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氏替自己解圍,宋淳感激不已,轉開身還是不打算過問此事。
李側妃幹脆嚷嚷了起來:“賞賜王爺中毒,不也是因爲被寵幸的人下了手?一個坑裏可不能跳兩次,太醫都讓王爺保養身子了,這些小妖精還勾魂似的勾着王爺,世子便是不好插手王爺的房中事,那也該仔細查查,是誰拿這些髒東西給王爺吃的。”
她嗓門不小,直接把王媽媽嚷嚷了出來,瞧見被李側妃拿在手裏的碗,王媽媽的臉色都變了,立馬進去告訴忙着哭喊的沈氏。
沈氏着急忙慌出來的時候,大夫已經來了,容不得她們繼續争吵,宋淳催着大夫先去給中山王看診,沈氏懊惱的看着被李側妃緊緊拿在手裏不松開的藥碗,确定沒辦法拿回來之後,她立刻穩住臉色走向宋淳。
“這是你父王的房中事,你是晚輩,不該來的,快些回去。”
宋淳正有此意,隻是不等他擡腳,李側妃就拽住他:“王妃,王爺倒下,世子就該留下做主才是,我們一群婦道人家慌亂中難免亂了方寸,總得世子拿個主意才是。”
沈氏氣的咬牙:“你這是存心讓世子難做。”
“讓世子難做的不是妾身。”李側妃越看沈氏越覺得她心虛,底氣更足了:“妾室關心王爺何錯之有?妾身沒有其他要求,隻求世子留在這裏,等大夫确認王爺到底爲何暈倒,可是吃了什麽就足夠了,這些事總要給個交代才行。”
她理直氣壯,沈氏差點被氣暈過去,她們還要繼續吵,屋裏的大夫已經把了脈出來了,小沈氏立刻就問:“王爺如何?”
“王爺服用了虎狼之藥,内透過甚,氣虛不足,這才暈倒。”大夫說的小心翼翼,深知這種醜事不可張揚,可是不仔細說,這種事稍有不慎就是他的錯處了。
沈氏臉色大變,宋淳到是正色起來了:“虎狼之藥?你确定?”
“是,小人不敢欺瞞。”
李側妃立刻把手裏的藥碗遞過去:“聞聞,都有什麽藥。”
她把大夫當狗使,大夫臉都綠了,卻不敢不接過來,隻是仔仔細細的聞了又聞,卻是什麽都說不出來。
“大嬷嬷呢?”宋淳一點也不糊塗,立刻就找近身伺候中山王的人。
沒人敢應聲,大嬷嬷很快就來了,她恭敬的見了禮,在宋淳面前弓着身子:“奴婢在。”
“王爺最近在喝什麽藥?”宋淳對她也還算客氣。
大嬷嬷老實交代:“王爺喝的補藥,是王妃特意請太醫開得方子。”
宋淳的目光移向沈氏,見她目光躲閃,心裏頓時明白了緣由,李側妃見狀,生怕他包庇,立刻就要開口督促宋淳兩句,結果宋淳冷冷出聲:“把藥渣拿來。”
“世子爺!”王媽媽急了,一時間控制不住。
她這樣反常,明眼人都看出了貓膩,大嬷嬷的目光更是犀利,緊盯着失态的王媽媽,把她吓得恨不得縮在沈氏後頭。
藥渣很快就被拿來了,大夫當場查驗,毫不費力的裏面的虎狼之藥找了出來。
物證在前,沈氏還想狡辯,宋淳卻直接擡手打斷她的身邊吩咐道:“将王爺送回屋裏仔細照料,今晚的事不得走漏任何風聲,王妃心焦過度,回頤園安養,任何人不得打擾,府中諸事,暫由李側妃打理。”
他親自把沈氏禁足了,王媽媽氣的當場就要爲沈氏求情幾句,卻被沈氏拉住,這是自己的親兒子,沈氏可太了解他的脾氣了,知道求情無用,還不如仔細想想怎麽在中山王醒後和他解釋呢。
衆人散去,李側妃志得意滿,也不爲難出事的姨娘,好好警告了一番知道此事的人也就走了。
她們前後散去,小沈氏也去了中山王院子裏侍疾,宋淳也在這裏,李側妃上了年紀不能熬夜,爲此守在身邊做主的隻有他們倆。
一夜過去,次日天明,中山王才有了蘇醒的迹象,小沈氏立刻服侍他喝了些水,中山王看見她,神色十分尴尬,立刻往旁邊看了看來遮掩自己的尴尬。
“王妃呢?”按照常理,在身邊照顧他的人應該是沈氏才對。
小沈氏眉眼低垂:“王妃身子不适,在房中休養呢。”
“哦。”中山王松了口氣,他知道自己胡鬧過了頭。
小沈氏起身讓開:“世子就在外頭,王爺可要見他?”
中山王抿着唇尴尬了一陣,閉上眼扭開臉:“不見,讓他回去休息吧,你也回去吧。”
“是。”小沈氏從容退下,見大嬷嬷未走,就知道她要把所有的前因後果的告訴中山王了。
出來與宋淳說了一聲,他們一同離開,宋淳的臉色十分凝重,即便沒聽沈氏分辨,他也能猜到沈氏給中山王用虎狼之藥的用意。
“王爺已經開始防備世子了,此事後,隻怕疑心更重,世子當小心才是。”小沈氏好心提醒他,宋淳是個好人,這麽多年十分照顧宋沅,這些她都記着呢。
宋淳默不作聲,他知道中山王防着他,這根本不是稀奇事,他也不在乎。
到了岔路口,小沈氏屈了屈膝便走了,如今中山王病倒,就算瞞的再嚴實,太康帝也會知道緣由,兩次因爲女色誤事,又在中山王袒護權貴阻止田畝革新這件事的當口,他一定會被太康帝斥責反感,想要繼續壓制東宮,就得借住提起田畝政策革新的宋沅在這件事上搶回優勢,隻有支持宋沅革新,王府才能搶奪這份功勞。
他做不出的選擇,宋淳會替他做的,隻要田畝政策革新一事順利,憑借樂平的政績,宋沅可以一舉與王府其他公子平起平坐,到時候中山王再想拿捏她便要多幾分顧忌盤算,所以王府絕對不能在這件事上給宋沅拖後腿搗亂。
如她計劃的一樣,宋淳被傳召進宮之後,王府表态支持田畝政策革新,那些受王府庇護的權貴一朝被棄,一時間走投無路上門求中山王開恩,也被宋淳下令攔住。
中山王糊塗,他可不糊塗,樂平成績斐然,田畝革新勢在必行,由王府支持宋沅,總比把功勞讓給東宮要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