上的大臣幾乎沒有變動,可是日子長了,他們還會記得咱們公子的功勞嗎?”
“朝堂的變動不會太大。”小沈氏心裏非常有數:“王爺多年來專研戰事,幾乎沒有可用的文臣,三公九卿穩居高位數年,不結黨不營私事必躬親,除非皇上昏庸至極,否則不會輕易動他們的。”
春陽恍然大悟:“這麽說,咱們公子還是很占優勢的。”
小沈氏扯了扯嘴角:“這種話心裏清楚就好了,沒必要表現太多,什麽優勢不優勢的?阿沅的能力他們都看見了,心裏也有數了,這就足夠了,其餘的慢慢打算就好。”
“是,奴婢記下了。”
翻修過的太華殿裏,洪明帝看完穆國公呈送上來的奏折,細細想了想才道:“老國公想讓孫女兒與宋書和離,不知和離之後有何打算呢?”
“這樁婚事是先帝賜婚,老臣自知不能和離,然這些年,孩子受了不少苦楚,老臣實在于心不忍,還請皇上能夠開恩,若能和離,自是不能再嫁,爲保餘生安定,家裏會送她落發出家。”穆國公說的很誠懇。
洪明帝扯了扯嘴角:“高門貴女,又是皇家兒媳,哪能落發出家?”
聽他的意思,是不太願意讓宋書夫婦和離,穆國公的面色沉重了幾分:“老臣愚鈍,還請皇上明示。”
“老國公是三朝元老,應當是最懂朝堂局勢的,朕與前太子相争二十多年,他會逼宮謀反,是朕萬萬沒想到的,先帝因他而死,朕心裏實在恨呐,雖說父輩之争不涉子女,但前太子能有此底氣,與他的兒女可脫不了幹系。”洪明帝咬牙切齒,說完還重重錘了桌案一下。
穆國公懂了,他想殺了所有東宮黨,包括前太子所有的子嗣,但并沒有合适的理由動手。
穆國公沒有吭聲,他知道前太子所作所爲死不足惜,更知道其他人有多麽無辜,前太子逼供謀反一事突然,那些人根本沒有提前得到消息,在宋涪捉拿的時候,便是手握兵權他們也不曾反抗,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東宮黨的勢力。
這很聰明,卻也讓洪明帝很不滿,一群聰明知進退的敵人是危險的。
“據老臣所知,前太子未參與逼供謀反一事的幾位公子都已上書伏罪,要求皇上嚴懲。”穆國公斟酌着話語:“皇上與他們不僅是君臣,還是叔侄血親,若趕盡殺絕,隻怕會讓其他皇族心生畏懼。”
洪明帝臉色一沉:“讓人畏懼不好嗎?父債子償,若是前太子逼宮成了,他能放過朕的孩子?”
穆國公被問住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問題。
“朕不做仁君,隻求天下安穩,别再因爲皇位多生事端,老國公應該能懂朕的心意吧。”洪明帝盯着他:“誠如老國公所言,宋書并未參與逼宮謀反,朕若不治他的罪,老國公又何必強求和離呢?”
穆國公看着他,洞察人心的雙眸已經知道他的心思了,孫女兒和本心隻能選一個,幫他捏造罪名将東宮黨一網打盡,孫女兒就能和離,反之亦然。
瞧着靜等自己拿主意的洪明帝,穆國公擡手作揖,什麽也沒說,正逢宮人來報沈皇後求見,他便順勢出去了。
沈皇後一臉喜氣的進來,見了禮就道:“皇上政務繁忙,妾身本不該來叨擾,隻是後宮位份拟定的事,到底還是需要皇上做主才是。”
“你身爲皇後,爲後妃拟定位份,她們還敢不從?”洪明帝的态度不冷不熱。
沈皇後并不在乎他的态度,端莊含笑:“若說其他人到也無妨,隻是三位側妃總不能随意安置,妾身打算将她們安置在貴妃位上。”
“三位貴妃?”洪明帝拿過名冊細看,妾室太多,名冊上好多人他都沒有印象了,爲此隻是匆匆掃了一眼,便盯着三位側妃的位份看。
沈皇後在一旁說道:“皇上的兒女多爲側妃所出,如今孩子們都長大了,也都封了爵位,母親位居貴妃之位也無不妥。”
“無不妥?你防備了三十幾年,這會兒不妨了?”洪明帝實在看不慣她虛僞的嘴臉,忍不住怼了一句。
沈皇後神色尴尬的笑了笑:“都是伺候皇上多年的老人了,妾身再怎麽不懂規矩,也不能在涉及皇家顔面的事上分不清輕重,若在這件事上苛待了她們,豈非落人話柄?”
她說的坦誠,洪明帝嘲諷的神色這才稍稍收了收,看着名冊說道:“其他人也就罷了,王氏病故,沒能随朕享福,追封她爲貴妃,封号朕細想想,除此之外,李側妃有三子一女,也該居貴妃之位,劉氏原是你的侍女,雖有生兒育女之功,但終究是家奴出身,便居妃位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