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升職了,該不會就這麽小氣的請咱們吃一頓吧?”馬曉蘭現在與周燦的關系算是比較密切的那種,她也不怕周燦。
偶爾敢在閑暇時間跟周燦開開玩笑。
“最近這兩天有點忙,兒科那邊有一個疑難雜症還沒解決,心胸外科更是天天都有大手術。等我忙過這兩天,哪天下班後不加班,再請大家吃頓大餐慶祝一下。我能升職,離不開你們的支持與辛勤付出。”
周燦對手下的兩位醫生與三位護士都是十分感激。
特别是喬雨,這幾年一直任勞任怨,默默的充當着他的器械護士。
如果要評‘開國元勳’的話,她是第一個。
最開始的時候,周燦回到急診科,算是一窮二白。帶着她與實習醫生羅士紳一起瘋狂做手術,這才慢慢打開了局面。
這就好比白手起家創業,公司做大了以後,其實不需要怎麽操心了。
最美好的回憶往往就是剛開始創業的那一段時間,各種條件不足,需要格外努力。
第三天的時候,富查春醫生回來上班了。
上的是夜班。
急診手術室三班倒,白班最好也最忙。晚班次之,夜班沒那麽忙,但是作息颠倒,生物鍾打亂,大家心裏面其實特别抗拒。
富查春很聰明,剛出了這麽大個事,鬧得顔面盡失。休息一天後重回急診科上班,先上個夜班觀察一下情況會更爲有利。
因爲晚上的醫護人員最少。
等到周燦來科室上班時,聽到喬雨她們在議論,說是富查春請所有護士喝奶茶。
這個富查春老頭,沒想到還有點手段。
看來這次挨了社會毒打,已經讓他學會了很多東西。把心中的優越感收了起來,不敢再擺什麽老資格。
任何一個科室,老同志往往是最難搞定的。
因爲他們自認爲資格很老,很多時候都不怎麽聽調令。特别是一些比他們年輕的領導想要指揮他們,非常困難。
對于富查春請全體護士喝奶茶,修複與她們之間的關系,周燦并不怎麽在意。
他的工作太忙了,每天都有着大把大把做不完的事情,學不完的知識,練不完的手術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他現在練習手術技能除了穩刀法與快刀法,其它的基本上已經不再在家中練習。而是直接在給病人做手術時不斷提升。
目前除了骨外科的幾門醫術,其它的外科醫術全部晉升到了六級,再拿着豬皮去練習縫合,又或者在小白鼠身上練習血管吻合,已經完全沒有必要。
效率低下不說,對技術的提升已經沒有太大幫助。
真正能提升醫術水平的還得是那些疑難病例,以及高難度的大手術。
每一台大手術都有它的複雜性。
哪怕同樣都是心髒三尖瓣反流修複手術,可能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大家都知道,引起三尖瓣反流的主要原因是右心室擴大或者三尖瓣本身發生病變。
三尖瓣是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間的瓣膜,它更像是一扇可以自動開關的門。正常情況下,血液隻能進不能出。如果右心室增大,會導緻這扇門關不嚴,于是出現血液反流。
病理機制大概就是這樣子。
可是引起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卻有很多,比如右心室收縮壓力增高,這種情況如果一直持續,會導緻右心室的心肌變得肥厚,右心室也就擴大了。
又或者肺動脈壓增高,也會導緻右心室增大。
所以,即便是三尖瓣反流手術,每一台都有可能不同。
如果隻是死闆的給患者更換三尖瓣,每一個病人的處理方式都是千篇一律,最終的結果就是剛做完手術時效果還可以。過一段時間,三尖瓣又開始發生反流。
周燦每做一台大手術,都會有新的收獲與進步。
這才是能夠快速提升醫術水平的正确方法。
……
時間過得非常快,眨眼時間就是大半年過去了。
這半年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周燦順利當上了圖雅醫學院校的助教,以本科學曆當上助教,在目前這種競争極爲激烈的情況下,他算是一個異類。
很多年輕的研碩想要當助教,還在排隊呢。
另外,考研的複試和面試都很成功。
現在他已經開始讀研,進修的骨科領域。
剛開始,他還覺得進修骨科領域有點偏離發展主方向。真的跟着導師學習了一陣後,就兩個字,真香。
深入學習骨科知識,特别是骨創傷、骨關節方面的研究,讓他獲益極大。
沒學習以前,他覺得骨科也就那麽回事。
甚至認爲骨外科治療就是個體力活,技術含量有是有,但是遠沒有其它外科那麽高。
無非就是打打石膏,在骨頭上鑽一排的孔,上一塊鋼闆啥的。
或者在骨頭的某個部位釘兩顆鉚釘,把斷裂的骨頭固定好。
跟着導師學習後,他才發現骨科知識比想像的要高深得多。
比如,人體的血液之源,并不是心髒,而是來自骨髓。
還有就是人體的全能細胞,同樣來自骨髓。
骨骼不僅僅隻是給人體起到支撐作用,還有着它的多重意義。人類的身體經過幾百年的進化,每一塊骨頭都有着它的特定作用。
這次讀研也讓他終于明白爲什麽各家大醫院都很重視學曆,招聘時幾乎唯學曆論。
本科與研究生的知識水平,确實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他現在有了助教身份、急診手術室副組長身份、在職研究生學曆,與以前相比,明顯高級多了。
份量、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語。
白副院長與邺副院長答應幫他進入質控處,也已經有了眉目。
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很快就能如願。
不知不覺間,他也漸漸像那些名醫一樣,各種頭銜與職務一大堆。
當然,他還隻是剛剛起步,提升空間還很大。
肯定需要加倍努力才行。
與真正的名醫,差距非常大。
目前他也并不是真正的名醫,以前隻是進入了名醫後備人才隊伍。
現在正在進入準名醫序列。
還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第三醫院的張啓連。經過兩次手術後,命是成功保住了。但是留下的嚴重後遺症,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工作與生活。
國内的醫學水平有限,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後遺症。
唯一的辦法就是心髒移植。
不過他的全身動脈血管病變太過嚴重,僅僅隻是一次心髒手術就已經困難重重,曆險多次。做心髒移植,死在手術台上的機率非常高。
也沒哪家醫院敢冒這個險。
張啓連出院後沒多久,選擇被迫提前退休。原因是病退。
第三醫院被他搞成了一個爛攤子,瀕臨破産的邊緣。這個時候選擇病退,他倒是輕松了,可苦了接棒者。
接替院長一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張啓連住院期間,鞍前馬後,天天跑醫院病房探望的張明星。
本身就已經是副院長,一直又是張啓連最信任的左膀右臂,能夠接任張啓連的院長位子,也在情理當中。第字系列的醫院,因爲曆史原因,它的管理機制,院領導的任命機制,都要比别的大醫院更加刻闆。
院長正常退休的情況下,對下一任的接位者有着舉薦權。
而且上級一般都會慎重考慮上一任院長推薦的接班人。
因爲每家醫院最熟悉情況的,肯定是院長。
病退同樣屬于正常退休。
貪污受賄被查,這個就不在正常退休範圍内了。遇到這種情況,上一任院長也就失去了舉薦權。
這時候要麽院内選舉,要麽空降。
張明星接手第三醫院後,竟然直接與第一醫院合而爲一,甘願成爲第一醫院的一個院區。
消息剛傳出來時,大家都不敢相信。
後來正式公告出來了,大家這才相信是真的。
周燦倒是挺佩服張明星的魄力與謀略。
第三醫院本來就已經到了随時可能倒閉的邊緣。張明星接手後,再怎麽勵精圖治也很難起死回生。而且根本不會給他太多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選擇被第一醫院‘吃掉’,是一個非常高明的做法。
有了第一醫院的資金支持,新建的外科綜合大樓可以繼續。第三醫院拖欠的員工工資,也能得到發放。
張明星剛上任不久,醫院員工們便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資,心中自然高興。對張明星的支持度一下就升上去了。
沒一個不誇他英明的。
讓第三醫院以這種獨特的方式起死回生後,張明星繼續深化‘進口’這一發展方針。
做的第一件事情,不但沒有給那位日本心外專家送飛機票,反而給他加薪。
别以爲張明星不知道這位日本心外專家是個半吊子水平。
他心裏就跟明鏡似的。
仍然選擇這麽做,目的就是爲了強化‘進口’方針。想要引進真正的國外高層次人才,還得拿這個日本心外專家做宣傳。
日本的其他醫學專家一看,哇噻,連那個半吊子水平的假專家都能拿到那麽高的薪水,待遇這麽好,那他們這些有真本領的人去了,待遇豈不是更好?
這正是張明星的高明之處。
比起手段和格局,他明顯比上一任的張啓連高明了一倍都不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往往一些看似隻會溜須拍馬的人,特别是一些能夠靠着這一本事身居高位的人,往往不是他們沒有真本事,而是聰明的選擇了隐藏自己的本事。
隻有這樣,才能襯托領導的高大上。
比如曆史上有名的大貪官和坤,在公衆的心目中,這人沒啥本事,隻會溜須拍馬。
實際上,人家的本事比那些清官大得多。
爲清朝做了很多事。
第三醫院繼續在引入國外專家與進口先進醫療設備這條道路上發展,倒也不可小觑。具體能發展成什麽樣,現在還不好說。
等個一兩年,就能看出點眉目了。
就像當年的馨香婦幼醫院,也是破而後立。現在發展勢頭強勁,正在追趕圖雅、省人民醫院這些省内頂級大院的步伐。
再來說說周燦所在的急診科。
它的擴張仍在快速進行。
周燦在急診科也正式從普通小兵成爲了半個領導。一些重要的科室領導會議,現在都會邀請他共同參加。
急診手術室到目前爲止,也隻有兩個領導,分别是許醫生與周燦。
師徒倆幾乎掌管着急診手術室的一切大小事務。
周燦有了副組長的職位後,已經有權力管到手術室的其他人。包括主治醫師富查春、崔醫生、唐旺年等人。手術室護士同樣管得到。
不過他繼承了許醫生的管理風格。
一般情況下,他不怎麽管事。隻有其他醫生遇到手術難度高的病人,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工作玩忽職守等等,他才會管。
主要還是帶領科室的手術醫生與護士不斷提升專業水平,爲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最近,周燦在查房中偶然聽到患者與家屬抱怨,說是早知道圖雅的治療水平并沒有傳說的那麽好,還不如在當地醫院做手術治療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這次偶然聽到的抱怨立刻引起了周燦的高度警惕。
急診科手術室的質量,或許确實應該抓一抓了。
因爲周燦的個人發展需要,漸漸不再做普通的一二級手術,而是分給了其他人,這也就導緻了一個問題。急診科手術隊伍良莠不齊,水平有高有低,工作态度也是各不相同。這些人做出來的手術質量,有的高有的差。
剛開始還沒覺得有什麽變化。
八九個月過去,問題漸漸顯現。
急診科的手術量并沒有下降,因爲它掌握着圖雅醫院最大的流量。
與任何一個科室的門診相比,急診的病人數量永遠是最多的。
而且挂急診的病人,往往存在急症狀。
這樣的病人需要做手術的概率更高。
急診的坐診醫生肯定會想辦法截留一部分病人,給自己科室來消化。
這關乎整個科室的創收,更關系着急診每一位醫生與護士的收入,根本不需要科室領導教,大家就知道該怎麽做。
所以,不能光看表面的手術數量,而是要看看‘回頭客’是否嚴重減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