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無奈的端着涼水進了郭善的卧室。躺在床上的郭善迷迷糊糊中被涼水激醒,終于知道有一雙手在撫弄自己的小臉了。
他眼睛一睜,呼的坐起靠在床頭的梳妝櫃上,吐出一口濁氣揉了揉眼,對被他突然坐起而吓了一跳的小悠道:“幾時了?”
“老爺,已經辰時了。”小悠猶豫着,上前來又要給郭善洗臉。
郭善擺了擺手,翻身下炕,洋洋的把腳往靴子裏湊,道:“昨兒我喝了多少?”
“昨兒您喝的可不少,最後還是程大公子把您從朋來閣扶回來的。”說着話,她忙蹲下身子把地上的靴子拾起,将郭善的腳壓在自個兒膝蓋上替郭善穿鞋。
“這幾天淨跟他們喝酒了。”郭善拍了拍昏昏的腦袋,抽腳跟她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自個兒能穿的上。”
小悠忙道:“老爺您怎麽不是小孩子呢?再說了,侍候您本來就是我的責任。”
郭善拗不過她,便不推辭了。怔了怔,道:“今兒我還得去值班吧?”
“老爺您才想起來啊?”小悠覺得有些好笑,但終究不敢笑。替郭善穿好了鞋子,又往旁邊的牆上取袍子,嘴裏依然說話:“胡管家說了,今天是您第一天去任上,可不敢遲到。丫鬟們來喚了您好幾次,但您總拖着不肯起來。眼看着時間越發的不早了,我隻好不經您同意先給您把臉洗了。”
郭善忙等她給自己把袍子穿上,自個兒胡亂把腰帶綁上,嘴裏說:“那時迷糊着,怎麽着也想不起來。如果不是你的冷水把我澆醒,現在我還不肯起。”又吩咐她:“快把我的春頭巾拿來。
便拿了春頭巾,攏頭發系上,又被小悠擦了些護膚的脂膏,匆匆出了門。
胡管家早就備好了馬車,身後小悠忙問要不要吃飯。這時候哪兒還吃飯啊,看天色都不早了。
郭善忙上了馬車,讓丁三兒快馬往皇城趕。
前幾日吏部就已經來他府上做好了他的個人資料,做成門籍送入監門衛。
把丁三兒丢下,囑咐他在皇城外面候着不許生事兒。大步往皇城走,聽監門衛問話。
“誰?”
“郭善。”這邊答了。
“幹什麽的?”
“太常寺協律郎。”郭善說了一句眨巴眨巴眼。
監門衛忙找門司核對信息了,又問‘年齡’。
郭善戶籍上做的是七歲,便答道:“七歲。”
一番核對,總算是放他走了進去。
皇城頗大,廣場上影影綽綽能看見一些穿着官服的官員。要說這些官員中年齡最小者,當然莫過于郭善。然而郭善的‘大名’現在倒是還無人識得,再加上各級官員各自忙碌,誰也沒空搭理他來。
他蹑手蹑腳的找到了太常寺衙門,宿衛不知哪兒竄出來的野小子竟如此堂而皇之行走在大人們辦公的地方。擡手呵斥住了正往殿門裏探頭探腦的郭善,瞪眼道:“幹什麽的?”
郭善的确被宿衛的粗嗓門兒給吓了一跳,幹咳了一聲,鐵青着臉站直了身,頗有老大人的氣派,道:“本官初任太常寺協律郎郭善,來此上值。”他個子不高,但一副老太爺的樣子學的十成十。
右手随意指着殿門,嫩聲嫩氣的問道:“本官問你,這兒是不是太常寺的官署?”
宿衛氣樂了,哪兒來的小屁孩兒竟敢冒充朝廷官員?視貞觀律如無物?
正想一大耳瓜子下去,從旁邊就走過來一個白須老頭兒了。
“何堅,怎麽回事?”老頭兒手裏還抱着一摞公文,問宿衛話了。
“張大人,這裏來了一個不知道哪兒跑來的小子竟敢冒充朝廷命官,小的正想将他拿了。”宿衛說話虎虎生威,指着郭善跟老頭兒解釋道。
老頭兒看了郭善一眼,而郭善也正打量這老頭。
“看你稚子之齡,既尋到了我太常寺處,想來是幾日前吏部書文中所說的郭善,小郭大人吧?”
老頭兒很客氣,郭善望了他官服一眼,很恭敬回答作禮:“想來,您就是張文收張協律郎了?”
“恩,我就是張文收。”他回答了一句。
旁邊宿衛驚了,一臉不信的跟張老頭道:“張大人,他果真是朝廷命官?”
郭善樂了,仰着臉心裏好不得意。
張老頭則即空出右手把懷裏一張文書扯出放在最上端,指着文書上對宿衛道:“喏,你來看啊,這吏部的公文裏确實寫的很清楚。”
宿衛都不用看了,再說他也不認識字啊。立刻跟郭善躬着身子道了歉,隻言郭大人海涵之類的。
郭善擺手,坦言無妨。
其實如果不是他探頭探腦,人家也不會那麽去注意他。
張文收把文書收好,沖郭善道:“小郭大人這是剛來?”
郭善汗顔,上前仰脖問道:“張大人,我現在來了,算不上是無故不上,當番不到吧?”
張文收的手在自個兒胸口微微一晃,低着頭跟郭善道:“小郭大人不必害怕,你今天是第一次上值,沒有誰會怪你。”
郭善尴尬問:“那蕭大人不會怪罪?”
張文收擺手:“蕭大人和兩位少卿大人還未散朝,而衙内我已經替你點了卯了,不會有誰怪你的。”
郭善松了口氣,這才大搖大擺的跟着張文收進了殿内。
正殿内又是一番别樣的景象。裏面各處坐了十好幾個人,而北面兒又有幾個無人的空位。
殿門打開,自然有人回頭望。
見是張文收攜着一個孩子進來,一些明白的連帶着一些不明白的起身望着張文收聽他解釋。
“這幾位都是太常寺的大人。”先說了一句,又跟衆人解釋道:“這位是剛來太常寺補協律郎職的小郭大人。”
郭善先跟衆大人拱手作禮:“郭善見過諸位大人。”
那邊幾個沖他回了個禮,便聽張文收開始沖郭善介紹了。
引一老者先跟郭善介紹:“這是太常寺張主薄。”又跟他指着另一個人道:“這是王主薄。寺事由他們掌判...”
這邊介紹個大人,郭善就躬身。那裏又冒出來一個大人,郭善又哈腰。他來唐朝也都沒哈過躬過這麽多身,于此一次終于體會到當官兒也是個力氣活了。
他來太常寺終歸不是給這些人哈腰來的,當然也有人給他哈腰。聽張文收介紹到太常寺祝史、奉禮時。先前哈的腰全被這些比他等階還低的官兒給哈了回來。
這是尚且還在這裏的,不在這裏的一些太常寺大人們張文收就無法跟郭善介紹了。但真要介紹的話,太常寺攏共幾百個官員真介紹的過來?眼前這些個姓李姓王的郭善都聽的繞暈了頭了。
“既然協律郎來了,那本官正好将你的官服和官印給你。自明日起,你便要穿着官服來上值了。”主薄開始發話了。
郭善自然領命。進賢冠,氈帽,官袍,皮靴、還有一方銅印。
由太常寺亭長替郭善将這一應物件接過,放到了他的案桌上。
左右張望,見各人均忙着自己的事兒去了。
主薄大人正看着尚書省下達的公文,太常博士則抄錄着公文,太祝搖頭晃腦叨叨背誦祝詞...
郭善側過身,偷窺張文收的案桌。
老張扭頭望着郭善,很和氣的問道:“小郭大人有事嗎?”
郭善尴尬的笑了笑,指了指自己幹淨無比的案桌:“張大人有沒有什麽事兒需要我代勞的?”
張文收恍然大悟,笑着道:“小郭大人不必因無事而耿懷。你初來乍到,不熟悉太常寺的辦事流程,所以不必初一上值就處理事務。”想了一想,問:“小郭大人在祭祀禮儀和音律方面更愛好哪一個?”
祭祀禮儀自然不是郭善所精通的了,他隻能道:“音律方面倒是粗通。”
“我太常寺下有八署,小郭大人既然對音律更感興趣,那就先處理太樂署和鼓吹署的事務吧。”老張很夠意思,從他厚厚的公文裏抽出一小截兒來給了郭善。
其實郭善哪兒能處理這些事兒啊?非但沒幫老張分擔,反而事事都要向老張請教。
老張是實誠人,典型的君子書生。他認爲朝廷既然讓郭善來做協律郎,那麽郭善必有過人之處。又聽郭善頗通音律,就真把郭善當成一個音樂大家了。
瞬間,桌上堆積着一些公文裏就多有他老張譜寫的樂曲,填寫的詞兒。
“小郭大人,你看這琵琶譜裏‘子午四中九’是用中指四聲好些呢還是小指四聲更好些?”老張緊張的望着郭善。
郭善臉都黑了,覺得嗓子幹的難受:“這是您寫的?”
“怎麽?小郭大人覺得他有誤?”
郭善差點兒吐血...瞧您寫的這些啊喂...哥們兒雖然看得懂,但您不該拿它來問我,除非您把它整成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