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聽了消息,趕緊聚集文武商議對策。
辛評獻計道:“如今高雲大軍壓境,其勢頗大,難以匹敵。若要退虎威軍之兵,除非上下一心,戮力拒敵。屬下以爲,公子可速發信函與公子譚,約其共同舉兵,援救冀州”。
袁尚琢磨了琢磨,略帶遲疑的說道:“父親仍在冀州城内,絕不可不救。然而,若袁譚趁機襲吾之後,如之奈何?”
辛評又道:“屬下以爲,公子不必憂慮。如今公子以援救主公爲名,進兵冀州。公子譚若趁機作亂,乃大逆不道之罪也。以屬下所見,他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子當速起兵馬,聯絡冀州城中諸将,退虎威軍之兵爲重”。
袁尚聽了辛評這一番話,似乎也覺得可信,點了點頭,即刻修書一封,派人送去袁譚軍營。
此時袁譚在冀州城北屯紮,也意識到虎威軍才是最要緊的。看了袁尚書信,正好符合他的心意。随即提筆回書,答應雙方暫時休戰,一起營救冀州。
此時的冀州城内已經是人心惶惶,上到文武将佐、下到兵丁軍卒,全都知道主公病重不能理事,虎威軍大軍已動,旦夕将至。
審配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裏也惶惶不安,便找郭圖商議,想讓倆公子一起出兵,合力抵禦虎威軍。
郭圖也知道,這是唯一一條還有可能存活的路。于是倆人一拍即合,與顔良文醜商量之後,便各自修書,派人發給袁譚和袁尚。
顔良和文醜倆人離開郡衙大堂,一路無話,并行來到城牆,望着遠處。
良久,顔良歎了口氣,開口說道:“你我兄弟自黃巾造逆時追随主公,南征北讨許多年。如今主公情勢堪危,此一役,恐怕你我将葬于此地矣”。
文醜笑了笑,“生爲馬上将,何懼裹屍還?即便今日便死,你我兄弟爲伴,黃泉路上,亦不孤單”。
顔良聽這一眼,與文醜對視一眼,旋即仰天大笑。
袁譚袁尚二人達成了約定,各帶兵馬啓程,趕到冀州。袁譚屯兵冀州城北二十裏、袁尚在冀州城西十五裏紮營。與冀州城顔良文醜麾下的五萬親兵形成品字形布防,各派人馬打探虎威軍消息。
但是打探到的消息卻是,虎威軍在東武城停下了。東武城在冀州城東南百裏之外,高雲領着大隊兵馬到了這裏,即刻傳令兵馬進城休整,一連半個多月,毫無動靜。
袁譚、袁尚以及袁紹麾下衆文臣武将盡皆詫異,不知道高雲這是要幹嗎。
又過了十多天,虎威軍依舊沒有一點前進的意思。袁譚、袁尚等人也逐漸開始有點懈怠了。
這人就是這樣,即便是再大的危急,隻要時間一拖延,總會形成一些潛意識上的錯覺,錯誤的以爲危急似乎越來越遠了。
其實就算明白危急仍舊還在,但也沒有人可以保持一直的精神緊張。
包括顔良文醜這樣的大将,拖了近一個月之後,心裏那根弦也開始松了。
但是,假象終歸是假象,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危急好像要自己消失的時候,驚報卻突然來了。
袁尚在西營多日無事,正在中軍跟謀士武将們議論虎威軍的意圖。突然帳外高喊“急報!”
袁尚趕緊通傳,緊跟着便又一名斥候撩簾而入,跪倒在地,急報道:“啓禀公子!虎威軍張飛突襲巨鹿,吳将軍戰死,巨鹿已失!”
袁尚大驚失色,還沒來得急再問一遍,門外又是接連急聲“急報!”
“報!啓禀公子!虎威軍趙雲領兵偷襲,占了平棘!”
“報!邬縣失守!守将爲虎威軍甘甯所殺!”
“報!虎威軍張繡突襲武邑!守将魏忠不戰而降!”
“報!高雲大軍突進,已進駐棗強!”
袁尚噗通一下,跌坐在椅子上,吓的面無血色。
袁譚和冀州城也差不多同時得到了回報,一個個吓的魂不守舍。
唯獨沮授和田豐倆人,聽了消息,哈哈大笑,齊道:“果然如此!足下高見!高見也!哈哈哈哈!”
倆人雖是舉杯大笑,但卻雙目流淚不止。沮授敲着碗、田豐敲着酒盞,倆人異口同聲,泣聲唱起了屈原的詩,“發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極!楫齊楊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有一個審配的親兵小卒,恰好經過田豐門外,聽到裏面沮授和田豐同聲高歌,雖然聽不懂什麽意思,但小人的直覺卻讓他很歡喜。
趕緊跑到審配面前,添油加醋的一描述,說田豐和沮授聽說主公病笃,一起在田豐家裏飲酒作歌,大相慶賀。
審配本來就跟沮授和田豐不和,一聽這話,也不細問,即刻派人,将沮授和田豐一同下獄,等候發落。
顔良文醜聽聞消息大驚,急忙來到獄中,要救沮授和田豐逃走。
沮授卻反問顔良文醜道:“二位将軍,冀州旦夕不保,二位欲逃乎?”
顔良冷笑一聲,“我二人身爲戰将,臨陣無退,殺身有擇,命之然也!豈有逃走之理?先生未免太過小觑吾等!”
沮授和田豐哈哈大笑,田豐乃道:“二位将軍不走,卻爲何要讓我與沮授先生逃走?”
文醜一愣,說道:“我二人身擔主公護衛之責,豈能棄主而逃,留千古罵名?然則二位先生經天緯地之才,今爲小人所害,吾二人不忍見高士慘遭屠戮,故此特來相救!”
沮授笑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身爲謀士,不能輔明主以成偉業,又豈能惜殺身而失名節乎?二位将軍雖在牢獄之外,然亦難免一死;吾二人雖身陷囹圄,亦不過一死。有何惜哉?二位速去,各全己名,休要兩誤!哈哈哈哈”。
說完這些,沮授回過身去,又跟田豐開始撫掌作歌,不再理會顔良和文醜。
顔良文醜對視一眼,黯然歎息,隻好離去。因爲此時,冀州的形勢,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們耽誤了。
張飛取巨鹿、趙雲占平棘、甘甯奪邬縣、張繡襲武邑,高雲再從東武進軍到棗強。實際上已經在方圓百裏的範圍内,對冀州城形成了完全包圍的戰略局面。
(今日欠補更一章,改爲1月23日補)