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是從大年三十說起,上回說到年獸是個怕鞭炮響兒的奇葩,這回就不贅述了,改一改思路,說說某儒這裏過年的習俗好了。
年三十兒當然離不開吃,隻是天南地北吃的東西各有不同,但好似都有些團員美滿以及展望未來的好意頭。話說曾幾何時我一直以爲北方過年就是吃餃子,于是我念及家裏過年八大碗九缽頭看着眼花做着麻煩又吃不完的年夜飯就會建議家裏人明年過年也吃餃子吧,簡單方便。可惜明年春節桌上還是上述的那些。直到上大學後和北方室友一勾兌,才曉得人家的餃子不是正餐,而是在年夜飯後一家人一面聊天看春晚,一面動手做,等零點鍾聲響才下鍋煮,這才是‘交子’的意思。不過好像就算我搞明白是爲什麽,我們這裏的習俗也還是不吃餃子。
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特色,過年的時候吃飯不是在桌上,而是地上。年夜飯之前我們會在家裏撒上青青的松針,鋪得又厚又軟,然後以松針爲桌,家人席地而坐,好似在山間野餐。小時候不懂,隻覺得這樣很好玩,于是會每天在軟軟香香的松針上打滾,現在才曉得這也有寓意——青吉平安!
年夜飯後,按照習俗,我們還有傳統節目——炸香稞。所謂的香稞是一種帶香味的植物,這隻是我根據讀音猜想的字,不曉得它學名叫什麽,也不曉得是不是寫對了,總之就這樣代替着吧。年三十兒的白天家家戶戶會買幾把曬幹了的香稞,等到晚上天一黑就把香稞點燃,香稞燃燒時會發出噼裏啪啦類似紮炮仗的聲音,火勢漸大,足有一人多高,這時候家裏不管男女老幼就會排起隊,助跑,然後從大火上跳過去,這樣就能趕走一年的黴運,日子紅紅火火。對于這個習俗,大約跟跨火盆是一個道理吧。
說了年三十兒,那肯定是要往後捋一捋的,至于什麽時候捋,捋什麽内容,那得看天意。
各位,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